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吸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706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活性炭吸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其结构是矩形体形的箱体内倾斜设有第一、第二挡风,第一挡风板连接箱体顶板中部和左侧壁中部,第二挡风板连接箱体左侧壁与底板交界处以及右侧壁中下部,格栅网设置在箱体内第一、第二挡风板之间且与箱体前后两侧壁相互平行,格栅网之间以填充满柱状活性炭形成活性炭层,第一挡风板上方平行设有干式过滤器,干式过滤器上方开有进风口,第二挡风板下方开有出风口,格栅网顶部开有活性炭填充口,干式过滤器上方开有过滤器更换口,箱体左侧壁底部开有活性炭卸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占地面积小、制造成本低、装填料简单;一体化设计将干式过滤器嵌合在设备内部,具备预处理作用,防止气体中微量颗粒物影响活性炭。颗粒物影响活性炭。颗粒物影响活性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吸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活性炭吸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废气处理


技术介绍

[0002]在废气治理领域,涉及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应用场合多在中小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处理。
[0003]目前现有技术常用的活性炭吸附箱(不具备脱附功能),主要有两种型式:一、抽屉型式;二、上填下卸式。
[0004]抽屉式活性炭箱内部活性炭填充层以抽屉的型式推入活性炭箱体内部,当气流进入活性炭箱内部时,废气在风机的作用下分别进入单个活性炭层,经过活性炭层的有机废气被风机抽出。活性炭更换时需取出整个抽屉对其中的活性炭进行更换,更换好的活性炭再以抽屉的型式送入设备内部。
[0005]抽屉式活性炭箱的缺点主要有:
[0006]1、更换活性炭困难且烦琐,单个抽屉活性炭重量过重或者抽屉数量过多;
[0007]2、活性炭箱采用抽屉的型式,抽屉与箱体结合部分的密封性较差、漏风率较高;
[0008]3、设备占地面积相对较大。
[0009]上填下卸式活性炭箱将活性炭箱切割为多个隔层,并设置挡风板对整个吸附的气路进行引流。废气从进口进入该活性炭箱内部,由于风机的作用气流在箱体内被分布到各吸附通道内,通过吸附层吸附的气体在风机的作用下抽出。活性炭更换需打开箱体下部的卸料口,并预先设置好装填设备,如吨袋等。当设备完全卸出,关闭卸料口阀门,打开上部的填料口,向其中倾倒柱状活性炭。
[0010]上填下卸式活性炭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0011]1、设备占地面积相对较大;
[0012]2、系统布风难度相对较大;
[0013]3、活性炭填充不够密实,导致碳层出现空隙,出现有机废气未经过处理而排出的现象;
[0014]4、柱状活性炭更换相对困难,需设置好吨袋或者桶槽,卸料完成后需将吨袋或者桶槽拉出;
[0015]5、无特定的检修口,设备检修困难。
[0016]由上述内容可知,现有技术活性炭吸附设备存在更换活性炭困难、布风不合理、设备安装体积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1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是一种活性炭吸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通过更加合理的设计实现均匀布风、活性炭密实填充,同时解决传统活性碳箱占地面积大、活性炭更换困难等缺点。
[001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活性炭吸附设备,其结构包括矩形体形的箱体,箱体内倾斜设有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都垂直连接箱体前后两侧壁,第一挡风板另外两条边分别连接箱体顶板中部和箱体左侧壁中部,第二挡风板另外两条边分别连接箱体左侧壁与底板交界处以及箱体右侧壁中下部,若干层格栅网间隔设置在箱体内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之间且与箱体前后两侧壁相互平行,格栅网之间以及箱体前后两侧壁与格栅网之间填充满柱状活性炭形成活性炭层,第一挡风板上方平行设有干式过滤器,干式过滤器上方的箱体左侧壁上开有进风口,第二挡风板下方的箱体右侧壁上开有出风口,格栅网顶部的箱体顶板上开有活性炭填充口,干式过滤器上方的箱体顶板上开有过滤器更换口,箱体左侧壁底部开有活性炭卸料口,箱体顶板四周设有护栏,箱体一侧壁上还设有由顶板延伸至底端的爬梯。
[0019]优选的,所述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为内嵌设置在箱体上。
[0020]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挡风板与箱体底板的夹角小于第二挡风板与箱体底板的夹角。
[0021]优选的,所述的干式过滤器包括平行设置在第一挡风板上方的箱体内侧壁上过滤器插槽和可拆卸插接在过滤器插槽内的初级过滤器。
[0022]优选的,所述的活性炭卸料口上方开有检修口,出风口两侧开有清理口。
[0023]优选的,相邻所述的格栅网之间间距即活性炭层填充厚度>300mm,箱体内活性炭层截面设计风速≤0.5m/s,有机废气在箱体内活性炭层内部停留时间≥0.6s。
[0024]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有机废气在外部风机的作用下由进风口送入箱体内,有机废气首先通过干式过滤器去除掉有机废气中的颗粒物;
[0025]经过干式过滤器后的有机废气经过第一挡风板均匀补风进入活性炭层,有机废气在外部风机的作用下进入活性炭层吸附去除有机废气,然后有机废气在外部风机作用下抽出,送入后续废气处理装置或者由烟囱排出。
[0026]优选的,更换活性炭时,打开箱体侧面下部的活性炭卸料口,活性炭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倾倒入外部容器内。
[002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一、相比于传统抽屉式或者卸料式活性炭吸附箱,具有设备占地面积小、制造成本低、装填料简单的优点,能够满足在较小的空间内安装活性炭吸附装置的要求;二、较为一体化的设计,将干式过滤器嵌合在设备内部,具备预处理的作用,可防止气体中微量的颗粒物对柱状活性炭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活性炭吸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活性炭吸附设备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活性炭吸附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图1的箱体内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的1箱体、2是干式过滤器、3是格栅网、4是活性炭层、5是第一挡风板、5

