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速专利>正文

一种混气装置、高原配气式呼吸器以及供氧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9949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气装置、一种高原配气式呼吸器,所述混气装置包括气囊,所述气囊上设有氧气入口、空气入口和气流出口,所述氧气入口、空气入口处均连接有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气流出口连接有气囊单向阀;所述气囊具有弹性恢复原容积的能力;所述高原配气式呼吸器包括混气装置、风机、面罩和氧气源,所述面罩上设有吸入口和呼出口,所述吸入口与所述气囊单向阀连接,所述呼出口设有面罩单向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混气装置在呼吸间隙进行呼吸气的混合,获得大于使用地自然氧分压的呼吸气,且混气装置仅在吸气时气囊单向阀才开启,避免了氧气的浪费,大幅度的节约了氧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供氧方法。法。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气装置、高原配气式呼吸器以及供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气装置、高原配气式呼吸器以及供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的呼吸过程是使空气中的氧气溶于血液中之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然后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提供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氧气在血液中的溶解度与氧分压成正比。
[0003]沿海地区的大气压约为100千帕,其中氧气的摩尔分数(等于体积分数)为21%,氮气为78%,故氧气的分压约为100千帕
×
21%=21千帕。氧气被人吸入后部分溶于血液,动脉中的氧分压为11-13千帕,静脉血约为4-5千帕。一般来说,当吸入气体的氧分压低于16千帕时,人就会出现缺氧症状,变得行动迟钝。低于6千帕,会开始失去知觉,乃至死亡。
[0004]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大气压强较低,相对应的,氧分压也低,比如西藏那曲地区,平均海拔4507米,当地大气压强仅为58.9千帕,氧分压仅有12.4千帕,这种状态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进藏人员的身体健康或工作效率。
[0005]以往,高原地区多采用弥散式供氧方式为居住在房间里的人们提供补氧条件,例如在那曲地区,一个20平方米相对密闭的人居房间,房间容积约为70立方米,氧分压为0.134ATA,房间内含氧量为9.38立方米(当地气压下的体积),如果要将氧分压调整达到相当于沿海0.21ATA,房间内就需要补充5.32立方米氧气。由于房间内为相对密封,诸多因素会导致房间内即使实现了0.21ATA氧分压,也会因向房间外弥散而迅速下降,如果要继续维持房间内氧分压0.21ATA,就需要不间断地向房间内补氧氧气。根据统计,一个相对密闭的房间,如果保持人体在房间内始终保持0.21ATA,平均每小时需要持续向房间内补充2-3立方米氧气。这样的房间昼夜需要向房间内补充60-75立方米氧气才能实现相当于沿海地区的氧分压水平。
[0006]另一种增氧方法是采用面罩吸氧,即使用者佩戴一个面罩,将氧气瓶内的氧气减压后通入面罩内,使面罩内氧分压提高,但现有的面罩一般是设有三个通孔,其中一个通孔连接氧气瓶,另外两个通孔直接与外界相通,既作为呼气的排气口,又作为空气进气口,从而使面罩内形成高浓度氧气的呼吸气体。人的呼吸过程是呼气与吸气交替进行的,具统计,成年人的平均呼吸周期是3.7秒,其中1秒是吸气过程,2.7秒是呼气过程,目前的面罩是持续提供氧气,也就是说,人们无论是吸气过程,还是不吸气过程,氧气都是在不间断地供氧。而无论供氧装态如何,人体只在吸气的不到1秒的时间里才能吸到氧气而在非吸气过程是吸不到氧气的,即使给氧也不能被人体利用,因此,氧气是浪费的。
[0007]由此,如何在满足人们提高呼吸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避免氧气的浪费,实现氧气的最大化利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努力追求克服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气装置,解决高原供氧呼吸过程中造
成的氧气浪费情况。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混气装置,包括气囊,所述气囊上设有第一气流入口、第二气流入口及气流出口,所述第一气流入口连接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第二气流入口连接第二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气流出口连接气囊单向阀;所述第一气流入口用于通入氧气或空气,所述第二气流入口用于通入空气或氧气;所述气囊具有弹性,具有恢复原容积的能力。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2]正常工作时,当混气装置内的气体被使用者吸走后,混气装置内相对于外界而言处于负压状态,此时混气装置气流出口处的单向阀关闭,在使用者呼气的过程中,第一气流入口和第二气流入口同时通入空气和氧气,并在气囊内进行充分混合,等待使用者下一次吸气,使用者下一次吸气时的最佳状态是,气囊内的气量加上吸气过程中的充气量=使用者一次呼吸所需的气量,由此,混气装置内相对于外界气压而言,始终处于负压状态,确保了混气装置气流出口的单向阀仅在使用者吸气时才开启,本混气装置提前混合好增加氧气的混合气体,可以使得使用者呼吸到氧分压为0.21ATA的呼吸气体,使用者呼气的过程中,混合装置重新配气,且过程中并不向外释放氧气,周而复始,实现了氧气的最大化利用。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4]优选地,还设有气囊扩张装置,所述气囊扩张装置用于使所述气囊恢复原容积。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吸气之后,气囊收缩,在气囊本身不具有恢复原状弹力的情况下,气囊扩张装置可以辅助气囊膨胀,以恢复到吸气前的容积,这就在气囊内部形成必要的负压环境,使得气流出口处的单向阀关闭,避免氧气的外溢。
