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5134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它具有增加的结构刚度,但没有利用加固件。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PDP、底板和至少一个或多个电路板,以便提供机电结构产生图像。在PDP后侧支撑PDP的底板包括底座部分和至少一个延伸弯曲部分。底座部分形成为基本上与PDP平行。延伸弯曲部分形成在底座部分的上、下、左和右边缘中的至少一个上,并且包括第一弯曲部分,该第一弯曲部分相对于底座部分向后延伸,第二弯曲部分,相对于第一弯曲部分弯曲,以与底板平行的方向延伸,以及第三弯曲部分,它相对于第二弯曲部分弯曲,并向前延伸。电路板配置为连接到底板的后侧并在操作期间驱动PD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支持等离子体显示板(PDP)或其他类似的平板显示板、以及电路板的底架。
技术介绍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是一种用于通过利用气体放电现象来显示图像的平板显示装置,并且作为下一代图像显示装置受到关注,因为它可以制作为具有薄到几个厘米或者以下的厚度、宽银幕以及150°或以上的宽视角。图1是传统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参考图1,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0包括底板40、等离子体显示板(PDP)20,它在底板40的前面受到支撑,以便产生图像、以及电路板60,它在底板40的后面受到支持,以便驱动PDP 20。PDP 20和底板40利用位于传导装置30周围的双面带35彼此连接。PDP 20包括前面板21和后面板22,并且多个电极形成在前后面板21和22上。从电极之间通过应用到电极上的电压得到的放电气体产生放电,由放电发出的UV射线激励一种磷光体,并且通过受激磷光粉发出的光产生图像。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0以这种方式制成,其中前后面板21和22分别制造然后组合到PDP 20中,底板40组装在PDP 20的后面,电路板60安装在底板40中,并且得到的结构最终安装在一个箱内(未显示)。通常为平板并且边缘弯曲成“ ”形状(或90°)的底板40,支撑PDP 20并消散从PDP 20传递的热。近期趋势是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0的厚度减薄,底板40变得更薄。因此,底板40趋向于扭绞并且弯曲,从而无法象之前较厚的底架一样好地支撑PDP 20。也就是说,变薄的底板40本身的刚性不足以充分地保护PDP 20。具体地说,底板40的拐角部分45倾向于破裂,因为底板40的刚性不够。为了解决这种一种问题,将加固构件50安装在底板40的背面。加固构件50连接“ ”或者“ ”(或90°或180°弯曲)形状的底板40背面的多个部分,从而加强底板40。布置在底板40的背面边缘的加固构件50也用做固定盘,用于支撑广泛被用于电连接PDP 20和电路板60的诸如带承载封装(TCP)的信号传输部件70。然而,加固构件50(用于加强底板40)和固定盘(用于支撑信号传输部件70)是分别安装的,由此,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组件数目和装配工艺以及生产成本不合需要地增加了。此外,加固构件50由诸如铝或铁的金属制成,因此,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总重量不合需要地增加了。此外,PDP 20的拐角部分由于缺乏拐角部分45的覆盖层而暴露在外。由于这个原因,PDP 20的拐角部分在PDP 20的运送期间可被损伤。此外,当加固构件50安装在小型(35英寸或以下)PDP的底板背面上时,如果不是全部至少大多数的底板背面面积需要用于安装电路板60。这种一种表面面积问题在更多电路板60必须安装在底板背面上以便制造高分辨率显示器图像时变得更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某些创造性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它在即使没有利用加固件的情况下,也具有增加的结构刚度,并且能够保护其PDP的拐角部分。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它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其中配置在信号传输部件中的元件被稳固地固定,并且元件的热辐射被均匀地排出到外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PDP、底板和至少一个或多个电路板。PDP产生图像。底板在PDP的后侧支撑PDP,底板包括底座和至少一个延伸弯曲部分。底座部分形成为基本与PDP平行。延伸的弯曲部分形成在底座部分的上、下、左、右边缘中的至少一个上,并且包括第一弯曲部分,该第一弯曲部分相对于底座部分弯曲以向后延伸;第二弯曲部分,相对于第一弯曲部分弯曲,以与底板平行的方向延伸;以及第三弯曲部分,它相对于第二弯曲部分弯曲,以向前延伸。电路板配置为连接到底板的后侧,并驱动PDP。PDP和电路板可以通过信号传输部件电气连接,并且信号传输部件可以形成为覆盖第三弯曲部分和第二弯曲部分。