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用金属平板产生局部厚质感的印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837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包装用金属平板印刷技术领域,针对包装用金属平板目前的印刷工艺较难带来厚质触感的问题,提供一种包装用金属平板产生局部厚质感的印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金属平板表面底涂后固化形成底涂层,再印刷图文油墨后固化形成油墨层,再涂布亮光油后固化形成亮光油层;(2)在亮光油层表面需产生厚质感的部位采用平版胶印法印刷光油,固化干燥形成外光油层;(3)在外光油层的表面丝网印刷厚膜光油,然后固化干燥形成厚膜光油层,能够实现金属平板印刷版面同时具有平面手感和局部凹凸手感;厚膜光油层和底部的图文油墨层重合呼应,局部图文边缘清晰,具有凹凸的厚质感。具有凹凸的厚质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用金属平板产生局部厚质感的印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用金属平板印刷
,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用金属平板产生局部厚质感的印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平版胶印工艺是目前包装用金属平板采用的最广泛的印刷工艺:在金属平板表面先采用胶辊滚涂形成底涂,然后采用平版胶印方法印刷图文,再利用圆筒式橡胶滚筒或聚氨酯滚筒在经过印刷图文的金属平板表面以滚涂的方式涂布亮光油层进行上盖,利用上光工序实现对印刷品表面的保护及个性化外观效果。但是现有的这种平版胶印工艺无法带来金属平板印刷图文的厚质感,这主要是因为平版胶印图文以及亮光油层均为平面效果,无法实现特定区域边界规则的凸起的厚质感及视觉效果的印刷效果,形式较为单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0003]中国专利ZL2010296386.7,专利技术名称“金属平板的混合印刷方法”公开了一种采用金属油性油墨和紫外线固化油墨在金属平板比如马口铁、铝片等上面印刷的方法,首先在金属平板上底涂,然后利用金属性油墨印刷图文,再印刷紫外线固化油墨,然后涂布亮光油层。通过金属性油墨和紫外线固化油墨配合使用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同时节约材料。但该制备工艺实际上仍然是传统的底涂

平版胶印

亮光方法,无法实现金属平板局部的厚质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包装用金属平板目前的印刷工艺较难带来厚质触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用金属平板产生局部厚质感的印刷方法,可以实现包装用金属平板印刷特定部位的局部厚质感。/>[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包装用金属平板产生局部厚质感的印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金属平板表面底涂后固化形成底涂层,再印刷图文油墨后固化形成油墨层,再涂布亮光油后固化形成亮光油层;(2)在亮光油层表面需产生厚质感的部位采用平版胶印法印刷光油,固化干燥形成外光油层;(3)在外光油层的表面丝网印刷厚膜光油,然后固化干燥形成厚膜光油层。
[0006]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平版的个性化主要表现为颜色夸张、色版繁多等,并利用亮光效果来增加个性化效果表达,很少考虑到将局部图文凸起形成三维效果,从而带来触觉和视觉上的厚质感的体验。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从成本上考虑,另一方面则是现有技术很难做到产生这种厚质感。因为目前的印刷工艺中,平版胶印图文的墨层厚度较薄,从工艺及成本考虑无法通过油墨堆积实现局部明显的凹凸手感;而胶辊滚涂实现的是整版涂布,无法通过胶辊滚涂方法实现局部规则图案区域的涂层堆积;再者丝网印刷虽然可以实现比平版胶印更厚的墨层堆积,但金属平板印刷根据产品需求使用的表面光油种类较多且
表面特性差异较大,会导致丝印厚膜光油在其上面的附着力不稳定且接触边缘容易出现锯齿收缩,在后道加工环节中丝印厚膜光油容易脱落;同时受限于金属平版表面光滑细腻,这种操作带来的印刷效果差。为了带来局部图文的明显的凹凸手感,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在现有金属平版印刷工艺基础上另辟蹊径,打破直接利用平板胶印图文油墨堆叠产生厚质感的思路,在亮光油层的表面需产生厚质感的局部专门制作印版,利用平板胶印形成外光油层,然后利用丝网印刷堆叠油墨层得到厚膜光油层,这样将局部平板胶印和丝网印刷相结合从而实现局部图文凸起,产生三维效果,带来凹凸手感,同时保证了丝网印刷的厚膜光油层对金属平板良好的粘结性,避免厚膜光油层边缘出现锯齿收缩。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步骤(1)中亮光油层涂布的亮光油为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固含量为30~50wt%,施工干膜重量为5~8g/

