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643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19
本申请涉及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其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处理装置和排放装置,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槽、蓄水池、集水管以及设置在收集槽的防水密封层,处理装置包括处理仓、出水管和控制组件,防水密封层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屋顶;集水管一端与收集槽连通,另一端沿建筑物伸入地面并与设置在地底的蓄水池连通,出水管一端与蓄水池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地底的处理仓连通,蓄水池和水箱内的雨水均用于日常使用;排放装置包括水箱、净水管和净水器,水箱与处理仓通过净水管连通,净水器与水箱连通,且能够对水箱内的雨水进行净化;控制组件能够控制出水管与净水管的开关。本申请具有提高建筑的雨水利用率的效果。有提高建筑的雨水利用率的效果。有提高建筑的雨水利用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雨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其对于住房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环保绿色理念也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绿色建筑新型在市场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0003]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常用的绿色建筑,一般由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预制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和预制柱等,大量的预制构件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之后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进行装配成型。装配式建筑建造速度快,而且在覆盖率达到一定量后,形成规范的生产线,能够极大的降低生产成本和建造成本,同时环保无污染。在下雨天,雨水冲刷建筑并沿建筑滑落至地面,并由地面的排水系统进入城市排水系统。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建筑自身对雨水的收集和排放功能较差,对城市排水增加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建筑的雨水的利用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处理装置和排放装置,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槽、蓄水池、集水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收集槽的防水密封层,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处理仓、出水管和控制组件,所述防水密封层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屋顶;所述集水管一端与所述收集槽连通,另一端沿建筑物伸入地面并与设置在地底的所述蓄水池连通,所述出水管一端与所述蓄水池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地底的所述处理仓连通,所述蓄水池和水箱内的雨水均用于日常使用;所述排放装置包括水箱、净水管和净水器,所述水箱与处理仓通过净水管连通,所述净水器与水箱连通,且能够对水箱内的雨水进行净化;所述控制组件能够控制所述出水管与净水管的开关。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雨水进行收集时,雨水落在收集槽内,之后沿集水管下落至蓄水池保存,控制组件控制出水管开启,蓄水池中的雨水通过出水管进入处理仓进行水处理,控制组件控制净水管开启,将处理仓内的雨水送入水箱内存储;设置的收集槽、蓄水池和集水管,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存储,减轻雨水对城市排水的压力,有效降低雨污合流,从而有效防止城市性洪水,通过处理仓能够对蓄水池内的雨水进行处理,减轻城市污水处理的压力,在无雨天气下能够持续对蓄水池内的存水进行处理,通过水箱和净水器能够在使用水箱内的水时进行再净化,以供日常生活的不同用水场景,在实现雨水在本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的作用下,提高对雨水的利用率,便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0008]可选的,所述雨水收集装置还包括支撑板以及自下而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过滤层和植被层,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收集槽上,且所述支撑板透水设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支撑板、过滤层和植被层,能够在收集雨水的同时对雨水进行多层过滤,减少进入收集槽内雨水的杂质,通过设置的植被层,增加绿化面积,同时减少建筑屋顶与自然天气的直接接触,对建筑屋顶进行保护。
[0010]可选的,所述处理仓包括过渡箱和处理箱,所述过渡箱上连通设置有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远离过渡箱一端与所述蓄水池连通,所述处理箱通过所述出水管与蓄水池连通。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过渡箱,能够在雨水从集水管先进入过渡箱,进行缓冲和过渡,使得雨水稳定的通过进水管进入蓄水池,同时能够对较大杂质和颗粒进行沉淀,通过处理箱对蓄水池内的雨水进行再沉淀处理,提高雨水的处理效果,便于对处理箱和蓄水池内的雨水进行分级再循环使用。
