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高温弯曲疲劳原位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591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温弯曲疲劳原位测试装置,该装置由电磁谐振加载模块、液压加载模块、高温加载模块、原位监测模块、试样夹持装置组成。其中,电磁谐振加载模块能够实现对被测试样高频弯曲疲劳加载;液压加载模块能够实现对被测试样低频弯曲疲劳加载;高温加载模块能够实现对被测试样高温及变温环境加载;原位监测模块能够监测试样裂纹萌生、扩展的特征和机理;试样夹持装置可实现对不同尺寸、不同形状被测试样的牢固夹持与精确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高温弯曲疲劳性能的高分辨率原位测试,为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材料弯曲疲劳性能测试、服役安全性保障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技术手段。行性技术手段。行性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温弯曲疲劳原位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精密科学仪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温弯曲疲劳原位测试装置。本技术基于电液伺服驱动技术、电磁谐振驱动技术、辐射式电阻体间接加热技术,实现对被测试样高温弯曲疲劳加载以及静动态机械载荷复合加载。并集成表面变形损伤测量组件、微观组织结构测量组件,实现对被测试样微观力学行为、变形损伤模式与性能演化规律的并行精准原位测量。本技术结合原位测试仪器,提出了一种高温弯曲疲劳原位测试装置,可用于材料高温疲劳、弯曲疲劳以及高温弯曲疲劳测试;本技术为一种功能集中型疲劳试验机,能够代替传统功能单一型疲劳试压机。

技术介绍

[0002]金属疲劳断裂现象最早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人们视野,随着蒸汽机车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大量涌现,一系列疲劳断裂事故也随之发生。19世纪出现了更多的重型卡车、汽车、轮船等大型机械,伴随而来的还有受循环载荷作用的关键部件的断裂失效;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投入战争的大规模船舰在冷水中发生了严重的开裂事故,这迫使当时的人们真正认识并了解金属疲劳断裂现象。
[0003]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关键结构材料疲劳失效酿成的悲剧屡见不鲜。 1998年德国高铁事故至今仍是世界抹不去的伤痛,这场造成101人死亡、88人重伤、106 人轻伤的史上最惨烈高铁悲剧起因是车轮轮毂疲劳断裂;国防工事上较为引人注目的是美军 F

