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轮蛙式运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017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轮蛙式运动车,属于蛙式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蛙式车较大速度行进中快速转弯,人体和把手会侧倾,蛙式车的车头、脚管连接处发生变形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车头和踏板,两块踏板的底部均固定设有一连接轴,两连接轴的前端转动设置在一踏板座上,车头通过一连接管与踏板座转动连接,车头与踏板座之间还设有减震块,踏板座朝向前轮的一侧设有安装座,减震块嵌设在该安装座内,连接管插入两减震块之间,连接套的两侧面分别压紧贴靠在两减震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车头整体会绕着踏板座上的中心轴转动,发生侧倾时,外管与减震块贴靠的两侧面会分别挤压两减震块,减震块发生形变后对侧倾产生的摆动进行缓冲。行缓冲。行缓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轮蛙式运动车


[0001]本技术属于蛙式车
,涉及一种三轮蛙式运动车。

技术介绍

[0002]蛙式运动车因骑乘时模样酷似青蛙游泳,所以叫蛙式车。蛙式车驱动力主要来源与两个后轮,其两个后轮设置为万向轮结构,运动时两脚分别站在两个踏板上,两腿重复做一开一合运动,两后轮交替呈现“内八”、“外八”形状,推动力便由此产生。运用左右滑动原理,利用双腿向外推力及内向内联合方式产生推力,可自然的运动到平时极少活动的缝匠肌。
[0003]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三轮蛙式运动车较大速度行进中快速转弯,人体和把手会侧倾,三轮蛙式运动车的车头、脚管连接处发生变形,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蛙式车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车头与踏板稳定连接且避免侧倾时车头与踏板连接处变形的蛙式车。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三轮蛙式运动车,包括车头和踏板,两块踏板的底部均固定设有一连接轴,两连接轴的前端转动设置在一踏板座上并通过齿轮相互啮合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头通过一连接管与踏板座转动连接,车头与踏板座之间还设有减震块,所述踏板座朝向前轮的一侧设有安装座,两安装座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减震块嵌设在该安装座内,所述连接管插入两减震块之间,连接套的两侧面分别压紧贴靠在对应两减震块上。
[0007]在上述的一种三轮蛙式运动车中,所述的连接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套设在内管的外部,所述内管的一端与车头焊接固定,其另一端与外管可拆卸连接,外管转动设置在踏板座上。通过内管和外管的设计,实现车头部分与踏板部分可拆卸连接。
[0008]在上述的一种三轮蛙式运动车中,所述的安装座朝向前轮的一侧设有一中心轴,外管上开有一通孔,所述中心轴穿过该通孔并与外管转动连接。
[0009]在上述的一种三轮蛙式运动车中,所述踏板座的截面形状为“U”型,踏板座的开口方向朝向后轮,所述踏板座包括前面板和平行的两侧板,两踏板转动设置在侧板上,上述安装座固定设置在前面板的外侧面上。
[0010]在上述的一种三轮蛙式运动车中,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用于放置减震块的腔室,减震块的形状与安装座的内腔形状相适配,两安装座的开口方向相对。
[0011]在上述的一种三轮蛙式运动车中,所述安装座的高度小于减震块的高度。保证外管与安装座之间留有足够减震块变形的空间。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车头整体会绕着踏板座上的中心轴转动,发生侧倾时,外管与减震块贴靠的两侧面会分别挤压两减震块,减震块发生形变后对侧倾产生的摆动进行缓冲,同时避免连接管与踏板座因侧倾而产生变形,提高蛙式运动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减震块的放大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减震块的另一角度的放大示意图。
[0017]图中,1、车头;2、踏板;3、减震块;4、踏板座;5、前轮;6、安装座;7、内管;8、外管;9、中心轴;10、后轮;11、前面板;12、侧板;13、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三轮蛙式运动车,包括车头1和踏板2,两块踏板2的底部均固定设有一连接轴13,两连接轴13的前端转动设置在一踏板座4上并通过齿轮相互啮合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头1通过一连接管与踏板座4转动连接,车头1与踏板座4之间还设有减震块3,所述踏板座4朝向前轮5的一侧设有安装座6,两安装座6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减震块3嵌设在该安装座6内,所述连接管插入两减震块3之间,连接套的两侧面分别压紧贴靠在对应两减震块3上。
[0020]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管包括内管7和外管8,外管8套设在内管7的外部,所述内管7的一端与车头1焊接固定,其另一端与外管8可拆卸连接,外管8转动设置在踏板座4上。通过内管7和外管8的设计,实现车头1部分与踏板2部分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安装座6朝向前轮5的一侧设有一中心轴9,外管8上开有一通孔,所述中心轴9穿过该通孔并与外管8转动连接。
[0021]踏板座4的截面形状为“U”型,踏板座4的开口方向朝向后轮10,所述踏板座4包括前面板11和平行的两侧板12,两踏板2转动设置在侧板12上,上述安装座6固定设置在前面板11的外侧面上。
[0022]安装座6上设有用于放置减震块3的腔室,减震块3的形状与安装座6的内腔形状相适配,两安装座6的开口方向相对。所述安装座6的高度小于减震块3的高度。保证外管8与安装座6之间留有足够减震块3变形的空间。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4]在过弯时,车头1和人体会发生侧倾,但是踏板2部分是相对底面水平不动的,如果车头1与踏板2是固定连接时,车头1与踏板2之间的连接处会发生变形。
[0025]本技术的车头1整体会绕着踏板座4上的中心轴9转动,发生侧倾时,外管8与减震块3贴靠的两侧面会分别挤压两减震块3,减震块3发生形变后对侧倾产生的摆动进行缓冲,同时避免连接管与踏板座4因侧倾而产生变形,提高蛙式运动车的使用寿命。
[0026]应该理解,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
……”
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
……”
,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

[0027]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轮蛙式运动车,包括车头(1)和踏板(2),两块踏板(2)的底部均固定设有一连接轴(13),两连接轴(13)的前端转动设置在一踏板座(4)上并通过齿轮相互啮合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头(1)通过一连接管与踏板座(4)转动连接,车头(1)与踏板座(4)之间还设有减震块(3),所述踏板座(4)朝向前轮(5)的一侧设有安装座(6),两安装座(6)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减震块(3)嵌设在该安装座(6)内,所述连接管插入两减震块(3)之间,连接套的两侧面分别压紧贴靠在对应两减震块(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轮蛙式运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包括内管(7)和外管(8),外管(8)套设在内管(7)的外部,所述内管(7)的一端与车头(1)焊接固定,其另一端与外管(8)可拆卸连接,外管(8)转动设置在踏板座(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康达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大宝健身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