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纱筒翻转套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514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全自动纱筒翻转套膜系统,所述套膜系统包括储膜组件、送膜组件、套袋组件和翻转组件,储膜组件的下方设置送膜组件,所述送膜组件的下方一侧设有套袋组件,所述套袋组件与翻转组件对接;所述储膜组件包括第一过渡辊、第二过渡辊、第三过渡辊、摆动架、夹膜辊和分层辊;所述送膜组件包括多个送膜辊;所述套袋组件包括套袋口结合件、烫刀组件和推料装置;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翻转盒和气缸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纱筒自动化翻转套膜工序,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纱筒翻转套膜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纱筒翻转套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纺织行业筒纱纺织完成后必需要用塑料袋包装,由于筒纱的形状导致现在市面上的通用的套袋机不适合筒纱的包装,目前纺织行业的筒纱包装很多厂家基本上为手工套塑料袋,而纺织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且通用套袋机包装是靠输送带的,纱筒之间必需有间隔,所以导致不能整包的完成,套袋机上会留有2~3个纱筒,容易混纱。通用套袋机装膜调试很复杂,对环境要求很高,对工人的素质要求也很高。在实际操作中,工人在完成对纱筒的称重后,需要将纱筒统一摆放成上小下大与上大下小间隔布置的方式后放置在输送带上,工作量大,且容易对纱筒造成损伤。现有技术中采用翻转运动解决纱筒摆放问题,但是对于翻转运动采用了分段结构,即先完成翻转动作,再将纱筒送入推进轨道,随后再次推送进入套膜工序,总过程需要三次改变运动方向,效率不高。且实际生产中机器对纱线假捻等工序中会导致粉尘漂浮在空气中,老式机器的结构中并没有对此作出防尘措施,因此会导致车间中堆积粉尘造成隐患,需要工人定期清理。
[0003]因此,亟需一种全自动纱筒翻转套膜系统来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纱筒翻转套膜系统,实现纱筒自动化翻转后套膜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全自动纱筒翻转套膜系统,所述套膜系统包括储膜组件、送膜组件、套袋组件和翻转组件,储膜组件的下方设置送膜组件,所述送膜组件的下方一侧设有套袋组件,所述套袋组件与翻转组件对接;
[0007]所述储膜组件包括第一过渡辊、第二过渡辊、第三过渡辊、摆动架、夹膜辊和分层辊,所述第一过渡辊、第二过渡辊和第三过渡辊设置在摆动架上方,摆动架下方设有夹膜辊、夹膜辊下方设有分层辊,所述摆动架下方设有抬起双杆气缸;所述夹膜辊包括两个平行贴合的夹棍;
[0008]所述送膜组件包括多个送膜辊,所述送膜辊的一端设置挡板,另一端设置多边形挡板,所述多边形挡板的外侧通过固定板连接两个档杆,所述送膜辊与减速机连接;
[0009]所述套袋组件包括套袋口结合件、烫刀组件和推料装置,所述套袋口结合件包括套袋口,所述套袋口为中空结构,包括上下平行布置的上板和下板,下板两侧通过折边连接两个侧板;所述烫刀组件包括烫刀;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气缸和第一推板,推料气缸下方设有推料气缸座,推料气缸的导杆一端连接有第一推板;所述烫刀组件设置在套袋口结合件的一侧,所述下烫板座与套袋口的下板齐平,推料装置设置在套袋口结合件的前方后侧,用于将纱筒推至自动排列系统;
[0010]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翻转盒和气缸组件,所述翻转盒为相邻两侧面均为开口的长方体盒子,它包括上盖、底板、翻转侧板和翻转连接板,上盖和底板上下平行布置,两者之间设有翻转侧板和翻转连接板,翻转侧板和翻转连接板为相邻两侧面。
[0011]进一步地,所述翻转连接板的中心处连接空心导杆,所述翻转连接板的中心处的外圈设有一个回转孔,所述回转孔内插入接轴,接轴的一端连接推板组件,另一端连接前支撑,推板组件包括垫板和第二推板;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的前端连接前支撑,后端连接后支撑,空心导杆的一端固定在后支撑上,另一端穿过前支撑与翻转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推板通过接轴与无杆气缸连接,所述翻转盒与回转气缸连接,所述回转气缸通过定位柱固定在前支撑上,由此翻转盒可180
°
翻转。
[0012]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架包括左右两个摆动板,两个摆动板之间设有第一撑管、第二撑管和拉膜辊,第二撑管设置在摆动板的中部之间,第一撑管和拉膜辊分别设置在摆动板的两端之间。
[0013]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架的上方两侧各设有一个限位板,限位板上设有接近开关,用于控制摆动架左右摆动幅度。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夹膜辊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夹辊支架,其中一个夹辊支架由盖板和调节板组成,调节板与盖板滑动连接,由此该夹辊支架的高度可调,所述夹膜辊倾斜设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多个送膜辊呈弧形分布,两侧分别设有撑挡,所述档杆下方设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墙板上。
