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煤矿井下的压缩氧自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572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煤矿井下的压缩氧自救器,属于煤炭综采防护设备技术领域;解决目前应用于煤矿井下的压缩氧自救器氧气供应效率较低的问题;包括自救器本体和上盖,自救器本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氧气瓶,在氧气瓶的出气管路上通过管路依次设置有减压器、定量供气阀、手动供气阀,手动供气阀通过管路连接有气囊,气囊设置有排气阀以及在出气口处设置有呼吸阀,呼吸阀与氧气软管相连通,在氧气软管远离呼吸阀的一端连接有呼吸罩,所述氧气软管插接于呼吸罩的进气管内部,所述进气管在远离呼吸罩橡胶圈的一端设置有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煤矿井下的压缩氧自救器


[0001]本技术属于煤炭综采防护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煤矿井下的压缩氧自救器。

技术介绍

[0002]压缩氧自救器,又叫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是以高压压缩氧气作为氧气源的可重复使用的自救逃生器材,主要在煤矿或普通大气压的作业环境中发生有毒有害气体突出及缺氧窒息性灾害时使用。
[0003]在煤矿井下发生火灾时,不仅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井下的氧气浓度大大降低,同时火灾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这些烟雾不仅会遮挡逃生人员的视线,还会对逃生人员的面部造成损伤,大大降低逃生人员的生还可能性,另外火灾还会产生高温,烘烤逃生人员的面部,妨碍逃生人员的逃生选择。而现在使用的压缩氧自救器呼气与吸气使用同一条管路,吸入的氧气与呼出的二氧化碳相混杂,降低了氧气的使用效率,同时无法解决逃生人员面部所遭受的烟雾侵扰以及高温烘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应用于煤矿井下的压缩氧自救器;解决目前应用于煤矿井下的压缩氧自救器氧气供应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应用于煤矿井下的压缩氧自救器,包括自救器本体和上盖,所述自救器本体为盒状结构,所述上盖铰接于自救器本体上,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用于将自救器本体与上盖进行相互锁定的开关卡扣;所述自救器本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氧气瓶,氧气瓶出气口处设置有手轮开关及压力表,在氧气瓶的出气管路上通过管路依次设置有减压器、定量供气阀、手动供气阀,手动供气阀与补气压板相连接,手动供气阀通过管路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设置有排气阀以及在出气口处设置有呼吸阀,所述呼吸阀与氧气软管相连通,在所述氧气软管远离呼吸阀的一端连接有呼吸罩,所述呼吸罩为半开放的漏斗状结构,所述氧气软管插接于呼吸罩的进气管内部,所述氧气软管外径小于进气管的内径,氧气软管末端设置有口具,所述进气管在远离呼吸罩橡胶圈的一端设置有CO2管路,所述CO2管路远离呼吸罩的一端设置有清洁罐,所述清洁罐内设置有CO2吸收剂;所述呼吸罩上部边缘设置有吹气口,所述吹气口通过压缩空气管路与压缩空气罐相连接,所述压缩空气罐的出气口处设置有供气阀。
[0007]进一步的,所述自救器本体的左右侧端面设置有皮带孔,所述皮带孔用于固定皮带。
[0008]进一步的,所述呼吸罩两侧设置有一根弹性绑带。
[0009]进一步的,所述呼吸罩边缘设置有具有弹性的橡胶圈。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口具上设置有口具塞。
[0011]进一步的,所述清洁罐设置于自救器本体中。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空气罐设置于所述自救器本体内部。
[0013]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压缩氧自救器通过将呼入的氧气与呼出的二氧化碳使用不同的流通管路进行分隔,避免了氧气与二氧化碳的相互混杂,提高了氧气的吸收效率,提高了逃生的可能性;通过设置压缩空气罐以及吹气口,吹出的高压空气可以将佩戴人员的面部附近的烟雾吹散,同时可以给佩戴人员的面部降温,防止有毒烟雾以及火灾高温对佩戴人员的面部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除去自救器本体与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装置的俯视图;
[0018]图4为图3中的A

