一种用于秸秆还田机的秸秆深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8984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秸秆还田机的秸秆深施装置,包括秸秆还田机本体,秸秆还田机本体内部的底端固定设有割刀,秸秆还田机本体一侧的顶部设有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与秸秆还田机本体顶部设置的滑槽活动连接,支撑柱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支撑台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两个支撑架相邻的一侧均通过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有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秸秆还田机的秸秆深施装置,液压缸推动推杆,推杆带动支撑柱、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增大了抛洒的范围,使抛洒出的肥料更加均匀,解决了人工浇水不能保证抛洒均匀的问题。工浇水不能保证抛洒均匀的问题。工浇水不能保证抛洒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秸秆还田机的秸秆深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秸秆深施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秸秆还田机的秸秆深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秸秆利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粉碎后直接还田,这也是各地大力推广、应用最多的模式,由于化肥的大量施用,有机肥的用量越来越少,不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高,而秸秆经粉碎后直接翻入土壤,可有效提高土壤内的有机质,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
[0003]但目前的秸秆还田机的秸秆深施装置结构不完善,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0004]1、秸秆在被粉碎后直接还田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如小麦出苗不齐、病害发生加重等,需要在直接还田后对土地进行保养才能保证土地的肥沃,通常采用的都是人工补水补氮,不仅消耗了劳动力,人工浇水还不能保证抛洒均匀。
[0005]2、秸秆还田机在使用时,由于对土地进行翻滚,通常会溅出许多泥土,影响到操作人员,产生一定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秸秆还田机的秸秆深施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人工抛洒不均匀和泥土飞溅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秸秆还田机的秸秆深施装置,包括秸秆还田机本体,所述秸秆还田机本体内部的底端固定设有割刀,所述秸秆还田机本体一侧的顶部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秸秆还田机本体顶部设置的滑槽活动连接;
[0008]所述秸秆还田机本体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设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相邻的一侧均开设有活动槽。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支撑台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相邻的一侧均通过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有喷头。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秸秆还田机本体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液体箱,所述液体箱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出料口。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口的顶端固定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喷头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秸秆还田机本体两侧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固定栓,两个所述连接杆相邻一侧的另一
端转动连接有整平辊。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活动槽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块,两个所述弹簧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折叠布,所述折叠布的两端均与活动槽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挡板。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体箱的内部固定设有水泵,所述秸秆还田机本体的外壁分别设有水泵和液压缸的控制按钮,所述水泵、液压缸均通过设置的控制按钮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一种用于秸秆还田机的秸秆深施装置,通过设置的液体箱、喷头和连接管,将氮肥和水混合放入液体箱内,通过连接管和喷头的配合对还田后的土地进行施肥,解决了通常需要人工施肥的问题,再通过支撑柱、滑块、液压缸和推杆的配合,液压缸推动推杆,推杆带动支撑柱、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带动喷头在滑槽内的往复运动,增大了抛洒的范围,使抛洒出的肥料更加均匀,解决了人工浇水不能保证抛洒均匀的问题。
[0017]2、本技术一种用于秸秆还田机的秸秆深施装置,通过设置了固定杆、固定槽、弹簧块和折叠布,在固定槽内拉动折叠布,机器运行时能够有效的遮挡机器带动泥土翻滚喷洒出的泥土,解决了秸秆还田机在使用时,由于对土地进行翻滚,通常会溅出许多泥土,影响到操作人员,产生一定的危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滑块、支撑台、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活动槽、弹簧块、折叠布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秸秆还田机本体;2、割刀;3、液压缸;4、推杆;5、支撑柱;6、滑块;7、支撑台;8、支撑架;9、喷头;10、液体箱;11、出料口;12、连接管;13、固定栓;14、连接杆;15、整平辊;16、固定杆;17、活动槽;18、弹簧块;19、折叠布;20、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秸秆还田机的秸秆深施装置的技术方案:
[0024]根据图1和图2所示,包括秸秆还田机本体1,秸秆还田机本体1内部的底端固定设有割刀2,秸秆还田机本体1一侧的顶部设有液压缸3,液压缸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4,推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支撑柱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6,滑块6与秸秆还田机本体1顶部设置的滑槽活动连接,支撑柱5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台7,支撑台7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8,两个支撑架8相邻的一侧均通过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有喷头9,秸秆还田机本体1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液体箱10,液体箱10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出料口11,出
料口11的顶端固定设有连接管12,连接管12的一端与喷头9固定连接,液体箱10的内部固定设有水泵,秸秆还田机本体1的外壁分别设有水泵和液压缸3的控制按钮,水泵、液压缸3均通过设置的控制按钮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将氮肥和水混合放入液体箱10内,打开水泵的开关,通过水泵、连接管12和喷头9的配合对还田后的土地进行施肥,再打开液压缸3的开关,液压缸3推动推杆4,推杆4带动支撑柱5、滑块6在滑槽内滑动,带动喷头9的运动,增大了抛洒的范围,使抛洒出的肥料更加均匀,解决了人工浇水不能保证抛洒均匀的问题。
[0025]根据图1和图3所示,秸秆还田机本体1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设有固定杆16,两个固定杆16相邻的一侧均开设有活动槽17,秸秆还田机本体1两侧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杆14,两个连接杆14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固定栓13,两个连接杆14相邻一侧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整平辊15,两个活动槽17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块18,弹簧块18的设置使折叠布19能够调节到需要的长度,两个弹簧块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折叠布19,折叠布19的两端均与活动槽17活动连接,使用时在活动槽17内拉动折叠布19,折叠布19滑动至固定杆16一端下落进行阻挡,机器运行时能够有效的遮挡机带动泥土翻滚产生的喷洒出的泥土,解决了秸秆还田机在使用时,由于对土地进行翻滚,通常会喷洒出许多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秸秆还田机的秸秆深施装置,包括秸秆还田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还田机本体(1)内部的底端固定设有割刀(2),所述秸秆还田机本体(1)一侧的顶部设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4),所述推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与秸秆还田机本体(1)顶部设置的滑槽活动连接;所述秸秆还田机本体(1)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设有固定杆(16),两个所述固定杆(16)相邻的一侧均开设有活动槽(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秸秆还田机的秸秆深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5)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台(7),支撑台(7)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8),两个所述支撑架(8)相邻的一侧均通过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有喷头(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秸秆还田机的秸秆深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还田机本体(1)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液体箱(10),所述液体箱(10)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出料口(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运农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