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卸错油的管理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725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卸错油的管理装置和方法,包括多根输油管,所述输油管的一端设置为进油口,所述输油管的另一端设置为出油口,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输油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引导机构用以防止多根输油管交叉;设置于多根输油管中间靠右侧部位用于减震的缓冲机构;设置于缓冲机构两侧并与输油管相固定的支撑机构,通过支撑机构的支撑能够将缓冲机构抬离地面;通过此结构可以防止在输油的过程中输油管与加油站或者油罐车上的管道接错,由于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对称的分布,因此,当输油管与加油站上的管道接错时,会出现输油管相互交叉的情况,此时,工作人员可以所述发现进行更正,从而保持输油的正确性。从而保持输油的正确性。从而保持输油的正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卸错油的管理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加油站卸油
,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卸错油的管理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车到站之后首先将车指挥至指定区域,然后划出隔离区,竖牌:严禁烟火,请勿靠近,核对油单的油品和升数,确认无误后进入下一个环节,如需要登罐作业则需要配佩戴安全带、安全帽;卸油人员不得佩戴手机、打火机、钥匙等物,不得穿带有静电的衣服。如果夜间卸油则需要有防爆电筒,检验油品合格留取油样后,将车指挥至卸油区,车轮胎下,放置枕木,提醒司机拉上手刹,准备好灭火器材,静电夹连接油车,量取需要卸入油品的地罐的升数,然后核对来油数量,确保不会出现爆缸的情况,第三方复核,确认无误后,由卸油员工将连接地罐一端的油管接上,司机将连接油车一端的油管接上,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名,卸油人员和司机不得离开卸油区域,卸油完成之后量缸。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9466412A公开了一种油车装卸油装置,包括装在油灌顶端的油气回收阀和通气阀,装在油灌仓底部的紧急切断阀;油气回收阀和通气阀分别与装在油灌两侧的油气回收接头连通;紧急切断阀分别与装在油灌两侧的卸油阀连通;油气回收阀和紧急切断阀分别通过气管与气动组合开关相连通,两侧油气回收接头的进气口接口均通过气管与气动组合开关连通;两侧油气回收接头的过气口接口相互连通,右侧油气回收接头的排气口接口通过气管与通气阀连通;气动组合开关与贮气筒连通。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装卸油装置只设置在油车一侧,当加油站油库的加油口位置与油车装卸油装置不在同一侧时不方便装卸燃油,导致卸料速度慢,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4]但是该设备在卸油的过程中,需要将输油管安装在油罐车和加油站之间,但是,在一些特殊或者紧急情况下,会将输油管接错,使得油罐车上的油品与加油站内的不相对应,并且注油过程中由于流速较快会对输油管与加油站油箱连接处的接头造成冲击,会导致接头较松,存在安全隐患。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止卸错油的管理装置和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卸错油的管理装置和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卸油的过程中,需要将输油管安装在油罐车和加油站之间,但是,在一些特殊或者紧急情况下,会将输油管接错,使得油罐车上的油品与加油站内的不相对应,并且注油过程中由于流速较快会对输油管与加油站油箱连接处的接头造成冲击,会导致接头较松,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卸错油的管理装置和方法,包括多根输油管,所述输油管的一端设置为进油口,所述输油管的另一端设置为出油口,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输油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引导机构用以防止多根输油管交叉;设置于多根输油管中间靠右侧部位用于减震的缓冲机构;设置于缓冲机构两侧并与输油管相固定的
支撑机构,通过支撑机构的支撑能够将缓冲机构抬离地面,使得通过引导机构流出的油液在经过缓冲机构的过程中速度降低,所述支撑机构和缓冲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杆,用以抬高缓冲机构。
[0008]具体使用时,将多根输油管从油罐车上取下,然后通过引导机构将多根输油管的进油口与油罐车上的管道相连接,将输油管的出油口与加油站内的管道相连接,从而完成将油罐车上的油输送至加油站内部,通过伸长第一伸缩杆使得缓冲机构向上移动,此时缓冲机构可以带动输油管中间位置向上移动,使得输油管中间位置相对于两侧较高,在输油时,汽油经过位置较高的位置时速度会被降低,之后在从缓冲机构位置处向下流动,而缓冲机构设置于输油管中间靠右的位置,使得汽油从缓冲机构处向下流动时速度较低,从而可以减小汽油在输出时对加油站管道入口的冲击,从而可以对输油管出油口与加油站管道相连接处的保护,防止输油管脱落,而支撑机构可以对输油管进行支撑,进而减小输油管与地面的接触,从而对输油管进行保护。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对称分布于输油管上的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沿其自身轴线方向上具有伸缩性,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两端均与输油管相固定,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的一端与输油管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的另一端与输油管相固定。
