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素加工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614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素加工混合装置,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电机以及进料口,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搅拌杆以及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底部以及第二搅拌杆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刮板,通过设置滑轮与滑槽的滑动连接,就可以保持推动装置的稳定性,推动弹簧使刮板与混合箱内壁压紧,通过刮板刮除混合箱内壁上的粘结物,保持混合箱内壁的光滑,提高物料利用率。提高物料利用率。提高物料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素加工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为一种碳素加工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炭和石墨材料是以碳元素为主的非金属固体材料,其中炭材料基本上由非石墨质碳组成的材料,而石墨材料则是基本上由石墨质碳组成的材料。不仅是石墨,同时也包含金刚石、富勒烯、卡宾所有的含碳材料都称为碳素材料。
[0003]现有的混料机在混和原料过程中,配料容易粘附于壁内、甚至在装置内聚集成块,达不到混合的效果,这时需要设置刮板对粘附于壁内的凝结物进行清理,现有的刮板的清理效果一般,清理粘附物的效率较低,混合装置的内壁底部的物料较难受到搅拌杆的搅拌,长时间堆积,内壁底部的物料容易粘附,造成物料的浪费,降低使用率,还有混料机在搅拌时需要对机内的物料进行加热,这时需要安装加热装置在机器上,而烘干装置若损坏则需要拆卸下来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素加工混合装置,具备刮除内壁两侧以及内壁底部以及加热装置便于安装与拆卸的优点,以解决沾粘物以及加热装置安装与拆卸的问题。
[0005]为实现具备刮除内壁两侧以及内壁底部以及加热装置便于安装与拆卸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素加工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电机以及进料口,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搅拌杆以及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底部以及第二搅拌杆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刮板,所述移动杆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内部固定设置有推动弹簧,所述推动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推杆,所述第二搅拌杆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四搅拌杆,所述第四搅拌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刮板,所述混合箱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电热管以及导热块,所述加热装置远离混合箱外壁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通过螺栓与螺纹槽活动连接,所述混合箱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出料口。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轮与滑槽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滑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刮板远离第二搅拌杆的一侧与混合箱内壁的两侧相互贴合,所述第二刮板远离第四搅拌杆的一侧与混合箱内壁的底部相互贴合。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栓与螺纹槽之间的连接关系为螺纹
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搅拌杆以及第三搅拌杆为横杆,所述移动杆为竖杆,所述移动杆设置在第一搅拌杆以及第三搅拌杆之间。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装置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热管,所述电热管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导热块。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素加工混合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碳素加工混合装置,通过设置滑轮与滑槽的滑动连接,就可以保持推动装置的稳定性,推动弹簧使刮板与混合箱内壁压紧,通过刮板刮除混合箱内壁上的粘结物,保持混合箱内壁的光滑,提高物料利用率。
[0013]2、该碳素加工混合装置,通过设置第二刮板,就可以对混合箱内壁底部的粘着物进行刮除,并且对底部难以搅拌到的物料进行搅拌,提高搅拌效率。
[0014]3、该碳素加工混合装置,通过设置螺栓与螺纹槽的螺纹连接,就可以方便使用者对加热装置进行安装与拆卸,方便维修人员的维修和安装。
[0015]4、该碳素加工混合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搅拌杆与第三搅拌杆之间的移动杆,通过设置横竖杆,可以增加搅拌的面积,提高混合效率。
[0016]5、该碳素加工混合装置,通过设置加热装置,就可以对混合箱内壁的两侧进行加热,并配合搅拌杆的均匀拌料对混合物料进行均匀的加热。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推动装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加热装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混合箱;101、进料口;2、电机;201、转轴;202、第一搅拌杆;203、滑槽;204、滑轮;205、移动杆;206、第二搅拌杆;207、刮板;3、推动装置;301、推动弹簧;302、推杆;4、第三搅拌杆;401、套筒;402、弹簧;403、伸缩杆;404、第四搅拌杆;405、第二刮板;5、安装槽;501、安装板;502、螺栓;503、螺纹槽;6、加热装置;601、电热管;602、导热块;7、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素加工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1,所述混合箱1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电机2以及进料口101,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连接有转轴201,所述转轴201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搅拌杆202以及第二搅拌杆206,所述第一搅拌杆202的底部以及第二搅拌杆206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滑槽203,所述滑槽203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滑轮204,所述滑轮20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移动杆205,所述移动杆20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搅拌杆206,所述第二搅拌杆20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刮板207,所述移动杆205的
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推动装置3,所述推动装置3内部固定设置有推动弹簧301,所述推动弹簧30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推杆302,所述第二搅拌杆206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套筒401,所述套筒40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弹簧402,所述弹簧40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伸缩杆403,所述伸缩杆40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四搅拌杆404,所述第四搅拌杆40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刮板405,所述混合箱1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6,所述加热装置6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电热管601以及导热块602,所述加热装置6远离混合箱1外壁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501,所述安装板501的一侧通过螺栓502与螺纹槽503活动连接,所述混合箱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出料口7。
[0024]具体的,所述滑轮204与滑槽203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滑动连接。
[0025]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滑轮204与滑槽203的滑动连接,就可以保持推动装置3的稳定性,推动弹簧301使刮板与混合箱1内壁压紧,通过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素加工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电机(2)以及进料口(101),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连接有转轴(201),所述转轴(201)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搅拌杆(202)以及第二搅拌杆(206),所述第一搅拌杆(202)的底部以及第二搅拌杆(206)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滑槽(203),所述滑槽(203)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滑轮(204),所述滑轮(20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移动杆(205),所述移动杆(20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搅拌杆(206),所述第二搅拌杆(20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刮板(207),所述移动杆(205)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推动装置(3),所述推动装置(3)内部固定设置有推动弹簧(301),所述推动弹簧(30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推杆(302),所述第二搅拌杆(206)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套筒(401),所述套筒(40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弹簧(402),所述弹簧(40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伸缩杆(403),所述伸缩杆(40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四搅拌杆(404),所述第四搅拌杆(40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刮板(405),所述混合箱(1)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6),所述加热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智权刘雁伟范志利辛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通扬碳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