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加工中心用机头护罩钣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863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加工中心用机头护罩钣金结构,其包括安装于机头上方并罩住机头中电机的钣金护罩,钣金护罩包括护罩主体及倾斜安装于护罩主体上端的散热顶板,且散热顶板左侧高于右侧,散热顶板右侧弯折形成有阻流片,散热顶板前端右侧设有与阻流片对接的排油嘴,护罩主体上端设有安装槽,排油嘴卡设于安装槽,并伸出于安装槽外。散热顶板左侧高于右侧,以具有导向斜面,使散热顶板上积累的油沿导向斜面流动至散热顶板右侧的阻流片,并被阻流片阻挡后沿阻流片流到散热顶板前端右侧设置的排油嘴,并从排油嘴排出,以此防止散热顶板上积累的油滴到电机上,从而达到保护电机的目的,保证电机的工作质量及使用寿命。保证电机的工作质量及使用寿命。保证电机的工作质量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加工中心用机头护罩钣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加工中心
,特指一种智能加工中心用机头护罩钣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加工中心是从数控铣床发展而来的。与数控铣床的最大区别在于加工中心具有自动交换加工刀具的能力,通过在刀库上安装不同用途的刀具,可在一次装夹中通过自动换刀装置改变主轴上的加工刀具,实现多种加工功能。
[0003]加工中心是由机械设备与数控系统组成的适用于加工复杂零件的高效率自动化机床。数控加工中心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的综合加工能力较强,工件一次装夹后能完成较多的加工内容,加工精度较高,就中等加工难度的批量工件,其效率是普通设备的5~10倍,特别是它能完成许多普通设备不能完成的加工,对形状较复杂,精度要求高的单件加工或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更为适用。它把铣削、镗削、钻削、攻螺纹和切削螺纹等功能集中在一台设备上,使其具有多种工艺手段。加工中心按照主轴加工时的空间位置分类有:卧式和立式加工中心;按工艺用途分类有:镗铣加工中心,复合加工中心;按功能特殊分类有:单工作台、双工作台和多工作台加工中心。单轴、双轴、三轴及可换主轴箱的加工中心等。
[0004]为保护加工中心中机头的电机,都会在机头上方设置机头护罩,且机头护罩上设置有用于散热的百叶孔,但是由于机头护罩的顶板为水平设置,以致在长期使用后,该顶板上会积累污油,该污油约积越多后会从百叶孔流入,导致存在污油滴到电机上而影响电机工作和使用寿命的风险,对使用者造成较大的困扰。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加工中心用机头护罩钣金结构。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智能加工中心用机头护罩钣金结构包括安装于机头上方并罩住机头中电机的钣金护罩,所述钣金护罩包括有护罩主体以及安装于该护罩主体上端的散热顶板,其中,该散热顶板倾斜设置于护罩主体上端,且该散热顶板左侧高于右侧,该散热顶板右侧弯折形成有阻流片,该散热顶板前端右侧设置有与该阻流片对接的排油嘴,所述护罩主体上端设置有安装槽,该排油嘴卡设于该安装槽,并伸出于该安装槽外。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油嘴呈半方框状,其包括有成型于散热顶板前端右侧的底片、弯折成型于底片前侧的第一挡片以及焊接固定于该底片后侧的第二挡片,该底片与第一挡片及第二挡片之间形成有排油流道,该第一挡片还延伸至散热顶板前端。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顶板上冲压成型有多个百叶孔,该百叶孔的开口朝向阻流片。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护罩主体上端左内侧设置有高凸缘,该护罩主体上端左内侧设置有低凸缘,所述散热顶板左侧固定于该高凸缘上,该散热顶板右侧固定于该低凸缘上。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护罩主体包括有横截面呈半方框状的前罩板以及固定于该前罩板两侧的左罩板和右罩板,所述安装槽设置于右罩板上端;所述左罩板侧边成型有第一连接片,并通过第一连接片与前罩板固定连接;所述右罩板侧边成型有第二连接片,并通过第二连接片与前罩板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罩板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弯折成型有第一高凸缘和第一低凸缘;所述左罩板上端弯折成型有第二高凸缘,该第二高凸缘与第一高凸缘对接形成高凸缘;右罩板上端弯折成型有第二低凸缘,该第二低凸缘与第一低凸缘对接形成低凸缘。