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术后俯卧体位监测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448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科术后俯卧体位监测辅助装置,具体涉及眼科领域,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外表面左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保护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外表面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外表面边缘位置均匀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保护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左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密封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外表面左侧边缘位置活动连接有监测辅助机构,所述监测辅助机构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辅助放置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结构的配合可以对俯卧位置头部的放置结构进行调节,使放置头部的位置让患者更加的舒适,通过结构的配合可以使医生的观测更为方便,便于有效的监测患者的术后情况。者的术后情况。者的术后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术后俯卧体位监测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眼科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眼科术后俯卧体位监测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眼科的全称是“眼病专科”。眼科学是研究发生在视觉器官,包括眼球及其相关联的附属器官等有关疾病的学科,眼科常见疾病如近视等原因所致的各种类型的视网膜脱离、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这些疾病常常需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手术,临床上俯卧位是硅油或气体填充患者术后最常用的体位,目前许多眼科护理工作者以减轻患者俯卧位带来的颈肩腰部不适、避免胸腹部受压等为宗旨,设计制作了多种用于辅助患者保持俯卧位的装置,其中包括体位枕、体位桌、头位架、俯卧位床垫等。
[0003]部分的俯卧体位辅助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测,如果需要观测时需要患者起身到指定的位置进行观测,这样做比较浪费时间,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眼科术后俯卧体位监测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眼科术后俯卧体位监测辅助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结构的配合可以对俯卧位置头部的放置结构进行调节,使放置头部的位置让患者更加的舒适,通过结构的配合可以使医生的观测更为方便,便于有效的监测患者的术后情况。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眼科术后俯卧体位监测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外表面左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保护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外表面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外表面边缘位置均匀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保护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左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密封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外表面左侧边缘位置活动连接有监测辅助机构,所述监测辅助机构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辅助放置机构;
[0006]所述监测辅助机构包括放置盒、电动推杆、连接板、第二磁铁、伸缩盒、透气板、第二保护板、检测器、第一聚光板、第二铁片、调控灯、第二聚光板与伸缩轴,所述放置盒活动连接于支撑板的下端外表面左侧位置,且放置盒位于支撑板的前后两端中间位置,所述伸缩盒固定连接于放置盒的内部下端中间位置,所述透气板固定连接于伸缩盒的内部下端位置,所述检测器活动连接于透气板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第二保护板固定连接于透气板与检测器之间,且第二保护板活动连接于检测器左右两侧外表面下端位置,所述第一聚光板活动连接于检测器左右两侧外表面上端位置,所述第二铁片固定连接于第一聚光板的下端外表面远离检测器一侧,所述第二磁铁活动连接于第二铁片的下端外表面,所述连接板均匀固定连接于伸缩盒的外表面下端位置,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连接于左右两侧连接板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伸缩轴固定连接于前后两端连接板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调控灯均匀
固定连接于放置盒内部下端的前后两端位置,所述第二聚光板均匀固定连接于放置盒的上端外表面,且第二聚光板位于放置盒与调控灯之间。
[000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放置机构包括限位曲板、保护底板、连接支撑板、第三铁片与第三磁铁,所述限位曲板固定连接于放置盒的外表面,所述连接支撑板固定连接于限位曲板的前后两端内表面下端位置,所述保护底板活动连接于连接支撑板的上端外表面,所述第三铁片固定连接于放置盒的右侧外表面,所述第三磁铁活动连接于第三铁片的右侧外表面。