形成为相对于PDP内凹形状的元件固定槽可以形成在第二弯曲部分或第三弯曲部分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产生图像的PDP(等离子体显示板)、在PDP的后侧支撑PDP的底板和配置为连接到底板的后侧,并驱动PDP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电路板。底板包括底座部分、形成在底座部分的上、下、左右边缘中的至少一个处的至少一个延伸弯曲部分、以及连接拐角部分,它连接相邻的延伸弯曲部分。底座部分布置为基本与PDP平行。延伸的弯曲部分包括第一弯曲部分,该第一弯曲部分相对于底座部分弯曲以向后延伸,第二弯曲部分,相对于第一弯曲部分弯曲,以与底板平行的方向延伸;以及第三弯曲部分,它相对于第二弯曲部分弯曲,以向前延伸。连接拐角部分和延伸弯曲部分可以形成为一体。在这种情况下,延伸弯曲部分和连接拐角部分可以通过一种拉伸工艺形成。附图说明某些创造性方面的上述及其它特性和优点参考附图利用更详细的例示性的实施例进行讨论,其中图1是传统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图示沿图2的线III-III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侧的剖视图;图4是图示图3所示实施例的修改的剖视图。图5是图示图2所示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修改的一个分解透视图。图6是图示沿图5的线VI-VI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侧的剖视图;图7是图示图6所示实施例的修改的剖视图;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9是图示图8所示底板的后透视图;以及图10是图示图8所示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修改的一个分解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考显示例示性实施例的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某些创造性实施例。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参考图2,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00包括PDP 120、支撑PDP 120的底板140、以及安装在底板140后面的多个电路板160。PDP 120可以是各种PDP中任意的一种。例如,如果PDP 120是表面放电AC(交流电)PDP,则它可包括前面板121和后面板122。前面板121可包括前衬底、形成在前衬底之上的多个支持电极对、掩埋支持电极对的前介质层、以及覆盖前介质层的保护层。后面板122面对前面板121,并且可包括后衬底、形成在后衬底上的多个地址电极,其所在的位置对应于支持电极对、掩埋地址电极的后介质层、形成在前后介质层之间的隔离骨,从而限制放电空间并且防止串话,以及布置在放电空间中并且形成为能够产生有色光的磷光体层。滤波器125可安装PDP 120之前。滤波器125包括电磁波屏蔽层,在PDP 120被驱动或者操作时,用于将人与产生的电磁波屏蔽开。在图示实施例中,底板140布置在PDP 120的后面。底板140支撑PDP120,并且从PDP 120接收热辐射,然后将热从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00排出到它的外面。PDP 120和底板140可以用诸如多条双面带的粘合部件135彼此连接。可以在PDP 120和底板140之间提供传热片,并且从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00通过底板140将PDP 120产生的热排出到外面。可以在连接到PDP 120的底板140的后面安装至少一个电路板160。电路板160通常配备了用于驱动PDP 120的装置。PDP驱动装置通常包括用于向PDP 120供电的装置,以及用于向PDP 120提供信号来产生图像的装置。PDP 120和底板140可以安装在机箱中(未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配置为产生图像的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底板,配置为在所述PDP的后侧支撑所述PDP,并且包括底座部分,形成为基本与PDP平行;以及形成在所述底座部分的上、下、左和右边缘中的至少一个边缘处的至少 一个延伸弯曲部分,以及一个或多个电路板,连接到所述底板的后侧,并配置为驱动所述PDP,其中所述延伸弯曲部分包括:第一弯曲部分,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底座部分向后方方向延伸;第二弯曲部分,配置为在与所述底板平行的方向 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弯曲部分延伸;以及第三弯曲部分,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二部分前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石山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