15C鹰式战斗机凌空解体,起因是持续性的高强度飞行活动使结构出现疲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上述关键领域中核心零部件的服役工况愈发恶劣。因此,建立有效而可靠的疲劳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保障材料服役安全性成为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弯曲疲劳原位测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满足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核工业等众多关键领域材料的测试需求。测试装置由电磁谐振加载模块、液压加载模块、高温加载模块、原位监测模块、试样夹持装置组成。其中,电磁谐振加载模块能够实现对被测材料试样100~4000Hz的高频弯曲疲劳加载;液压加载模块能够实现对被测材料试样0.01~100Hz、0~10kN的低频弯曲疲劳加载;高温加载模块能够实现对被测材料试样RT~1100℃的高温及变温环境加载;原位监测模块能够监测试样裂纹萌生、扩展的特征和机理;试样夹持装置可实现对不同尺寸、不同形状被测材料试样的牢固夹持与精确定位。本技术可用于材料高温低周、高周以及超高周弯曲疲劳性能的高分辨率原位测试,高度模块化、功能多样、试验频率范围广,为汽车制造、核工业等领域材料弯曲疲劳性能测试、服役安全性保障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技术手段。
[0005]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高温弯曲疲劳原位测试装置,包括电磁谐振加载模块1、高温加载模块2、原位监测模块3、液压加载模块4、试样夹持装置5,所述电磁谐振加载模块1与底座10303刚性连接,整
体固定在底座10303上,实现对被测试样的疲劳加载;高温加载模块2与平台10301刚性连接,整体固定在平台10301上,设置在砝码10205的正下方,实现对被测试样的高温加载;原位监测模块3与平台10301刚性连接,设置在高温加载模块2的观测孔208旁边,实现在疲劳试验中观察记录被测试样表面萌生裂纹的过程;液压加载模块4通过连接板一407与平台10301刚性连接,实现对被测试样的低频加载、静态弯曲预加载;试样夹持装置5包含三点弯曲试样夹持装置501及悬臂弯曲试样夹持装置502;三点弯曲试样夹持装置501整体固定在高温加载模块2内,实现对三点弯曲试样50110的定位夹紧;悬臂弯曲试样夹持装置 502整体固定在高温加载模块2内,实现对悬臂弯曲试样50204的定位夹紧。
[0007]所述的电磁谐振加载模块1是:升降机构101设置在支撑框架103内,与高频加载子模块102刚性连接,实现高频加载子模块102在一定范围内沿竖直方向的上升和下降;高频加载子模块102设置在试样夹持装置5的上方,实现对被测试样的高频疲劳加载,根据实际测试需要还可施加静态弯曲预载荷;支撑框架103用于实现对各个零部件的牢固支撑与精确定位。
[0008]所述的升降机构101动力源为三相异步电动机10104,通过联轴器将运动传到二级减速器10105,再传到另一阶梯轴,带动蜗轮蜗杆升降机10101中的蜗轮转动,使蜗杆产生竖直方向的位移;蜗杆顶端圆盘通过螺钉与立柱10103下端圆盘刚性连接,从而带动与立柱10103 刚性连接的横梁10202上下移动,实现高频加载子模块102在一定范围内沿竖直方向的上升与下降,进而实现对被测试样不同应力比下的高周疲劳加载。
[0009]所述的高温加载模块2是:炉壳204上下各有外部导向凸台205,耐火层207上下各设有内部导向凸台209,以引导电磁弯曲压杆10207、液压弯曲压杆411伸入高温加载模块2 内对被测试样进行力的加载,侧壁有观测孔208,观测被测试样在实验过程中的变化。保温层206的上下设有导向通孔,使电磁弯曲压杆10207、液压弯曲压杆411通过。
[0010]所述的三点弯曲试样夹持装置501通过三点弯曲底板50103与高温加载模块2的耐火层207刚性连接,整体固定在耐火层207上;悬臂弯曲试样夹持装置502具有与三点弯曲底板50103相同尺寸结构的悬臂弯曲底板50206,可互相替换使用。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为一种高温弯曲疲劳原位测试装置,用于材料的高温疲劳、弯曲疲劳、高温弯曲疲劳测试,功能集中。
[0013](2)本技术具有两种加载装置,可实现0.01~100Hz、10KN的低频弯曲疲劳加载和100~4000Hz的高频弯曲疲劳加载。
[0014](3)本技术具有两种试样夹持装置,能够实现静态三点弯曲测试和悬臂弯曲测试。
[0015](4)本技术具有高温加载装置,能够实现对被测材料试样RT~1100℃的高温及变温环境加载。
[0016](5)本技术具有原位测试装置,能够使用高速相机、显微镜原位监测试样裂纹萌生、扩展的特征和机理。
[0017](6)本技术为一种功能集中型疲劳试验机,能够代替传统功能单一型疲劳试压机。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电磁谐振加载模块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电磁谐振加载模块升降机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电磁谐振加载模块高频加载子模块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电磁谐振加载模块支撑框架轴测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弯曲疲劳原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谐振加载模块(1)、高温加载模块(2)、原位监测模块(3)、液压加载模块(4)、试样夹持装置(5),所述电磁谐振加载模块(1)与底座(10303)刚性连接,实现对被测试样的疲劳加载;高温加载模块(2)整体固定在平台(10301)上,设置在砝码(10205)的正下方,实现对被测试样的高温加载;原位监测模块(3)与平台(10301)刚性连接,设置在高温加载模块(2)的观测孔(208)旁边,记录被测试样表面萌生裂纹的过程;液压加载模块(4)通过连接板一(407)与平台(10301)刚性连接,实现对被测试样的低频加载、静态弯曲预加载;试样夹持装置(5)包含三点弯曲试样夹持装置(501)及悬臂弯曲试样夹持装置(502);三点弯曲试样夹持装置(501)整体固定在高温加载模块(2)内,实现对三点弯曲试样(50110)的定位夹紧;悬臂弯曲试样夹持装置(502)整体固定在高温加载模块(2)内,实现对悬臂弯曲试样(50204)的定位夹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弯曲疲劳原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谐振加载模块(1)是:升降机构(101)设置在支撑框架(103)内,与高频加载子模块(102)刚性连接,实现高频加载子模块(102)沿竖直方向的上升和下降;高频加载子模块(102)设置在试样夹持装置(5)的上方,实现对被测试样的高频疲劳加载,或者施加静态弯曲预载荷。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宏伟王可心张世忠王洋赵久成李霄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