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平机组用润滑油实时采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9372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平机组用润滑油实时采样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同轴设置有内壳体,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形成外腔,所述内壳体内设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设置有润滑油传感器,所述润滑油传感器用于采集润滑油的性能参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内外壳体的尺寸,通过设置多条可切换的润换油通路,简化了透平机组不同润滑油通路内润滑油的采样和实施数据采集作业,通过润滑油传感器实时采集润滑油的关键性能指标,解决了以往必须将润滑油样品送往外部检测机构的不便的问题,大大缩短油品检测周期,从而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值的广泛推广。值的广泛推广。值的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平机组用润滑油实时采样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平机组用润滑油实时采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润滑油站及润滑油传输管路广泛用于轴流压缩机、离心压缩机、多轴压缩机等透平机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单位需要定期对各个润滑油设备进行润滑油的检测,然后将采集的润滑油样本送到专业的润滑油检测分析机构进行检测分析。所以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由工作人员对现场每个润滑油站的润滑油管路进行部分拆解,然后用容器采集润滑油样品,采集完后再恢复原有的油管道,随后再将采集的润滑油样品送至专业的润滑油检测机构进行分析化验,但是由于现场机组通常是多台机组同时运行,而且每台机组润滑系统各自独立但又邻近布置,所以导致采集工作量大、操作复杂,存在现场施工安全风险和润滑油污染风险。从润滑油样本送外检测到最终拿到检测分析结果的周期较长,短则需要7天,长则需要1个月左右,而且目前的方法无法实现不同机组润滑油工作数据的动态采集,因此急需一种能够省事省力地实现润滑油实时采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与缺陷,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平机组用润滑油实时采样装置,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同轴设置有内壳体(2),所述外壳体(1)与内壳体(2)之间形成外腔(3),所述内壳体(2)内设有内腔(4),所述内腔(4)中设置有润滑油传感器(5),所述润滑油传感器(5)用于采集润滑油的性能参数;所述外壳体(1)包括外壳体顶板(11)和外壳体底板(12),所述内壳体(2)包括内壳体顶板(21)和内壳体底板(22),所述内壳体顶板(21)上表面中心位置处竖直设置有转轴(6),所述转轴(6)通过开设在外壳体顶板(11)上表面中心位置处的通孔穿出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顶板(11)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进油孔(111)和第二进油孔(112)、所述外壳体底板(12)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出油孔(121)和第二出油孔(122),所述内壳体顶板(21)上开设有第三进油孔(211),所述内壳体底板(22)上开设有第三出油孔(221);所述第一进油孔(111)、第三进油孔(211)、第三出油孔(221)和第一出油孔(121)连通构成第一润滑油通路,所述第二进油孔(112)、第三进油孔(211)、第三出油孔(221)和第二出油孔(122)连通构成第二润滑油通路;所述转轴(6)用于驱动内壳体(2)旋转实现第一润滑油通路和第二润换油通路的切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透平机组用润滑油实时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油孔(111)的中心点、第二进油孔(112)的中心点、第三进油孔(211)的中心点与转轴(6)中心线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出油孔(121)的中心点、第二出油孔(122)的中心点、第三出油孔(221)的中心点与转轴(6)中心线的距离相等。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透平机组用润滑油实时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上设置有可跟随转轴(6)旋转的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广辉王航郎博金颖胡明鹿守杭雷园屈运动惠静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