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扭转梁式悬架及其制作方法、汽车
[0001]本公开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扭转梁式悬架及其制作方法、汽车。
技术介绍
[0002]扭转梁式悬架是汽车后悬挂类型的一种,扭转梁式悬架的两端分别与汽车的两个轮毂连接,扭转梁式悬架通过一个扭转梁来平衡左右车轮的上下跳动,以减小车辆的摇晃,保持汽车的平稳。扭转梁式悬架的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成本低,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
[0003]扭转梁式悬架位于汽车的底板与地面之间,而随车用户对汽车内部空间的需求提升,底板的高度越来越低,同时为了保证扭转梁式悬架与地面有一定的离地间隙,使得用于安装扭转梁式悬架的空间越来越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扭转梁式悬架及其制作方法、汽车,可以增大汽车的内部空间。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扭转梁式悬架,应用于汽车,所述扭转梁式悬架包括:拱形横梁,所述拱形横梁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拱形横梁的开口处形成供排气管通过的容置空间;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拱形横梁的第一端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转梁式悬架,应用于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梁式悬架包括:拱形横梁(10),所述拱形横梁(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所述拱形横梁(10)的开口处形成供排气管通过的容置空间(40);第一连接部(20),与所述拱形横梁(10)的第一端(10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0)用于与所述汽车的一个轮毂连接;第二连接部(30),与所述拱形横梁(10)的第二端(10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0)用于与所述汽车的另一个轮毂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转梁式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横梁(10)由一管状结构冲压而成;所述拱形横梁(10)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段(103),所述第一段(103)对应的管状结构的内侧壁一半被挤压贴合到另一半上,所述第一段(103)的横截面为“V”形;位于第一段(103)和所述拱形横梁(10)的端部之间的第二段(104),所述第二段(104)对应的管状结构的侧壁一半被挤压,且从所述拱形横梁(10)的端部到所述第一段(103)的端部,所述管状结构的侧壁被挤压的程度逐渐增大,在所述拱形横梁(10)的端部,所述拱形横梁(10)的横截面为圆角矩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转梁式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横梁(10)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呈弧形,所述第一平面为拱形横梁(10)的两端所在的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转梁式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的开口的朝向与所述正投影的弧形的开口的朝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扭转梁式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0)包括:第一纵臂(201),所述第一纵臂(201)的中部与所述拱形横梁(10)的第一端(101)连接,所述第一纵臂(20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拱形横梁(10)的长度方向相交;第一套管(202),所述第一套管(202)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纵臂(20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套管(202)用于与所述汽车扭转轴支架连接;第一轮毂轴支架(203),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纵臂(201)的外侧壁连接,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纵臂(20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轮毂轴支架(203)和所述拱形横梁(1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纵臂(201)的相对侧,所述第一轮毂轴支架(203)用于与所述汽车的一个轮毂连接;第一弹簧托盘(205),所述第一弹簧托盘(2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展,程林,宋东奇,郝雷伟,韩旭,王存峰,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