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预膜方法及其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8863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管道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循环水系统的预膜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工业循环冷却水泵入纳米气泡发生器,所述纳米气泡发生器的进气源为气体压缩机中的气体,形成高压力的气水混合液并使气体处于过饱和溶解状态,将气水混合液通过释放器使气体以纳米气泡形式释放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保留60~100h,对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预膜处理。相较于传统预膜手段,纳米气泡预膜不产生二次污染,化学无害、环境友好,产生的排污尾水可循环使用或直接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管道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循环水系统的预膜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预膜处理是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在投产前、维护期及清洗后的必要步骤。在化学清洗后,金属表面极为活泼,极易发生腐蚀速率较大的初腐蚀,亟需对金属管道进行预膜钝化处理,使活泼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耐腐蚀保护膜,减缓后续运行时水体中的腐蚀性离子对循环水管道的侵蚀。预膜处理是延长管道寿命,保证循环水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若不进行预膜处理,可能造成管道爆炸穿孔,甚至报废,对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目前,循环冷却水系统广泛使用投加预膜剂的方法进行预膜处理,常用配方是“聚磷酸盐+锌盐”的组合,该方法虽然预膜效果较好,但在运行过程中聚磷酸盐会分解为正磷酸盐,使排污水含磷含锌量急剧增加,长期使用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环境。如专利cn1202028c中公开了一种由磷酸、磷酸二氢锌、含羧酸基共聚物、有机膦酸、苯并三氮唑等组成的预膜剂,该预膜剂含磷量较高,对预膜尾水排放造成较大限制,长期使用对环境危害大。

3、为了减少环境污染,目前低磷/无磷预膜剂配方的使用逐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预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工业循环冷却水泵入纳米气泡发生器,所述纳米气泡发生器的进气源为气体压缩机中的气体,形成高压力的气水混合液并使气体处于过饱和溶解状态,将气水混合液通过释放器使气体以纳米气泡形式释放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保留60~100h,对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预膜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预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气泡为直径50-200nm的稳定气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预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气泡发生器的进气源为空气、氮气、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预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工业循环冷却水泵入纳米气泡发生器,所述纳米气泡发生器的进气源为气体压缩机中的气体,形成高压力的气水混合液并使气体处于过饱和溶解状态,将气水混合液通过释放器使气体以纳米气泡形式释放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保留60~100h,对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预膜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预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气泡为直径50-200nm的稳定气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预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气泡发生器的进气源为空气、氮气、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预膜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气泡发生器的进气气压设定为:p=kp,gas*μgas*10-6,其中p为进气压力,单位为mpa,kp,gas为压力系数,取值范围为4000-8000pa·ml·个-1,μgas为纳米气泡数量密度,取值范围为100-200个·ml-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预膜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江磊林娜娜罗嘉豪周伟高亚光申季刚冯骞禹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电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