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散热顶板倾斜设置于护罩主体上端,且该散热顶板左侧高于右侧,以此具有导向斜面,使散热顶板上积累的油沿导向斜面流动至散热顶板右侧的阻流片,并被阻流片阻挡后沿阻流片流到散热顶板前端右侧设置的排油嘴,并从排油嘴排出,以此防止散热顶板上积累的油滴到电机上,从而达到保护电机的目的,保证电机的工作质量及使用寿命,且排油嘴卡设于该护罩主体上端的安装槽中,其可进一步保证装配结构的稳定性,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安装于智能加工中心后的立体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中散热顶板的立体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见图1

5所示,为一种智能加工中心用机头护罩钣金结构,其包括安装于机头10上方并罩住机头10中电机100的钣金护罩1,所述钣金护罩1包括有护罩主体11以及安装于该护罩主体11上端的散热顶板12,其中,该散热顶板12倾斜设置于护罩主体11上端,且该散热顶板12左侧高于右侧,该散热顶板12右侧弯折形成有阻流片121,该散热顶板12前端右侧设置有与该阻流片121对接的排油嘴122,所述护罩主体11上端设置有安装槽110,该排油嘴122卡设于该安装槽110,并伸出于该安装槽110外。本技术将散热顶板12倾斜设置于护罩主体11上端,且该散热顶板12左侧高于右侧,以此具有导向斜面,使散热顶板12上积累的油沿导向斜面流动至散热顶板12右侧的阻流片121,并被阻流片121阻挡后沿阻流片121流到散热顶板12前端右侧设置的排油嘴122,并从排油嘴122排出,以此防止散热顶板12上积
累的油滴到电机100上,从而达到保护电机的目的,保证电机的工作质量及使用寿命,且排油嘴122卡设于该护罩主体11上端的安装槽110中,其可进一步保证装配结构的稳定性,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使用寿命。
[0021]所述排油嘴122呈半方框状,其包括有成型于散热顶板12前端右侧的底片101、弯折成型于底片101前侧的第一挡片102以及焊接固定于该底片101后侧的第二挡片103,该排油嘴122结构简单,且制作简便,成本低。该底片101与第一挡片102及第二挡片103之间形成有排油流道,该第一挡片102还延伸至散热顶板12前端,以此可具有良好的挡油效果,使沿沿阻流片121流下的油全部流到排油流道内,以便排油。
[0022]所述散热顶板12上冲压成型有多个百叶孔123,该百叶孔123的开口朝向阻流片121,以此可有效防止存在游流入该百叶孔123的风险,可更好的保护电机。
[0023]所述护罩主体11上端左内侧设置有高凸缘114,该护罩主体11上端左内侧设置有低凸缘115,所述散热顶板12左侧固定于该高凸缘114上,该散热顶板12右侧固定于该低凸缘115上,以此实现散热顶板12倾斜设置。
[0024]所述护罩主体11包括有横截面呈半方框状的前罩板111以及固定于该前罩板111两侧的左罩板112和右罩板113,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加工中心用机头护罩钣金结构,其包括安装于机头(10)上方并罩住机头(10)中电机(100)的钣金护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护罩(1)包括有护罩主体(11)以及安装于该护罩主体(11)上端的散热顶板(12),其中,该散热顶板(12)倾斜设置于护罩主体(11)上端,且该散热顶板(12)左侧高于右侧,该散热顶板(12)右侧弯折形成有阻流片(121),该散热顶板(12)前端右侧设置有与该阻流片(121)对接的排油嘴(122),所述护罩主体(11)上端设置有安装槽(110),该排油嘴(122)卡设于该安装槽(110),并伸出于该安装槽(110)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加工中心用机头护罩钣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嘴(122)呈半方框状,其包括有成型于散热顶板(12)前端右侧的底片(101)、弯折成型于底片(101)前侧的第一挡片(102)以及焊接固定于该底片(101)后侧的第二挡片(103),该底片(101)与第一挡片(102)及第二挡片(103)之间形成有排油流道,该第一挡片(102)还延伸至散热顶板(12)前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加工中心用机头护罩钣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顶板(12)上冲压成型有多个百叶孔(123),该百叶孔(123)的开口朝向阻流片(121)。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福春韦梅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钜辉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