[0016]优选地,所述气囊扩张装置为设于气囊内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气囊相对的内表面上。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弹簧生产工艺成熟,生产成本低。
[0018]进一步地,所述气囊扩张装置还包括活塞式导向杆,所述活塞式导向杆设于所述气囊内,所述弹簧套装在所述活塞式导向杆上。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设于气囊内的弹簧在限定的方向上被压缩或扩张,而不至于由于弹簧本身的重量发生塌陷。
[0020]优选地,所述气囊扩张装置为设于气囊内设有第一箍圈、第二箍圈和若干个弹性筋条,若干个所述弹性筋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箍圈和第二箍圈上,形成灯笼状弹性骨架,所述气囊裹附在所述弹性骨架上。
[00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吸气之后,气囊收缩,在气囊本身不具有恢复原状弹力的情况下,弹性骨架可以辅助气囊膨胀,以恢复到吸气前的容积,这就在气囊内部形成必要的负压环境,使得气流出口处的单向阀关闭,避免氧气的外溢。
[0022]优选地,所述气囊上还设有取样口,用于采集所述气囊内的气体进行检测。
[00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进行取样检测,判断混合气体中氧气的组份含量,进而判断氧分压是否达到要求。
[0024]一种高原配气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风机和如上所述的混气装置,所述面罩上设有吸入口和呼出口,所述吸入口与所述气囊单向阀连接,所述呼出口设有面罩单向阀;所述风机出风口与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或第二流量调节装置连接。
[0025]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使用者吸气时,完全吸混气装置内混合好的氧分压可达0.21ATA的呼吸气体,呼气时,呼出气通过面罩上的呼出口排出,而气囊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混气装置在使用者呼气的过程中持续进行气体配置,以待下一次呼吸使用。通过调节混气装置各气流入口单位时间内的进气量,可以实现在使用者下一次吸气时,混气装置内的气量加上吸气过程中的充气量=使用者一次呼吸所需的气量,由此,混气装置内相对于外界气压而言,始终处于负压状态,确保了气囊单向阀仅在使用者吸气时才开启,从而实现了对氧气的充分利用,避免了氧气的外溢浪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所述气囊具有弹性,所述气囊上设有第一气流入口、第二气流入口及气流出口,所述第一气流入口连接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第二气流入口连接第二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气流出口连接气囊单向阀;所述第一气流入口用于通入氧气或空气,所述第二气流入口用于通入空气或氧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气囊扩张装置,所述气囊扩张装置用于使所述气囊恢复原容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扩张装置包括设置在气囊内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气囊相对的内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扩张装置还包括活塞式导向杆,所述活塞式导向杆设于所述气囊内,所述弹簧套装在所述活塞式导向杆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扩张装置为设于气囊内的灯笼状弹性骨架,所述灯笼状弹性骨架包括设于气囊内的第一箍圈、第二箍圈和若干个弹性筋条,若干个所述弹性筋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箍圈和第二箍圈上,形成灯笼状弹性骨架,所述气囊裹附在所述弹性骨架上。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上还设有取样口,用于采集所述气囊内的气体进行检测。7.一种高原配气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风机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混气装置,所述面罩上设有吸入口和呼出口,所述吸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速荆祥礼刘天度
申请(专利权)人:吴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