[0012]可选的,所述进水管靠近过渡箱顶壁设置,所述过渡箱底壁高于蓄水池顶壁设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在过渡箱中存储,直至过渡箱内的液面到达进水管高度,雨水随进水管自动流入蓄水池,过程平缓稳定,避免蓄水池内的存水飞溅,同时避免蓄水池内的雨水反水至过渡箱内。
[0014]可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水位传感器、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水位传感器沿竖直方向伸入所述处理箱设置,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所述第二水泵设置在净水管上,且所述水位传感器、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处理箱内的水位低于一定高度时,水位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启动、第二水泵关闭,将蓄水池内的水送入处理箱内进行处理,直至处理箱内的水位到达一定高度,水位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关闭,实现处理箱内雨水的补充,在处理箱内的水位在一定高度停留一定时间后,控制器使得第二水泵启动,第二水泵将处理箱内的水源送入水箱内进行存储,直至处理箱内的水位低于一定高度,实现自动循环,自动化程度高,便于使用。
[0016]可选的,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水平设置在处理箱内,所述出水管靠近处理箱一端设置在过滤网下方,所述净水管靠近处理箱一端设置在过滤网上方。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处理箱内补充雨水时,水流从过滤网下方送入处理箱,液面逐渐上升,通过过滤网,对雨水进行再过滤,净水管在过滤网上方,便于过滤后的水源通过水箱,提高处理效果。
[0018]可选的,所述集水管上连通设置有叶轮箱,所述叶轮箱用于与发电机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叶轮箱,能够将集水管下落的势能转化成叶轮转动的机械能,并将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进行发电,充分利用雨水进行能量的转换和再使用,提高建筑的雨水的利用率。
[0020]可选的,还包括排污装置,所述排污装置包括排污管和排污泵,所述排污管一端分岔设置,并分别沿底壁伸入所述过渡箱、处理箱和蓄水池连通,另一端用与城市排污口连通。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排污管和排污泵,能够对过渡箱、处理箱和蓄水池内的沉淀物进行清理和排放,保持过渡箱、处理箱和蓄水池的长时间循环使用。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设置的收集槽、蓄水池和集水管,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存储,减轻雨水对城市排水的压力,有效降低雨污合流,从而有效防止城市性洪水,通过处理仓能够对蓄水池内的雨水进行处理,减轻城市污水处理的压力,在无雨天气下能够持续对蓄水池内的存水进行处理,通过水箱和净水器能够在使用水箱内的水时进行再净化,以供日常生活的不同用水场景,在实现雨水在本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的作用下,提高对雨水的利用率,便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2.设置的支撑板、过滤层和植被层,能够在收集雨水的同时对雨水进行多层过滤,减少进入收集槽内雨水的杂质,通过设置的植被层,增加绿化面积,同时减少建筑屋顶与自然天气的直接接触,对建筑屋顶进行保护;3.设置的叶轮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装置(1)、处理装置(2)和排放装置(3),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包括收集槽(11)、蓄水池(12)、集水管(14)以及设置在所述收集槽(11)的防水密封层(17),所述处理装置(2)包括处理仓(21)、出水管(25)和控制组件(26),所述防水密封层(17)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屋顶;所述集水管(14)一端与所述收集槽(11)连通,另一端沿建筑物伸入地面并与设置在地底的所述蓄水池(12)连通,所述出水管(25)一端与所述蓄水池(12)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地底的所述处理仓(21)连通,所述蓄水池(12)和水箱(31)内的雨水均用于日常使用;所述排放装置(3)包括水箱(31)、净水管(32)和净水器(33),所述水箱(31)与处理仓(21)通过净水管(32)连通,所述净水器(33)与水箱(31)连通,且能够对水箱(31)内的雨水进行净化;所述控制组件(26)能够控制所述出水管(25)与净水管(32)的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还包括支撑板(13)以及自下而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3)上的过滤层(15)和植被层(16),所述支撑板(13)设置在收集槽(11)上,且所述支撑板(13)透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仓(21)包括过渡箱(211)和处理箱(212),所述过渡箱(211)上连通设置有进水管(24),且所述进水管(24)远离过渡箱(211)一端与所述蓄水池(12)连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迪李颖吴晓舟赵福光陈瑶郑小社
申请(专利权)人:银广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