是第二挡风板、6是进风口、7是出风口、8是检修口、9是护栏、9

是爬梯、10是活性炭填充口、11是活性炭卸料口、12是清理口、13是过滤器更换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4]如图1

4所示,一种活性炭吸附设备,其结构包括矩形体形的箱体1,箱体1内倾斜设有第一挡风板5和第二挡风板5

,第一挡风板5和第二挡风板5

都垂直连接箱体1前后两侧壁,第一挡风板5另外两条边分别连接箱体1顶板中部和箱体1左侧壁中部,第二挡风板5

另外两条边分别连接箱体1左侧壁与底板交界处以及箱体1右侧壁中下部,若干层格栅网3间隔设置在箱体1内第一挡风板5和第二挡风板5

之间且与箱体1前后两侧壁相互平行,格栅网3之间以及箱体1前后两侧壁与格栅网3之间填充满柱状活性炭形成活性炭层4,第一挡风板5上方平行设有干式过滤器2,干式过滤器2上方的箱体1左侧壁上开有进风口6,第二挡风板5

下方的箱体1右侧壁上开有出风口7,格栅网3顶部的箱体1顶板上开有活性炭填充口10,干式过滤器2上方的箱体1顶板上开有过滤器更换口13,箱体1左侧壁底部开有活性炭卸料口11,箱体1顶板四周设有护栏9,箱体1一侧壁上还设有由顶板延伸至底端的爬梯9


[0035]进风口6和出风口7为内嵌设置在箱体1上。将进风口和出风口内嵌至设备内部,可极大缩小设备的安装空间。
[0036]第一挡风板5与箱体1底板的夹角小于第二挡风板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吸附设备,其特征包括矩形体形的箱体(1),箱体(1)内倾斜设有第一挡风板(5)和第二挡风板(5

),第一挡风板(5)和第二挡风板(5

)都垂直连接箱体(1)前后两侧壁,第一挡风板(5)另外两条边分别连接箱体(1)顶板中部和箱体1左侧壁中部,第二挡风板(5

)另外两条边分别连接箱体1左侧壁与底板交界处以及箱体(1)右侧壁中下部,若干层格栅网(3)间隔设置在箱体(1)内第一挡风板(5)和第二挡风板(5

)之间且与箱体(1)前后两侧壁相互平行,格栅网(3)之间以及箱体(1)前后两侧壁与格栅网(3)之间填充满柱状活性炭形成活性炭层(4),第一挡风板(5)上方平行设有干式过滤器(2),干式过滤器(2)上方的箱体(1)左侧壁上开有进风口(6),第二挡风板(5

)下方的箱体(1)右侧壁上开有出风口(7),格栅网(3)顶部的箱体(1)顶板上开有活性炭填充口(10),干式过滤器(2)上方的箱体(1)顶板上开有过滤器更换口(13),箱体(1)左侧壁底部开有活性炭卸料口(11),箱体(1)顶板四周设有护栏(9),箱体(1)一侧壁上还设有由顶板延伸至底端的爬梯(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进风口(6)和出风口(7)为内嵌设置在箱体(1)上。3.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军军吕柏林马英利莫晓健何铁坚窦明洪亚军王海航仲仕晶丰昱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电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