[000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伸缩板、液压杆、底板与平衡杆,所述液压杆固定连接于支撑板的下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平衡杆均匀固定连接于支撑板的下端外表面边缘位置,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平衡杆的下端外表面之间,所述伸缩板活动连接于支撑板与底板之间边缘位置。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机构包括旋转轴、伸缩转门、第一铁片与第一磁铁,所述伸缩转门活动连接于伸缩板的左侧外表面,所述旋转轴活动连接于伸缩板与伸缩转门之间下端位置,所述第一磁铁固定连接于伸缩转门的右侧外表面上端位置,所述第一铁片活动连接于第一磁铁的右侧外表面。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轴承、支撑柱、连接曲板、固定轴与滚轮,所述轴承均匀固定连接于底板的下端外表面边缘位置,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于轴承的下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连接曲板固定连接于支撑柱的下端外表面前后两端位置,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于两个连接曲板之间靠近下端位置,所述滚轮活动连接于固定轴的外表面中间位置。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保护机构包括连接盒、弹性轴、固定筒、限位板与支撑轴,所述连接盒固定连接于支撑板的上端外表面左侧位置,且连接盒位于支撑板的上端外表面前后两端之间,所述固定筒均匀固定连接于连接盒的内部下端位置,且固定筒有两列,所述弹性轴固定连接于固定筒的内部下端中间位置,所述限位板活动连接于弹性轴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支撑轴固定连接于限位板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
[00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保护机构还包括第一保护板、加热板与保护塞,所述第一保护板活动连接于连接盒的上端外表面,且第一保护板位于支撑轴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加热板活动连接于第一保护板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保护塞固定连接于连接盒的前后两端外表面之间,且保护塞位于连接盒的右侧位置。
[00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机构包括保护垫、插板与海绵板,所述保护垫活动连接于支撑板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插板固定连接于保护垫的下端外表面前后两端位置,所述海绵板活动连接于插板与支撑板之间。
[001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需要通过液压杆对支撑板的高度进行调节,在调节高度的过程中通过平衡杆保持底板与支撑板之间的平衡,然后患者便可以趴在保护垫的上方,头部放置到支撑保护机构中的第一保护板的上方,当头部放置到第一保护板的上方时,会对第一保护板产生压力,会导致一部分支撑轴带动限位板向下移动,对弹性轴产生挤压力,选择弹性恒温材料制成的第一保护板会调节成适合患者头部的形状,当患者头部放置久了会非常的酸,这个时候加热板便会启动,对患者的脸部进行轻微的加热保持患者的头部放松的感觉,使患者在监测的过程中保持轻松的心情,在患者需要
进行监测的时候,启动检测器,通过检测器播放视力检测画面,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检测,检测器可以随着患者的视力进行调整,通过启动电动推杆带动伸缩盒进行上下移动,便可以调节检测器的放置高度,以此调节适合患者的高度,方便对患者进行准确的监测,还可以通过调控灯与第二聚光板之间的配合观测患者对光的敏感度,以此对患者的视力状况进行监测,当本装置使用时间过长需要监测时,可以在旋转轴的作用下打开伸缩转门,然后将监测辅助机构从辅助放置机构的内部取出,对检测器进行检修,可以将保护垫取下进行清洗,可以保持本装置的整洁性。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监测辅助机构与支撑保护机构的连接机构,有利于通过结构的配合可以对俯卧位置头部的放置结构进行调节,使放置头部的位置让患者更加的舒适,通过结构的配合可以使医生的观测更为方便,便于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术后俯卧体位监测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外表面左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保护机构(2),所述支撑板(1)的下端外表面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的下端外表面边缘位置均匀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4),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保护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3)的左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密封机构(6),所述支撑板(1)的下端外表面左侧边缘位置活动连接有监测辅助机构(7),所述监测辅助机构(7)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辅助放置机构(8);所述监测辅助机构(7)包括放置盒(71)、电动推杆(72)、连接板(73)、第二磁铁(74)、伸缩盒(75)、透气板(76)、第二保护板(77)、检测器(78)、第一聚光板(79)、第二铁片(710)、调控灯(711)、第二聚光板(712)与伸缩轴(713),所述放置盒(71)活动连接于支撑板(1)的下端外表面左侧位置,且放置盒(71)位于支撑板(1)的前后两端中间位置,所述伸缩盒(75)固定连接于放置盒(71)的内部下端中间位置,所述透气板(76)固定连接于伸缩盒(75)的内部下端位置,所述检测器(78)活动连接于透气板(76)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第二保护板(77)固定连接于透气板(76)与检测器(78)之间,且第二保护板(77)活动连接于检测器(78)左右两侧外表面下端位置,所述第一聚光板(79)活动连接于检测器(78)左右两侧外表面上端位置,所述第二铁片(710)固定连接于第一聚光板(79)的下端外表面远离检测器(78)一侧,所述第二磁铁(74)活动连接于第二铁片(710)的下端外表面,所述连接板(73)均匀固定连接于伸缩盒(75)的外表面下端位置,所述电动推杆(72)固定连接于左右两侧连接板(73)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伸缩轴(713)固定连接于前后两端连接板(73)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调控灯(711)均匀固定连接于放置盒(71)内部下端的前后两端位置,所述第二聚光板(712)均匀固定连接于放置盒(71)的上端外表面,且第二聚光板(712)位于放置盒(71)与调控灯(71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术后俯卧体位监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放置机构(8)包括限位曲板(81)、保护底板(82)、连接支撑板(83)、第三铁片(84)与第三磁铁(85),所述限位曲板(81)固定连接于放置盒(71)的外表面,所述连接支撑板(83)固定连接于限位曲板(81)的前后两端内表面下端位置,所述保护底板(82)活动连接于连接支撑板(83)的上端外表面,所述第三铁片(84)固定连接于放置盒(71)的右侧外表面,所述第三磁铁(85)活动连接于第三铁片(84)的右侧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术后俯卧体位监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伸缩板(31)、液压杆(32)、底板(33)与平衡杆(34),所述液压杆(32)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文惠吕红彬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