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加工中心的钣金机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859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加工中心的钣金机壳结构,其包括钣金机壳及安装于钣金机壳后端的电箱,电箱外侧设有外壳,外壳内安装有伺服驱动器,外壳上端侧面设有第一散热窗口,且外壳下端面设有第二散热窗口,伺服驱动器上端及下端分别置于第一散热窗口和第二散热窗口旁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于电箱外侧设有外壳,并将伺服驱动器安装于外壳中,且该外壳上端侧面和下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窗口和第二散热窗口,通过该第一散热窗口和第二散热窗口实现气流对流,可有效对伺服驱动器进行散热,保证产品使用寿命;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在电箱内安装热交换器,不仅可减小整个电箱的体积,还降低电箱内部的设计难度,并且可有效降低制作成本,以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加工中心的钣金机壳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加工中心
,特指一种智能加工中心的钣金机壳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加工中心是从数控铣床发展而来的。与数控铣床的最大区别在于加工中心具有自动交换加工刀具的能力,通过在刀库上安装不同用途的刀具,可在一次装夹中通过自动换刀装置改变主轴上的加工刀具,实现多种加工功能。
[0003]加工中心是由机械设备与数控系统组成的适用于加工复杂零件的高效率自动化机床。数控加工中心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的综合加工能力较强,工件一次装夹后能完成较多的加工内容,加工精度较高,就中等加工难度的批量工件,其效率是普通设备的5~10倍,特别是它能完成许多普通设备不能完成的加工,对形状较复杂,精度要求高的单件加工或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更为适用。它把铣削、镗削、钻削、攻螺纹和切削螺纹等功能集中在一台设备上,使其具有多种工艺手段。加工中心按照主轴加工时的空间位置分类有:卧式和立式加工中心;按工艺用途分类有:镗铣加工中心,复合加工中心;按功能特殊分类有:单工作台、双工作台和多工作台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加工中心的钣金机壳结构,其包括钣金机壳(10)以及安装于该钣金机壳(10)后端的电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箱(4)外侧设置有外壳(5),该外壳(5)内安装有伺服驱动器(6),该外壳(5)上端侧面设置有第一散热窗口(51),且该外壳(5)下端面设置有第二散热窗口(52),该伺服驱动器(6)上端及下端分别置于该第一散热窗口(51)和第二散热窗口(52)旁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加工中心的钣金机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于第一散热窗口(51)外围设置有呈半方框状的第一滑轨(53),该第一滑轨(53)与外壳(5)上端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一夹槽,该第一夹槽内插装有可抽出的第一护板,通过该第一护板挡住第一散热窗口(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加工中心的钣金机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于第二散热窗口(52)外围设置有呈半方框状的第二滑轨(54),该第二滑轨(54)与外壳(5)下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二夹槽,该第二夹槽内插装有可抽出的第二护板,通过该第二护板挡住第二散热窗口(5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加工中心的钣金机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箱(4)后端设置有出线口以及罩在该出线口上端的罩体(41),且该罩体(41)的开口朝下,该罩体(41)上端面设置为斜面。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加工中心的钣金机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箱(4)下端设置有若干凹位(42),该电箱(4)的接头显露于该凹位(42)内。6.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加工中心的钣金机壳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于钣金机壳(10)中的门框(101)及以可滑动方式安装于门框(101)上并可相对门框(101)锁定的钣金前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福春韦梅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钜辉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