[0010]具体使用时,根据油罐车和加油站管道的距离来调节引导机构的伸长量,首先将中间的输油管与管道相连接,此时通过其余的输油管带动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伸缩,当其余输油管到达管道处时可以将其与管道相连接,从而完成将油罐车上的油输送至加油站内的工作,并且通过此结构可以防止在输油的过程中输油管与加油站或者油罐车上的管道接错,由于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对称的分布,因此,当输油管与加油站上的管道接错时,会出现输油管相互交叉的情况,此时,工作人员可以所述发现进行更正,从而保持输油的正确性。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与输油管相固定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第三连接块与输油管转动连接,第四连接块与输油管相固定,第一输油管和第二输油管之间、第三输油管和第四输油管之间均设置有卷簧。
[0012]具体使用时,当中间的输油管与油罐车和加油站内的管道相连接之后,此时拉动第一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可以带动卷簧向外侧拉伸,从而使得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相分离,而第四连接块与第三连接块相分离,此时可以将其余的输油管与加油站上的管道相连接,当输油结束之后,可以将两侧的输油管从管道上取下,此时在卷簧的回弹力作用下可以带动第一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回收,从而将两侧的输油管收回,便于将输油管放置在油罐车上,并且当输油管安装好之后,卷簧处于被拉伸的状态,通过卷簧可以对输油管的出油口形成牵引力,从而可以提高输油管与加油站管道连接的紧密性,有利于避免在输油过程中输油管脱落的情况。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内部两侧均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卷簧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的外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卷簧另一端通过螺钉与滑块固定连接。
[0014]具体使用时,通过设置有滑槽,在滑槽内设置有滑块,并且卷簧与滑块相固定,一方面可以对卷簧进行安装,另一方面可以在卷簧收缩时通过弹簧可以达到缓冲的效果,从而使得卷簧收回的更加平稳,而在卷簧的内侧设置有转动辊可以对卷簧进行支撑,防止卷簧与第一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之间的摩擦力较大。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之间、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之间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杆。
[0016]具体使用时,通过设置有第二伸缩杆,当第一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向外分离时,可以将第二伸缩杆撑开,从而对外侧分离的第一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保持稳定。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底端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顶部设置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
[0018]具体使用时,通过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卸错油的管理装置,包括多根输油管,所述输油管的一端设置为进油口,所述输油管的另一端设置为出油口,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输油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引导机构用以防止多根输油管交叉;设置于多根输油管中间靠右侧部位用于减震的缓冲机构;设置于缓冲机构两侧并与输油管相固定的支撑机构,通过支撑机构的支撑能够将缓冲机构抬离地面,使得通过引导机构流出的油液在经过缓冲机构的过程中速度降低,所述支撑机构和缓冲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杆,用以抬高缓冲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卸错油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对称分布于输油管上的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沿其自身轴线方向上具有伸缩性,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两端均与输油管相固定,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的一端与输油管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的另一端与输油管相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卸错油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与输油管相固定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第三连接块与输油管转动连接,第四连接块与输油管相固定,第一输油管和第二输油管之间、第三输油管和第四输油管之间均设置有卷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卸错油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内部两侧均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卷簧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的外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卷簧另一端通过螺钉与滑块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明陈迈持林青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航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