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智能制造的循环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543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生产线输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应用于智能制造的循环传输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两个链体,所述机体的内部位于两个所述链体的右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传动座,且所述机体的外壁两端与所述传动座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传动座相配合的限位槽;能够让传动座滑动在机体内部与机体形成一个整体,避免了因传动座的位置发生偏移而导致工装板卡住不能传动进入传动座的情况发生,还能够让工装板通过转动中的滚筒移动至传动座上,避免了工装板卡在夹持槽中不能移动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工装板的输送效率,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智能制造的循环传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产线输送
,具体是一种应用于智能制造的循环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链式输送机是利用链条牵引、承载,或由链条上安装的板条、金属网带和辊道等承载物料的输送机,可分为链条式、链板式、链网式和板条式等,常与其他输送机、升降装置等组成各种功能的生产线,链式流水线是以链条作为牵引和承载体输送物料,链条可以采用普通的套筒滚子输送链,也可采用其它各种特种链条,输送能力大,可承载较大的载荷,输送速度准确稳定,能保证精确的同步输送,易于实现积放输送,可用做装配生产线或作为物料的储存输送,可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性能可靠,实用性强。
[0003]现有的链式输送机在生产线上进行使用时,传动座会在升降装置的作用下在机体内进行上下移动,能够让位于上方的工装板传送至传动座上,并由传动座上的输送机将工装板输送至位于下方的链体上进行输送,但是,传动座在机体内部进行升降时,为了保证链体的正常运转,传动座不与链体进行接触,会导致工装板在传送的过程中卡在传动座与链体的情况发生,还会出现传动座的位置发生偏移而导致工装板卡住的麻烦出现,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智能制造的循环传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应用于智能制造的循环传输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两个链体,所述机体的内部位于两个所述链体的右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传动座,且所述机体的外壁两端与所述传动座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传动座相配合的限位槽,且所述传动座通过所述限位槽滑动在所述机体的内部并与所述链体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链体与所述传动座之间具有夹持槽,所述机体的内壁与所述夹持槽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延伸至所述夹持槽的内部,且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两个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具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顶部与所述链体、传动座的顶部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滑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滑动在所述滑槽的内部并贯穿所述机体延伸至所述机体的顶部,且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机体顶部的一端设有螺母,所述螺母螺接固定在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并紧贴在所述机体的顶部。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滚筒并延伸至所述滚筒的两侧,且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滚筒外部的一端均固定在所述
夹持板的内壁,且所述滚筒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夹持板转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转轴固定在所述轴承的内部,且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滚筒转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杆相配合的通孔,所述螺纹杆通过所述通孔贯穿所述机体并延伸至所述机体的顶部,且所述滑槽与所述通孔相连通。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母的内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内径,且所述螺母螺接固定在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并覆盖在所述通孔的顶部。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杆的长度大于所述滑槽、通孔的长度之和。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贯穿所述机体并延伸至所述滑槽的内部,且所述底板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的配合滑动在所述机体的内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中滚筒的顶部与链体、传动座的顶部处于同一直线上,在传动座通过升降装置在通槽中上下移动时,传动座通过限位槽滑动在两个限位板之间,由限位板对位移中的传动座的位置进行限位,能够让传动座滑动在机体内部与机体形成一个整体,避免了因传动座的位置发生偏移而导致工装板卡住不能传动进入传动座的情况发生,而且,在链体对工装板的输送的过程中,工装板移动至夹持槽中时,由滚筒对工装板的底部进行支撑,能够让工装板通过转动中的滚筒移动至传动座上,避免了在输送工装板的过程中工装板卡在夹持槽中不能移动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工装板的输送效率,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应用于智能制造的循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应用于智能制造的循环传输装置中滚筒和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一种应用于智能制造的循环传输装置中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一种应用于智能制造的循环传输装置中滑槽和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机体;101、通槽;102、滑槽;103、通孔;11、链体;111、夹持槽;12、传动座;13、底板;131、夹持板;132、固定槽;133、滑块;134、螺纹杆;135、螺母;14、滚筒;141、转轴;142、轴承;15、限位板;15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智能制造的循环传输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两个链体11,机体1的内部位于两个链体11的右侧开设有通槽101,通槽101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传动座12,且机体1的外壁两端与传动座12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限位板15的内部开设有与传动座12相配合的限位槽151,且传动座12通过限位槽151滑动在机体1的内部并与链体11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链体11与传动座12之间具有夹持槽111,机体1的内壁与夹持槽111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滑槽102,滑槽1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底板13,底板13延伸至夹持槽111的内部,且底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两个夹
持板131,两个夹持板131之间具有固定槽132,固定槽13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滚筒14,滚筒14的顶部与链体11、传动座12的顶部处于同一直线上,底板13位于滑槽102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34,螺纹杆134滑动在滑槽102的内部并贯穿机体1延伸至机体1的顶部,且螺纹杆134位于机体1顶部的一端设有螺母135,螺母135螺接固定在螺纹杆134的外壁并紧贴在机体1的顶部。
[0021]在图1、图2和图3中:在传动座12通过升降装置在通槽101中上下移动时,传动座12通过限位槽151滑动在两个限位板15之间,由限位板15对位移中的传动座12的位置进行限位,能够让传动座12滑动在机体1内部与机体1形成一个整体,避免了因传动座12的位置发生偏移而导致工装板卡住不能传动进入传动座12的情况发生,而且,在链体11对工装板的输送的过程中,由于滚筒14通过轴承142与转轴141的配合转动在两个夹持板131之间,工装板移动至夹持槽111中时,由滚筒14对工装板的底部进行支撑,能够让工装板通过转动中的滚筒14移动至传动座12上,避免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智能制造的循环传输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两个链体(11),所述机体(1)的内部位于两个所述链体(11)的右侧开设有通槽(101),所述通槽(101)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传动座(12),且所述机体(1)的外壁两端与所述传动座(12)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所述限位板(15)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传动座(12)相配合的限位槽(151),且所述传动座(12)通过所述限位槽(151)滑动在所述机体(1)的内部并与所述链体(11)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链体(11)与所述传动座(12)之间具有夹持槽(111),所述机体(1)的内壁与所述夹持槽(111)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滑槽(102),所述滑槽(1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底板(13),所述底板(13)延伸至所述夹持槽(111)的内部,且所述底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两个夹持板(131),两个所述夹持板(131)之间具有固定槽(132),所述固定槽(13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滚筒(14),所述滚筒(14)的顶部与所述链体(11)、传动座(12)的顶部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底板(13)位于所述滑槽(102)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34),所述螺纹杆(134)滑动在所述滑槽(102)的内部并贯穿所述机体(1)延伸至所述机体(1)的顶部,且所述螺纹杆(134)位于所述机体(1)顶部的一端设有螺母(135),所述螺母(135)螺接固定在所述螺纹杆(134)的外壁并紧贴在所述机体(1)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能制造的循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运香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特变电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