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挖路堑回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639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超挖路堑回填结构,主要包括预制天沟、腰台、腰台排水沟、注浆锚杆、钢筋网片、桩台、抗滑桩、路面边沟、凸型梁、预制砼盖板、框格梁、砼空心砖、注浆管、锚盖、框格梁主筋、混凝土封层等,超挖路堑回填结构在超挖路堑顶设置预制天沟,腰台内侧设置腰台排水沟,边坡底部沿路面纵向设置多个抗滑桩,超挖路堑上边坡浇筑凸型梁,凸型梁围成的方形框内铺设预制砼盖板进行封闭,超挖路堑下边坡铺设钢筋网片,打设注浆锚杆进行固定,锚头与框格梁钢筋笼进行绑定,框格梁围成的方形格内放置砼空心砖,种植草本植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超挖路堑回填结构排水性好,边坡稳定性强,受水流冲刷作用小,施工速度快,具有较好的经济技术效益。益。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挖路堑回填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超挖路堑回填结构,主要应用于工期紧、雨水量较大、边坡土质较差、易发生坍塌的超挖路堑施工中。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公路建设的重点逐步向多山、多丘岭的地区转移,所带来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日益突出。如因路堑边坡失稳造成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不仅给沿线农田、基础设施、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而且为后期的路堑边坡整治留下巨大隐患,并将直接导致边坡防治费用的大幅度提高。
[0003]当工程处于南方雨水较多的山区时,路堑施工往往面临如下问题:1)雨水较多,边坡排水不足,给施工作业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施工工期;2)边坡中软弱、风化的岩层长年受雨水淋浸,边坡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3)施工完成后,在后期使用过程中,边坡跟部受水流影响大,边坡稳定性差。
[0004]针对上述问题,亟待专利技术一种简单有效的超挖路堑回填结构,提高边坡排水效率,增强边坡的稳定性,防止边坡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保证后期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申请提供超挖路堑回填结构,用以解决边坡稳定性差,排水效率低等问题,防止边坡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保证后期正常使用。
[0006]本申请提供超挖路堑回填结构,包括原状土、预制天沟、堑顶、腰台、腰台排水沟、注浆锚杆、钢筋网片、桩台、路面、凸型梁和预制砼盖板,所述路面两侧分设有桩台,桩台上设有抗滑桩,路面与桩台之间设有路面边沟,所述腰台位于桩台上方,堑顶位于腰台上方并与原状土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堑顶按设计尺寸在原状土上设置预制天沟,腰台内侧设置腰台排水沟,所述凸型梁浇筑于超挖路堑上边坡上,预制砼盖板布设在凸型梁在超挖路堑上边坡处围成的区域内,所述钢筋网片和框格梁铺设于超挖路堑下边坡上,且钢筋网片通过注浆锚杆进行固定。
[0007]优选的,所述超挖路堑上边坡为堑顶与腰台之间的坡道,超挖路堑下边坡为腰台与桩台之间的坡道。
[0008]优选的,所述腰台排水沟为现浇结构,纵向排水坡度为2%,预制天沟纵向排水坡度为1.5%。
[0009]优选的,所述桩台设置于超挖路堑下边坡底部,且其沿路面纵向呈条形布置,抗滑桩设有多个,且多个抗滑桩按设计的尺寸及间距设置在桩台中。
[0010]优选的,所述路面边沟开挖设置在桩台跟部,且路面边沟采用现浇结构,路面边沟布置在路面两侧,纵向排水坡度为5%。
[0011]优选的,所述凸型梁为“凸”型结构,凸型梁将超挖路堑上边坡围成多个方形框,预
制砼盖板放置在方形框中对超挖路堑上边坡进行全封闭,并在预制砼盖板上设有吊环。
[0012]优选的,所述注浆锚杆包括水泥砂浆、注浆管、锚盖和锚头,所述注浆管插入至超挖路堑下边坡注浆孔内注射水泥砂浆进行锚固,锚盖压住钢筋网片并通过扎丝绑扎固定,所述锚头与框格梁主筋、框格梁箍梁绑扎固定,框格梁混凝土覆盖在锚头、框格梁主筋和框格梁箍梁上进行全封闭,即通过梁混凝土将梁内所有的钢筋全部包在里面,以防腐蚀。
[0013]优选的,所述框格梁将超挖路堑下边坡围成多个方形框格,方形框格内钢筋网片上浇筑有一层厚50cm的细石混凝土封层,所述混凝土封层上部整齐码放有砼空心砖,并在空心砖内种有植草本植物。
[0014]优选的,所述堑顶、腰台、桩台的所有裸露表面上均浇筑有一层厚50cm的细石混凝土进行封闭。
[0015]相较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在堑顶、腰台、路面侧设置多层排水沟,可以有效的将边坡雨水及时排出,雨水对施工工期影响小。
[0017](2)本技术在超挖路堑上边坡采用凸型梁与预制砼盖板组合结构进行封闭,施工速度快,雨水对路堑上边坡冲刷作用小。
[0018](3)本技术在超挖路堑下边坡上打设注浆锚杆进行加固边坡,并铺设钢筋网片加强边坡整体性,框格梁内码放砼空心砖种植草本植物,可有效的提高边坡抵抗崩塌、滑坡的作用力。
[0019](4)本技术设置桩台及抗滑桩,可有效的防止边坡发生侧移,加强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超挖路堑回填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上);
[0022]图2是本技术超挖路堑回填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下);
[0023]图3是图1中超挖路堑上边坡凸型梁与预制砼盖板组合A部结构放大图;
[0024]图4是图1中超挖路堑上边坡凸型梁与预制砼盖板组合A部平面放大图;
[0025]图5是图1中超挖路堑下边坡注浆锚杆与钢筋网片及框格梁连接B部剖面图;
[0026]图6是图2中超挖路堑下边坡方形框格内砼空心砖码放结构C部剖面图;
[0027]其中:1

