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子后视镜行车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832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子后视镜行车记录仪,包括控制器,和控制器连接的摄像机构,所述摄像机构至少有三个,分别设置于车体的后方和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整齐美观,外漏在车内的部分仅为显示器和按键,显示屏及按键设置于控制器上,较现有的行车记录仪放置于挡风玻璃前离人体更近,更易于操控,多个摄像头实现多角度画面输入,为行车安全提供了多一道保障,避免在开车途中过于分神;当司机不方便操作时,车内的其他人员可以通过遥控器远距离操作控制以保证开车安全。离操作控制以保证开车安全。离操作控制以保证开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电子后视镜行车记录仪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驾驶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子后视镜行车记录仪。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记录仪问世以来,越来越多的司机在自己的爱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一可以避免自己被碰瓷,二可以在事故发生时能够为快速处理提供最直接的证据。目前大部分的行车记录仪与汽车本身分离,行车记录仪的各种按钮和开关均设置在显示器的外边框上,驾驶人员在开车的同时,并不方便操作该行车记录仪,这就给行车记录仪的使用带来了诸多的不便,若在行车途中去伸手打开行车记录仪,不仅影响开车注意力而且影响对车辆的操控,甚至会导致严重后果,另外,由于行车记录仪需要放置于汽车挡风玻璃前方,若屏幕过大,会阻挡前方物体,因此限定了其屏幕较小,不利于看清楚屏幕画面。
[0003]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与汽车后视镜结合为一体式的操控方便的行车记录仪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电子后视镜行车记录仪。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控制器,和控制器连接的摄像机构,所述摄像机构至少有三个,分别设置于车体的后方和两侧,所述摄像机构包括摄像头、保护壳、聚焦片、旋转电机、安装支架,所述摄像头设置于保护壳中,在所述保护壳的前端设置有聚焦片、保护镜片,聚焦片提升拍摄画面的清晰度和质量,所述保护壳的底部通过旋转轴设置于安装支架中,在保护壳的顶部则连接旋转电机,且所述旋转电机设置于安装支架顶部,旋转电机驱动保护壳旋转。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0007]1)、本技术设计整齐美观,外漏在车内的部分仅为显示器和按键,显示屏及按键设置于控制器上,较现有的行车记录仪放置于挡风玻璃前离人体更近,更易于操控,避免在开车途中过于分神;当司机不方便操作时,车内的其他人员可以通过遥控器远距离操作控制;
[0008]2)、多个摄像头实现多角度画面输入,为行车安全提供了多一道保障,目前由于车辆突然启动已经酿成多起事故,本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车辆启动事故的发生;报警器的布置是当车子启动前,车主按键开启摄像头,若发现车底或车后方有活动则会将信号传给处理器,处理器启动报警器发出声音,提醒车主的同时还可以吓跑车底或车后方的活物,以保证开车安全;
[0009]3)、SD卡记录与回放功能,可以避免碰瓷事件扯不清的状态,同时在事故发生时能够为快速处理提供最直接的证据。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中摄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图2中A

A向的截面图;
[0013]图中标号:1~控制器,2~摄像头,3~保护壳,4~聚焦片,5~保护镜片,6~旋转电机,7~安装支架,8~清洗机构,9~清洗刷,10~刷子驱动,11~水雾喷头,12~抗震缓冲层,13~车体,14~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5]如图1所示的多功能电子后视镜行车记录仪,包括控制器1,和控制器1连接的摄像机构,所述摄像机构至少有三个,分别设置于车体13的后方和两侧,所述摄像机构包括摄像头2、保护壳3、聚焦片4、旋转电机6、安装支架7,所述摄像头2设置于保护壳3中,在所述保护壳3的前端设置有聚焦片4、保护镜片5,聚焦片4提升拍摄画面的清晰度和质量,所述保护壳3的底部通过旋转轴14设置于安装支架7中,在保护壳3 的顶部则连接旋转电机6,且所述旋转电机6设置于安装支架7顶部,旋转电机6驱动保护壳3旋转。
[0016]所述的安装支架7设置呈水平横置的“U”形结构,方便保护壳3水平旋转调整拍摄角度。
[0017]所述的保护壳3为圆柱状结构,且保护壳3的前端设置有开合保护壳 3的盖体,所述盖体与保护壳3螺纹连接,所述保护镜片5则设置于盖体上。
[0018]所述的保护壳3前端的安装支架7顶部设置有清洗机构8,所述清洗机构8包括清洗刷9、刷子驱动10和水雾喷头11,所述清洗刷9、水雾喷头11依次设置于安装支架7顶部,且清洗刷9垂直于保护壳3,水雾喷头 11与保护壳3的保护镜片5平行设置,水雾喷头11连接水箱,所述刷子驱动10设置于清洗刷9顶部。
[0019]所述的刷子驱动10为气缸或液压缸。
[0020]所述的保护壳3内部设置有抗震缓冲层12,所述抗震缓冲层12为泡沫材料。
[0021]所述的控制器1为具有显示屏、警报器和键盘的单片机或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所述控制器1设置于方向盘任一侧的车体13上。
[0022]所述控制器1中设置有SD卡。
[0023]所述的车体13的底盘上还设置有摄像机构,拍摄车底景象,查看车况。
[0024]所述的聚焦片4为凸透镜片。
[0025]本技术的工作方式:在工作时,各个摄像头2拍摄的画面实时传输到控制器1,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驾驶员通过控制器1上的键盘启动旋转电机6带动摄像头2旋转,调整拍摄角度和方向;当保护壳3上的保护镜片5被泥沙遮挡住后,启动水雾喷头11喷水清洗,再由刷子驱动10带动清洗刷9向下运动洗刷保护镜片5,保证保护镜片5不被泥沙遮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电子后视镜行车记录仪,包括控制器(1),和控制器(1)连接的摄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构至少有三个,分别设置于车体(13)的后方和两侧,所述摄像机构包括摄像头(2)、保护壳(3)、聚焦片(4)、旋转电机(6)、安装支架(7),所述摄像头(2)设置于保护壳(3)中,在所述保护壳(3)的前端设置有聚焦片(4)、保护镜片(5),所述保护壳(3)的底部通过旋转轴(14)设置于安装支架(7)中,在保护壳(3)的顶部则连接旋转电机(6),且所述旋转电机(6)设置于安装支架(7)顶部,旋转电机(6)驱动保护壳(3)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子后视镜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支架(7)设置呈水平横置的“U”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子后视镜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壳(3)为圆柱状结构,且保护壳(3)的前端设置有开合保护壳(3)的盖体,所述盖体与保护壳(3)螺纹连接,所述保护镜片(5)则设置于盖体上。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春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星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