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式多工位大喉深自冲铆接机C型框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设备
,涉及一种固定式多工位大喉深自冲铆接机C型框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制造与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和安全三大问题日益严重,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技术是车辆的轻量化,因此在车辆设计与制造中积极应用各种新型轻量化材料和连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轻量化金属材料如超高强度钢、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等在车身制造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在对这些轻量化金属材料进行连接时,采用传统的点焊工艺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如铝合金焊接过程氧化层会阻碍金属间的结合,易造成夹渣;铝合金导热系数和比热容较大,焊接过程易出现熔融;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局部过热,导致结构耐疲劳性能下降等。传统的机械连接如螺栓连接则需要有一定的装配空间,而传统的铆接则需要对待连接材料预先冲孔,工序复杂且不易实现自动化。
[0003]自冲铆接是一种新型冷变形成形工艺,不需要预先钻孔,而是依靠半中空铆钉与待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式多工位大喉深自冲铆接机C型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末端固定块(1)、导轨移动滑块(2)、起始端固定块(3)、六角头螺钉(4)、电机(5)、C型框架(6)、双向丝杠(7)、深沟球轴承(8)、凹模安装台(9)和凹模(10)。C型框架(6)上、下臂延伸,上臂上表面向下穿沉孔与通孔,均为非圆孔,形成沿上臂长度方向轨道,与导轨移动滑块配合安装,上臂一侧加工刻度标尺,便于确定滑块移动位置,并加工12个螺纹孔,与末端固定块(1)、起始端固定块(3)、电机(5)通过六角头螺钉(4)连接。导轨移动滑块(2)主体为L形,内侧加工有圆柱,并由上表面向下加工圆孔(通孔),与便携式自冲铆接机配合安装,外侧加工螺纹孔,与双向丝杠(7)配合安装。末端固定块(1)和起始端固定块(3)结构均为凸字形,末端固定块(1)加工螺纹孔,起始端固定块(3)内置深沟球轴承(8),与双向丝杠(7)配合。电机(5)安装在C型框架(6)一侧,提供动力。C型框架(6)下臂加工若干个通孔,与凹模安装台(9)配合,放置凹模(10)。首先将导轨移动滑块(2)放置在C型框架(6)上臂的导轨内,然后将双向丝杠(7)与起始端固定块(3)内置的深沟球轴承(8)配合安装,然后依次旋入电机(5)、导轨移动滑块(2)与末端固定块(1)的螺纹孔中,并将各部分通过六角头螺钉(4)安装固定在C型框架(6)上。在大尺寸板材连接前首先将便携式自冲铆接机安装在导轨移动滑块(2)的孔内锁紧,并在C型框架(6)下臂的系列模具安装台(9)孔内安装不同参数的凹模(10),然后将板材移动到相应位置。启动电机(5),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双向丝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超,黄志超,陈嘉伟,张玉宽,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