,烘烤至金属平板温度150~180℃保持10~12分钟固化。亮光油层主要起到平版胶印图文的保护作用,外观效果可以是亮光、珠光、哑光等,使产品具有良好的版面效果和耐加工性。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步骤(2)中所用光油的主要成分为聚酯丙烯酸脂、UV光引发剂、颜料和助剂,固含量90~100wt%,其中聚酯丙烯酸脂50~70wt%,UV光引发剂8~10wt%,颜料18~25wt%,助剂2~5wt%。该外光油层选择LED

UV半哑光油更为适宜,能够与厚膜光油层形成明显的差异,增强厚质感,印刷墨量控制在0.3CC~0.6CC之间。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步骤(2)中固化为LED

UV光照固化,光源强度≥8W/cm2,印刷面吸收能量值≥300mj/cm2。对于保证亮光油层和外光油层、厚膜光油层之间的粘结力有重要影响。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步骤(2)中固化为LED

UV光照固化,光源强度≥8W/cm2,印刷面吸收能量值≥300mj/cm2。便于外光油层快速固化,且为产品表面的亮光油层、外光油层以及厚膜光油层之间形成良好的层间结合力,各层间附着力≥II级,保留了产品表面原保护光油的基本特性及外观效果。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步骤(2)中平版胶印所用的印版为将需产生厚质感的部位通过AI文件制作图文边缘尺寸外扩的局部图文放大印版。可以使局部丝印厚膜光油层的图文形状及尺寸与金属板表面对应位置的胶印彩色印刷图文形状及尺寸一致,使局部凹凸效果更加清晰。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图文边缘外扩尺寸不低于油墨层图文、外光油层、厚膜光油层的叠印误差。便于增加丝印厚膜光油层在产品表面的附着力,防止后道加工环节厚膜光油层开裂及脱落,保证局部图文部分边界清晰。一般叠印误差控制为≤0.2mm,所以图文边缘外扩尺寸≥0.2mm。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厚膜光油层所用光油主要成分为聚酯树脂或丙烯酸酯树脂,以及光引发剂,固含量为90~100wt%,UV光引发剂含量5~10wt%。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厚膜光油为UV光油,UV光油的固化速度快,可提高印刷效率,同时该丝印厚膜光油表面还可根据需要做烫金、镭射等特殊处理。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使用目数为70根/英寸~150根/英寸的厚膜丝网版印刷。丝网目数影响厚膜光油层的厚度,固化后能形成局部凸起手感且与外光油层间具有良好的结合力为主。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实现厚膜光油层厚度至少达到30μm,以呈现明显的凹凸感,当然厚膜光油层的厚度并非越高越好,上限高度应低于500μm。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亮光油层、外光油层和厚膜光油层的表面硬度≥2H铅笔的硬度。保证三者的粘结力和强度,避免后续加工中带来的厚质感受损。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包装用金属平版表面产生局部厚质感的方法,能够实现金属平板印刷版面同时具有平面手感和局部凹凸手感;厚膜光油层和底部的图文油墨层重合呼应,局部图文边缘清晰,具有凹凸的厚质感;根据产品特点使用原有底涂和保护光油,保持金属包装产品底材的质量基础和外观风格;兼容了传统金属包装平版胶印和丝网漏印工艺,底层保护光油层和丝印厚膜光油层间实现良好承接,同时满足后道基础加工的要求;胶印外油层和丝印厚膜光油层分别采用LED...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用金属平板产生局部厚质感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金属平板表面底涂后固化形成底涂层,再印刷图文油墨后固化形成油墨层,再涂布亮光油后固化形成亮光油层;(2)在亮光油层表面需产生厚质感的部位采用平版胶印法印刷光油,固化干燥形成外光油层;(3)在外光油层的表面丝网印刷厚膜光油,然后固化干燥形成厚膜光油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用金属平板产生局部厚质感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亮光油层涂布的亮光油为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固含量为30~50wt%,施工干膜重量为5~8g/

,烘烤至金属平板温度150~180℃保持10~12分钟固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用金属平板产生局部厚质感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用光油的主要成分为聚酯丙烯酸脂、UV光引发剂、颜料和助剂,固含量90~100wt%,其中聚酯丙烯酸脂50~70wt%,UV光引发剂8~10wt%,颜料18~25wt%,助剂2~5wt%。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用金属平板产生局部厚质感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外光油层的表面张力为36~42dyn/cm。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康周必榜潘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粮美特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