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护理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18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2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保健护理床垫。包括:基础床垫和设置在所述基础床垫上的气囊组件;本申请具体地利用基础床垫作为此保健护理床垫的主体部分,在其上设计对应人体的头颈部、腰部以及背部两侧的位置的头枕气囊、腰部气囊和背部气囊,并通过设计控制系统控制各气囊的充、放气,从而保证人体处于不同睡姿时,各气囊均能够满足人体头、颈部和腰部不同高度的要求,以及需要护理人员的规律性翻身;实现有效保护人体脊柱,提高睡眠质量,可消除或减弱打鼾现象,降低死亡风险,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保障护理质量,减少褥疮问题的目的。减少褥疮问题的目的。减少褥疮问题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健护理床垫


[0001]本公开一般涉及家居生活用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保健护理床垫。

技术介绍

[0002]睡眠的重要性尽人皆知。但是,目前绝大多数人对于睡姿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知之甚少。从人体的骨骼结构来讲,人体的脊柱具有一定的生理曲度。平躺姿态睡眠过程中,床垫应该紧贴脊柱对其产生一个均衡的支撑力,使脊柱在睡眠过程中能始终保持住自然的生理曲度。侧躺姿态的睡眠过程中,应使脊柱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从后背看,脊柱应为一条水平直线)。这样的睡姿既可以起到矫正脊柱形状的作用,还可以真正的消除疲劳,起到休息的作用。
[0003]在睡眠过程中,由于人体无法做到保持平躺这一姿势一直不变,且平躺睡姿与侧躺睡姿对枕头的高度要求不一样,高度差较大,因此对于枕头的选择往往是顾此失彼,无法满足高质量的睡眠要求。同时,平躺睡姿时腰部悬空,床垫对于腰部的支撑力很弱,这也直接影响了睡眠的效果;此外,部分人群会有打鼾的问题,打鼾不仅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并且,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众多的失能老人及残障人士处于一种长期卧床的状态,极易发生褥疮,这部分人员的护理难度大,耗费资源,严重影响了家庭的生活质量。
[0004]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保健护理床垫,用以解决上述的脊柱易变形,无法满足高质量的睡眠要求,不能消除或减弱打鼾程度,存在死亡风险,以及对于长期卧床人员易出现褥疮现象,不能得到良好的护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有效保护人体脊柱,提高睡眠质量,可消除或减弱打鼾现象,降低死亡风险,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保障护理质量,减少褥疮问题,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的保健护理床垫。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保健护理床垫,包括:基础床垫和设置在所述基础床垫上的气囊组件;
[0007]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头枕气囊、腰部气囊以及两个背部气囊;当人体平躺在所述基础床垫上时,所述头枕气囊位于人体头颈部位置,所述腰部气囊位于人体腰部位置,两个所述背部气囊位于人体背部的两侧;
[0008]所述气囊组件还设置有控制系统。
[000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充气泵和四组与所述充气泵连通的阀组件;所述充气泵的出气口设置有出气管路;四组所述阀组件分别与所述出气管路连接,且通过通气管路分别与所述头枕气囊、所述腰部气囊以及两个所述背部气囊连通;所述通气管路上安装有气压传感器,且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阀组件包括:气体电磁阀和与所述气体
电磁阀的常开端连接的排气电磁阀;所述气体电磁阀的常闭端与所述出气管路连接,且其公用端与相应的所述通气管路连接;所述排气电磁阀的进气口与所述气体电磁阀的常开端连接,且其排气口与外界大气连通。
[00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基础床垫与所述腰部气囊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且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还设置有压力设置键。
[00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气体电磁阀为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排气电磁阀为两位两通电磁阀。
[00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基础床垫表面还设置有声音传感器,且其与所述头枕气囊相邻设置。
[00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基础床垫的表面包覆有布套。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体地公开了一种保健护理床垫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具体地利用基础床垫作为此保健护理床垫的主体部分,在其上设计对应人体的头颈部、腰部以及背部两侧的位置的头枕气囊、腰部气囊和背部气囊,并通过设计控制系统控制各气囊的充、放气,从而保证人体处于不同睡姿时,各气囊均能够满足人体头、颈部和腰部不同高度的要求,以及需要护理人员的规律性翻身;实现有效保护人体脊柱,提高睡眠质量,可消除或减弱打鼾现象,降低死亡风险,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保障护理质量,减少褥疮问题的目的。
[0017]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地在所述基础床垫表面设置声音传感器,且其与所述头枕气囊相邻设置,能够感知打鼾的声音,如鼾声的强度、频率、间隔等;当控制器接收到声音传感器发出的声音信号时,通过调节头枕气囊的气压改变头、颈部的高矮,还可以对背部气囊进行充气,以改变人体的睡姿,进而达到消除或减弱打鼾现象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9]图1、图2为一种保健护理床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在人体翻身时背部气囊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1、基础床垫;2、头枕气囊;3、腰部气囊;4、背部气囊;5、控制器;6、充气泵;7、通气管路;8、气压传感器;9、气体电磁阀;10、排气电磁阀;11、压力传感器;12、声音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4]实施例一
[0025]请参考图1、图2所示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保健护理床垫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基础床垫1和设置在所述基础床垫1上的气囊组件;
[0026]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头枕气囊2、腰部气囊3以及两个背部气囊4;当人体平躺在所述基础床垫1上时,所述头枕气囊2位于人体头颈部位置,所述腰部气囊3位于人体腰部位置,两个所述背部气囊4位于人体背部的两侧;
[0027]所述气囊组件还设置有控制系统。
[0028]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基础床垫1作为此保健护理床垫的主体部分,在其上设计对应人体的头颈部、腰部以及背部两侧的位置的头枕气囊2、腰部气囊3和背部气囊4,并通过设置控制系统控制各气囊的充、放气,从而保证人体处于不同睡姿时,各气囊均能够满足人体头、颈部和腰部不同高度的要求,以及需要护理人员的规律性翻身;实现有效保护人体脊柱,提高睡眠质量,可消除或减弱打鼾现象,降低死亡风险,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保障护理质量,减少褥疮问题的目的;
[0029]其中,气囊组件的位置可以是位于基础床垫1的上表面,也可以是位于基础床垫1的下表面,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0030]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5、充气泵6和四组与所述充气泵6连通的阀组件;所述充气泵6的出气口设置有出气管路;四组所述阀组件分别与所述出气管路连接,且通过通气管路7分别与所述头枕气囊2、所述腰部气囊3以及两个所述背部气囊4连通;所述通气管路7上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健护理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床垫(1)和设置在所述基础床垫(1)上的气囊组件;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头枕气囊(2)、腰部气囊(3)以及两个背部气囊(4);当人体平躺在所述基础床垫(1)上时,所述头枕气囊(2)位于人体头颈部位置,所述腰部气囊(3)位于人体腰部位置,两个所述背部气囊(4)位于人体背部的两侧;所述气囊组件还设置有控制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健护理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5)、充气泵(6)和四组与所述充气泵(6)连通的阀组件;所述充气泵(6)的出气口设置有出气管路;四组所述阀组件分别与所述出气管路连接,且通过通气管路(7)分别与所述头枕气囊(2)、所述腰部气囊(3)以及两个所述背部气囊(4)连通;所述通气管路(7)上安装有气压传感器(8),且其与所述控制器(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健护理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件包括:气体电磁阀(9)和与所述气体电磁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式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翰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