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455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效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主要针对零件会快速老化对秸秆的粉碎越来越不够精细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包括:小推车,所述小推车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粉碎箱,所述粉碎箱的三侧分别安装有进料斗、下料斗和伺服电机,所述下料斗位于小推车的开口内,且粉碎箱的内部安装有用于破碎秸秆的粉碎机构,所述粉碎机构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粉碎机构包括通过轴承安装在粉碎箱上的转轴一和转轴二,所述转轴一的一端贯穿粉碎箱的一侧,且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秸秆进行两次粉碎,从而避免单个粉碎机构高负荷运转所带来的零件快速磨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效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效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

技术介绍

[0002]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也是一种粗饲料。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30%

40%),并含有木质素等。木质素纤维素虽不能为猪、鸡所利用,但却能被反刍动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
[0003]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秸秆还田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一般可增产5%~10%,但若方法不当,也会导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加重及缺苗(僵苗)等不良现象。因此采取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才能起到良好的还田效果。
[0004]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11106649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种秸秆粉碎还田机,包括:碎料仓、压碎辊、卸料斗、立式提升机,所述碎料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碎料仓内位于所述进料口的正下方滚动安装有两个所述压碎辊,两个所述压碎辊互相啮合,所述压碎辊的下方设置有分料风机,所述分料风机用螺栓固定在所述碎料仓的侧壁上,所述分料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压碎辊的出料方向相垂直,在所述碎料仓的侧壁上与所述分料风机对应的位置开有分料风进风口,在所述碎料仓上位于所述分料风机的出风口的对面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挡料格栅板,所述挡料格栅板为网格式格栅。
[0005]根据专利号为CN111066492A所公开的中国专利,该装置仅通过一对压碎辊对秸秆进行粉碎,使得压碎辊的工作负担非常大,导致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零件会快速老化,对秸秆的粉碎会越来越不够精细。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零件会快速老化对秸秆的粉碎越来越不够精细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高效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效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包括小推车,所述小推车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粉碎箱,所述粉碎箱的三侧分别安装有进料斗、下料斗和伺服电机,所述下料斗位于小推车的开口内,且粉碎箱的内部安装有用于破碎秸秆的粉碎机构,所述粉碎机构通过伺服电机驱动。
[0008]优选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通过轴承安装在粉碎箱上的转轴一和转轴二,所述转轴一的一端贯穿粉碎箱的一侧,且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二的两端分别贯穿粉碎箱的两侧,且固定连接有椭圆转盘。
[0009]优选的,所述转轴一固定连接有槽轮和主动轮,所述转轴二固定连接有破碎辊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连接,所述槽轮位于破碎辊的正上方。
[0010]优选的,所述粉碎箱的内侧开设有梯形槽,所述梯形槽通过梯形块连接有切刀,所述切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粉碎箱的一侧,且两个连接杆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T形连杆,所述T形连杆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椭圆转盘的一侧,且两个固定板通过拉簧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粉碎箱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4]1:两个伺服电机分别带动两个转轴一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通过槽轮将秸秆均匀缓慢的向下方丢去,而转轴一在转动的同时会通过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的传动带动转轴二和破碎辊进行转动,通过破碎辊对秸秆进行初次粉碎;
[0015]2:转轴二在带动椭圆转盘转动的过程中,会通过固定板、T形连杆、连接板、连接杆和拉簧等结构带动两个切刀不断地进行开合运动,两个切刀对位于中间的秸秆进行二次粉碎,从而避免单个粉碎机构高负荷运转所带来的零件快速磨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 1 是新型高效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的主视图;
[0017]图 2 是图1所示粉碎机构的立体图。
[0018]附图标记:1、小推车;2、粉碎箱;3、转轴一;4、槽轮;5、转轴二;6、破碎辊;7、椭圆转盘;8、伺服电机;9、切刀;10、连接杆;11、连接板;12、T形连杆;13、固定板;14、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高效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包括小推车1,所述小推车1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粉碎箱2,所述粉碎箱2的三侧分别安装有进料斗、下料斗和伺服电机8,所述下料斗位于小推车1的开口内,且粉碎箱2的内部安装有用于破碎秸秆的粉碎机构,所述粉碎机构通过伺服电机8驱动,所述粉碎机构包括通过轴承安装在粉碎箱2上的转轴一3和转轴二5,所述转轴一3的一端贯穿粉碎箱2的一侧,且与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二5的两端分别贯穿粉碎箱2的两侧,且固定连接有椭圆转盘7,所述转轴一3固定连接有槽轮4和主动轮,所述转轴二5固定连接有破碎辊6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连接,所述槽轮4位于破碎辊6的正上方。
[0022]本实施例中,两个伺服电机8分别带动两个转轴一3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通过槽轮4将秸秆均匀缓慢的向下方丢去,而转轴一3在转动的同时会通过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的传动带动转轴二5和破碎辊6进行转动,通过破碎辊6对秸秆进行初次粉碎。
[0023]实施例二
[0024]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高效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相较于实施
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转轴一3固定连接有槽轮4和主动轮,所述转轴二5固定连接有破碎辊6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连接,所述槽轮4位于破碎辊6的正上方,所述粉碎箱2的内侧开设有梯形槽,所述梯形槽通过梯形块连接有切刀9,所述切刀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一端贯穿粉碎箱2的一侧,且两个连接杆10通过连接板11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T形连杆12,所述T形连杆12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位于椭圆转盘7的一侧,且两个固定板13通过拉簧1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粉碎箱2上。
[0025]本实施例中,转轴二5在带动椭圆转盘7转动的过程中,当椭圆转盘7的长轴位于两个固定板13中间时,就会使两个固定板13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移动,当椭圆转盘7的短轴位于两个固定板13中间时,通过拉簧14和缓冲弹簧的作用力会带动两个固定板13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移动,进而会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效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包括小推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推车(1)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粉碎箱(2),所述粉碎箱(2)的三侧分别安装有进料斗、下料斗和伺服电机(8),所述下料斗位于小推车(1)的开口内,且粉碎箱(2)的内部安装有用于破碎秸秆的粉碎机构,所述粉碎机构通过伺服电机(8)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机构包括通过轴承安装在粉碎箱(2)上的转轴一(3)和转轴二(5),所述转轴一(3)的一端贯穿粉碎箱(2)的一侧,且与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二(5)的两端分别贯穿粉碎箱(2)的两侧,且固定连接有椭圆转盘(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一(3)固定连接有槽轮(4)和主动轮,所述转轴二(5)固定连接有破碎辊(6)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龙季智鹏赵玉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运农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