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连合专利>正文

一种农机工程用自动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8432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机工程用自动施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箱盖顶部中轴线处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壁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套环外壁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内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手柄,使调节板转动配合第一槽孔与第二槽孔之间的内径,从而调节下料孔的开口大小,启动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转动杆转动,即可带动分隔板转动对混合箱内的肥料进行搅拌混合,同时转动活动杆调节调速板的倾斜角度,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定量加料以及自动控制下料施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机工程用自动施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农机工程用自动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农业发生于新石器时代。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但数千年来一直以种植业为主。由于人口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在传统观念中,种植五谷,几乎就是农业生产的同义语。在如今南方各地小型耕田内,农业施肥过程中往往是采用人工进行手动撒肥料,费时费力,严重影响施肥效率,部分地区采用施肥机械进行辅助施肥,施肥效率低下,肥料在农业种植中广泛应用。在农业肥生产时,因肥料的性能不同制备成不同种类的肥料,作物在不同时期对肥料的种类、数量以及性能有不同的要求,需要按配方要求地对种类、数量进行称重计量,然后人工进行混配。
[0003]目前我国施肥技术不高,缺乏有效合适的施肥装置,在人工施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施肥不均匀的现象,难以定量控制施肥量,从而容易导致过度施肥造成肥料的浪费或因施肥不足,导致土壤不能较好的补充营养元素,复合肥的养分不均衡,将影响农作物整体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影响后续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机工程用自动施肥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一侧设有混合箱(2),所述混合箱(2)顶部设有箱盖(3),所述箱盖(3)顶部中轴线处设有第一驱动电机(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输出端设置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外壁套接有套环(6),所述套环(6)与转动杆(5)固定连接,所述套环(6)外壁固定连接有分隔板(7),所述分隔板(7)内壁开设有通孔(8),所述通孔(8)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混合箱(2)内壁固定连接有下料板(12),所述下料板(12)内壁一侧开设有第一槽孔(121),所述第一槽孔(12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下料板(12)内壁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槽孔(122),所述第二槽孔(12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槽孔(122)的内径大于第一槽孔(121)的内径,所述下料板(12)顶部设有调节板(9),所述调节板(9)内壁一侧开设有下料孔(10),所述下料孔(10)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槽孔(122)和第一槽孔(121)均与下料孔(10)相对应,所述调节板(9)贯穿混合箱(2)延伸至混合箱(2)外壁,所述调节板(9)与混合箱(2)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板(9)外壁固定连接有手柄(11),所述调节板(9)与下料板(12)相匹配,所述混合箱(2)内壁底端设有传动杆(13),所述传动杆(13)贯穿混合箱(2)延伸混合箱(2)外壁一侧,所述混合箱(2)外壁一侧设有第二驱动电机(14),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4)输出端与传动杆(13)相对应,所述传动杆(13)外壁套接有转轮(15),所述转轮(15)外壁固定连接有拨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连合
申请(专利权)人:薛连合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