A剖视图;
[0019]图5为图4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其中,1为自救器本体,2为上盖,3为开关卡扣,4为背带,5为氧气瓶,6为手轮开关,7为压力表,8为减压器,9为定量供气阀,10为手动供气阀, 11为补气压板,12为气囊,13为排气阀,14为呼吸阀,15为氧气软管,16为呼吸罩,17为进气管,18为口具,19为CO2管路,20为清洁罐,21为吹气口,22为压缩空气管路,23为供气阀,24为压缩空气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0022]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煤矿井下的压缩氧自救器,包括自救器本体1和上盖2,所述自救器本体1为盒状结构,所述上盖2通过连接销铰接于自救器本体1上,所述上盖2前端中部设置有开关卡扣3,所述开关卡扣3用于将自救器本体1与上盖2进行相互锁定,按压开关卡扣3可以将自救器本体1与上盖2进行解锁从而打开上盖2。所述自救器本体1的左右侧端面设置有皮带孔,所述皮带孔用于固定皮带4,通过所述皮带4可以将所述自救器挎在肩上。
[0023]自救器本体1内部固定设置有氧气瓶5,氧气瓶5出气口处设置有手轮开关6及压力表7,手轮开关6用于控制氧气瓶5的开启与关闭,压力表7用于检测氧气瓶5的出气压力,在氧气瓶5的出气管路上通过管路依次设置有减压器8、定量供气阀9、手动供气阀10,手动供气阀10与补气压板11相连接,通过手动按压补气压板11可以控制手动供气阀10的开启。
[0024]手动供气阀10通过管路连接有气囊12,所述气囊12一侧端面设置有排气阀13,气囊12在出气口处设置有呼吸阀14,呼吸阀14与氧气软管15相连通,在所述氧气软管15远离呼吸阀14的一端连接有呼吸罩16,所述呼吸罩16为半开放的漏斗状结构,两侧设置有一根固定绑带,可以将呼吸罩16固定在佩戴人员的两部,所述呼吸罩16边缘设置有具有弹性的橡胶圈,可以使所述呼吸罩紧密贴附在佩戴人员的脸部并且与外界完全隔离不会发生气体
交换,同时所述呼吸罩16可以完全覆盖佩戴人员的口鼻,所述氧气软管15插接于呼吸罩16的进气管17内部并且氧气软管15外径小于进气管17的内径,氧气软管15与进气管17通过图5所示的连接结构相固定,通过上述的连接结构可以使呼吸罩16的进气管17完全分隔为两个完全隔绝的气体通路,氧气软管15末端设置有口具18,口具18上设置有口具塞,在佩戴人员使用自救器时将所述口具18含在嘴中来获得充足的氧气,所述进气管17在远离呼吸罩16橡胶圈的一端设置有CO2管路19,所述CO2管路19与呼吸罩16的进气管17内部相连通,用于接收呼吸罩16中非氧气软管15区域的气体,所述CO2管路19远离呼吸罩16的一端设置有清洁罐20,所述清洁罐内设置有CO2吸收剂,所述清洁罐20设置于自救器本体1中。
[0025]所述呼吸罩16上部边缘设置有吹气口21,所述吹气口21通过压缩空气管路22与压缩空气罐24相连接,所述压缩空气罐24的出气口处设置有供气阀23,所述压缩空气罐24设置于所述自救器本体1内部。
[0026]本技术的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煤矿井下的压缩氧自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救器本体(1)和上盖(2),所述自救器本体(1)为盒状结构,所述上盖(2)铰接于自救器本体(1)上,所述上盖(2)上设置有用于将自救器本体(1)与上盖(2)进行相互锁定的开关卡扣(3);所述自救器本体(1)内部固定设置有氧气瓶(5),氧气瓶(5)出气口处设置有手轮开关(6)及压力表(7),在氧气瓶(5)的出气管路上通过管路依次设置有减压器(8)、定量供气阀(9)、手动供气阀(10),手动供气阀(10)与补气压板(11)相连接,手动供气阀(10)通过管路连接有气囊(12),所述气囊(12)设置有排气阀(13)以及在出气口处设置有呼吸阀(14),所述呼吸阀(14)与氧气软管(15)相连通,在所述氧气软管(15)远离呼吸阀(14)的一端连接有呼吸罩(16),所述呼吸罩(16)为半开放的漏斗状结构,所述氧气软管(15)插接于呼吸罩(16)的进气管(17)内部,所述氧气软管(15)外径小于进气管(17)的内径,氧气软管(15)末端设置有口具(18),所述进气管(17)在远离呼吸罩(16)橡胶圈的一端设置有CO2管路(19),所述C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坚刘静侯亮科杨艳银张二伟唐政廉路瑶郭帅贾赵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潞安集团余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