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俯卧位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80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俯卧位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枕体,其上设置有分别支撑患者头部和患者腹部的第一枕部和第二枕部,且第一枕部和第二枕部一体设置,其中,在第一枕部和第二枕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升降部,安装于第一枕部,其中,通过升降部改变第一枕部与第二枕部之间的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俯卧位枕,通过第一枕部与第二枕部,以及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使得患者的脸部与床体之间具有高度差,保证患者处于俯卧位时仍然具有良好的呼吸情况,另外,在第一枕部上连接升降部,进一步增大俯卧位枕的透气效果,从而提高患者使用俯卧位枕的舒适性。从而提高患者使用俯卧位枕的舒适性。从而提高患者使用俯卧位枕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俯卧位枕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俯卧位枕。

技术介绍

[0002]俯卧位是一种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辅助措施,其原理为有效改善通气血流比例,使背侧萎缩的肺泡复张,并时肺及气管内分泌物在重力作用下得到良好的引流,以及减少心脏和纵膈对下垂肺区的压迫。
[0003]然而现有的俯卧位枕结构简单,不符合人体工学,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俯卧位枕压迫喉咙导致呼吸困难,枕面压迫患者面部,造成面部充血麻痹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性,避免发生呼吸困难的俯卧位枕。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俯卧位枕,包括:
[0006]枕体,其上设置有分别支撑患者头部和患者腹部的第一枕部和第二枕部,且第一枕部和第二枕部一体设置,其中,在第一枕部和第二枕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
[0007]升降部,安装于第一枕部,其中,通过升降部改变第一枕部与第二枕部之间的夹角。
[0008]在上述的一种俯卧位枕中,该升降部包括三个呈“品”字形分布的升降柱,其中,通过改变升降柱的长度改变第一枕部与第二枕部之间的夹角。
[0009]在上述的一种俯卧位枕中,升降柱包括两根可拆卸连接的管件,其中,通过两根管件之间的相互旋转改变升降柱的长度,或者通过两根管件之间的相对滑移改变升降柱的长度。
[0010]在上述的一种俯卧位枕中,第一枕部包括沿第一空腔边缘设置的凹坑。
[0011]在上述的一种俯卧位枕中,第一枕部包括沿第一空腔边缘设置的槽孔,其中,该槽孔贯穿第一枕部。
[0012]在上述的一种俯卧位枕中,槽孔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第一空腔的两侧。
[0013]在上述的一种俯卧位枕中,第二空腔的一端与第一空腔相连通,且第二空腔的另一端设置有缺口。
[0014]在上述的一种俯卧位枕中,第二枕部包括镂空部,其中,该镂空部内填充有垫块。
[0015]在上述的一种俯卧位枕中,镂空部包括两个腔体,且两个腔体位于第二空腔远离第一空腔的一端,其中,腔体的一端呈密封状设置,且腔体的另一端呈开放状设置。
[0016]在上述的一种俯卧位枕中,两个腔体分别位于缺口的两侧。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俯卧位枕,通过第一枕部与第二枕部,以及第一空腔
和第二空腔,使得患者的脸部与床体之间具有高度差,保证患者处于俯卧位时仍然具有良好的呼吸情况,另外,在第一枕部上连接升降部,进一步增大俯卧位枕的透气效果,从而提高患者使用俯卧位枕的舒适性。
[0019](2)、将三个升降柱呈“品”字形分布,提高第一枕部的支撑力,避免患者的头部依靠于第一枕部时,发生侧翻现象,提高第一枕部使用的可靠性。
[0020](3)、通过设置凹坑,用于固定不同方向上的患者头部,一方面患者可以选择自己习惯的方向将头部枕于第一枕部上,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另一方面避免患者的头部枕于第一枕部时发生晃动,便于医护工作者的操作。
[0021](4)、通过设置槽孔,作为患者气管插管的穿射通道,方便气管插管的固定,且不易折断,另外,通过槽孔提高吸痰的便捷性。
[0022](5)、通过在第二空腔中远离第一空腔的一端设置缺口,并将该缺口作为男性阴囊部位的放置空间,以此增高男性阴囊部位的水平高度,保护男性阴囊部位不受挤压,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性。
[0023](6)、通过在镂空部内填充垫块,当患者的身高较高时,可将镂空部中的垫块抽出,延长俯卧位枕的整体长度,从而提高俯卧位枕使用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一种俯卧位枕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一种俯卧位枕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00、枕体;110、第一枕部;111、第一空腔;112、凹坑;113、槽孔;120、第二枕部;121、第二空腔;122、缺口;123、腔体;130、升降部;131、升降柱;200、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俯卧位枕,包括:
[0029]枕体100,其上设置有分别支撑患者头部和患者腹部的第一枕部110和第二枕部120,且第一枕部110和第二枕部120一体设置,其中,在第一枕部110和第二枕部12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空腔111和第二空腔121;
[0030]升降部130,安装于第一枕部110,其中,通过升降部130改变第一枕部110与第二枕部120之间的夹角。
[003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俯卧位枕,通过第一枕部110与第二枕部120,以及第一空腔111和第二空腔121,使得患者的脸部与床体之间具有高度差,保证患者处于俯卧位时仍然具有良好的呼吸情况,另外,在第一枕部110上连接升降部130,进一步增大俯卧位枕的透气效果,从而提高患者使用俯卧位枕的舒适性。
[0032]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该升降部130包括三个呈“品”字形分布的升降柱131,其中,通过改变升降柱131的长度改变第一枕部110与第二枕部120之间的夹角。
[0033]在本实施例中,将三个升降柱131呈“品”字形分布,提高第一枕部110的支撑力,避免患者的头部依靠于第一枕部110时,发生侧翻现象,提高第一枕部110使用的可靠性。
[0034]进一步优选地,升降柱131包括两根可拆卸连接的管件,其中,通过两根管件之间的相互旋转改变升降柱131的长度,或者通过两根管件之间的相对滑移改变升降柱131的长度。
[0035]在本实施例中,当升降柱131的长度通过两根管件之间的相对旋转改变时,此时,两根管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当升降柱131的长度通过两根管件之间的相对滑移改变时,此时,两根管件之间为嵌套连接,并通过卡接配合锁定两根管件的相对位置。
[0036]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枕部110包括沿第一空腔111边缘设置的凹坑112。
[003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凹坑112,用于固定不同方向上的患者头部,一方面患者可以选择自己习惯的方向将头部枕于第一枕部110上,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另一方面避免患者的头部枕于第一枕部110时发生晃动,便于医护工作者的操作。
[0038]进一步优选地,该凹坑112沿第一空腔111的厚度方向下陷1

2cm。
[0039]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枕部110包括沿第一空腔111边缘设置的槽孔113,其中,该槽孔113贯穿第一枕部110。
[004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槽孔113,作为患者气管插管的穿射通道,方便气管插管的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俯卧位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体,其上设置有分别支撑患者头部和患者腹部的第一枕部和第二枕部,且第一枕部和第二枕部一体设置,其中,在第一枕部和第二枕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升降部,安装于第一枕部,其中,通过升降部改变第一枕部与第二枕部之间的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俯卧位枕,其特征在于,该升降部包括三个呈“品”字形分布的升降柱,其中,通过改变升降柱的长度改变第一枕部与第二枕部之间的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俯卧位枕,其特征在于,升降柱包括两根可拆卸连接的管件,其中,通过两根管件之间的相互旋转改变升降柱的长度,或者通过两根管件之间的相对滑移改变升降柱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俯卧位枕,其特征在于,第一枕部包括沿第一空腔边缘设置的凹坑。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吉朱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