[0016]进一步地,所述烫刀上设有上烫板护罩,上烫板护罩内设有传热板,所述上烫板护罩上方设有上烫板座并与之固定,所述上烫板座上方设有上双杆气缸,所述烫刀下方设有下烫板座,下烫板座上设有下烫板垫铁,所述下烫板座下方设有下双杆气缸。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板包括推板底板,推板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的推板侧板,推板侧板向外倾斜,推板底板的长度与纱筒的宽度匹配,推板侧板的端部还设有向外的倾斜板,使得第一推板呈类W型,利用夹角保证纱筒推进中不产生偏移。
[0018]进一步地,所述上板呈等腰梯形,侧板呈直角梯形,上板的腰边与侧板的底边通过倾斜板连接;套袋口的正面呈具有一个直角的四边形。
[0019]进一步地,所述套袋口的上方设有一根短挡棍,所述短挡棍的一端通过两个撑筋与套袋口连接,另一端通过支撑架与套袋口连接,所述两个撑筋的一端分别与上板的两腰边连接,另一端与短挡棍连接,两个撑筋与上板呈三角形,两个撑筋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相互连接的倾斜段和垂直段,所述倾斜段与上板连接。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技术的套膜系统是一套针对纱筒的送膜、套膜、推纱、切膜的完整自动化工艺流程,流程目的旨在为纱筒按照特定顺序包上薄膜后进入下一道工序,实现纱筒套膜的全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0022]本技术的翻转组件利用气缸可以简单实现较长距离往复运动的特性,将其改进成单一直线的运动流程,减少了一次运动方向的改变,从而降低在整体流程中所占用的空间,提高单位时间内纱筒的运转效率。在现有技术中,翻转机构常选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能提供高精度的运动控制,但是存在成本高并且存在需要定期维护的缺点,本技术
采用无杆气缸,利用气缸运动简单以及高效气传动的特性,可以保证其在恶劣环境下依旧有较高稳定性;并且气缸运动速度快,运转效率快,工作效率高,其产品价格也相对于伺服电机更低,性价比更高。
[0023]本技术的储膜组件采用过渡辊和摆动架结合的形式,快速送膜的同时防止薄膜缠绕或破损,摆动架下方设置夹膜辊,夹膜辊下方设置分层辊,经过夹膜后再分层,使得薄膜的平整度更好,不易褶皱。
[0024]本技术的套袋口外形设计为更易套膜的形状,薄膜顺着套膜部件的外轮廓形成包围的形状,不易损坏薄膜,同时可加快套膜的速度,降低故障频率。
[0025]本技术中的推板均采用类W结构,利用夹角保证纱筒推进中不产生偏移,减少输送过程中的错位导致的停机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应用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纱筒翻转套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膜系统包括储膜组件、送膜组件、套袋组件和翻转组件,储膜组件的下方设置送膜组件,所述送膜组件的下方一侧设有套袋组件,所述套袋组件与翻转组件对接;所述储膜组件包括第一过渡辊、第二过渡辊、第三过渡辊、摆动架、夹膜辊和分层辊,所述第一过渡辊、第二过渡辊和第三过渡辊设置在摆动架上方,摆动架下方设有夹膜辊、夹膜辊下方设有分层辊,所述摆动架下方设有抬起双杆气缸;所述夹膜辊包括两个平行贴合的夹棍;所述送膜组件包括多个送膜辊,所述送膜辊的一端设置挡板,另一端设置多边形挡板,所述多边形挡板的外侧通过固定板连接两个档杆,所述送膜辊与减速机连接;所述套袋组件包括套袋口结合件、烫刀组件和推料装置,所述套袋口结合件包括套袋口,所述套袋口为中空结构,包括上下平行布置的上板和下板,下板两侧通过折边连接两个侧板;所述烫刀组件包括烫刀;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气缸和第一推板,推料气缸下方设有推料气缸座,推料气缸的导杆一端连接有第一推板;所述烫刀组件设置在套袋口结合件的一侧,所述下烫板座与套袋口的下板齐平,推料装置设置在套袋口结合件的前方后侧,用于将纱筒推至自动排列系统;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翻转盒和气缸组件,所述翻转盒为相邻两侧面均为开口的长方体盒子,它包括上盖、底板、翻转侧板和翻转连接板,上盖和底板上下平行布置,两者之间设有翻转侧板和翻转连接板,翻转侧板和翻转连接板为相邻两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纱筒翻转套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连接板的中心处连接空心导杆,所述翻转连接板的中心处的外圈设有一个回转孔,所述回转孔内插入接轴,接轴的一端连接推板组件,另一端连接前支撑,推板组件包括垫板和第二推板;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的前端连接前支撑,后端连接后支撑,空心导杆的一端固定在后支撑上,另一端穿过前支撑与翻转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推板通过接轴与无杆气缸连接,所述翻转盒与回转气缸连接,所述回转气缸通过定位柱固定在前支撑上,由此翻转盒可180
°
翻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纱筒翻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东吉林华朱刘斌胡澄铭施庭庭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凡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