原状土;2

预制天沟;3

堑顶;4

腰台;5

腰台排水沟;6

注浆锚杆;7

钢筋网片;8

桩台;9

抗滑桩;10

路面边沟;11

路面;12

凸型梁;13

预制砼盖板;14

框格梁;15

砼空心砖;16

草本植物;17

吊环;18

水泥砂浆;19

注浆管;20

锚盖;21

锚头;22

框格梁主筋;23

框格梁箍梁;24

混凝土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中的实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9]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
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气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超挖路堑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原状土(1)、预制天沟(2)、堑顶(3)、腰台(4)、腰台排水沟(5)、注浆锚杆(6)、钢筋网片(7)、桩台(8)、路面(11)、凸型梁(12)和预制砼盖板(13),所述路面(11)两侧分设有桩台(8),桩台(8)上设有抗滑桩(9),路面(11)与桩台(8)之间设有路面边沟(10),所述腰台(4)位于桩台(8)上方,堑顶(3)位于腰台(4)上方并与原状土(1)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堑顶(3)在原状土(1)上设置预制天沟(2),腰台(4)内侧设置腰台排水沟(5),所述凸型梁(12)浇筑于超挖路堑上边坡上,预制砼盖板(13)布设在凸型梁(12)在超挖路堑上边坡处围成的区域内,所述钢筋网片(7)和框格梁(14)铺设于超挖路堑下边坡上,且钢筋网片(7)通过注浆锚杆(6)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挖路堑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挖路堑上边坡为堑顶(3)与腰台(4)之间的坡道,超挖路堑下边坡为腰台(4)与桩台(8)之间的坡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挖路堑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台排水沟(5)为现浇结构,纵向排水坡度为2%,预制天沟(2)纵向排水坡度为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挖路堑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台(8)设置于超挖路堑下边坡底部,且其沿路面(11)纵向呈条形布置,抗滑桩(9)设有多个,且多个抗滑桩(9)按设计的尺寸及间距设置在桩台(8)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挖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斌王栋谭秀娟陈亮程双喜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