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胶合板材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499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胶合板材切割装置,涉及切割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机架、运输机构、切割机构、粘胶机构和接料盒,所述机架的顶部与运输机构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机架的后端顶部与切割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切割机构的后端设置有粘胶机构,所述运输机构的底部设置有接料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精妙,采用切割机构和粘胶机构结合,在切割板材前将切割位表面粘贴胶卷,可实现在切割过程中减少毛边的功能,同时实现板材切割时减少碎屑的产生或飞溅,通过采用运输机构和接料盒的组合设置,可以实现板材切割时碎屑的收集,有利于保持加工环境的卫生状况。工环境的卫生状况。工环境的卫生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胶合板材切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胶合板材切割装置,涉及切割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胶合板材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胶合板材是一种使用木材薄片进行重叠胶粘得到的板材,在胶合板材制造过程中,需将胶合板材按照一定尺寸进行切割成型,才可得到胶合板材的成品。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现有技术中,切割胶合板材过程中,由于胶合板材是由多层木质薄片重叠黏合而成,存在切割时板材切割位产生大量毛刺的问题,大大地影响了板材成品质量;
[0004]2、现有技术中,对一些切割胶合板技术来说在切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切割碎屑,由于切割碎屑的影响,进而达不到精确把握切割尺寸的使用初衷,该胶合板切割技术的适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用胶合板材切割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减少切割后板材毛边的功能,有利于提高成品板材质量,减少后续打磨加工步骤;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切割时产生碎屑的问题,以达到减少碎屑产生的效果。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建筑用胶合板材切割装置,包括机架、运输机构、切割机构、粘胶机构和接料盒,所述机架的顶部与运输机构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机架的后端顶部与切割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切割机构的后端设置有粘胶机构,所述运输机构的底部设置有接料盒。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机架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运输机构包括前端运输件、后端运输件、运输驱动和传动带,所述前端运输件的宽度小于后端运输件的宽度,所述前端运输件的后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后端运输件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与传动带的前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与传动带的后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运输驱动的一侧活动连接。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割杆、切割驱动、切割连接件、切割罩、切割刀具和传动轴,所述切割杆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顶部内壁与切割驱动的底部卡接,所述切割驱动的前端与切割连接件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切割连接件的前端与切割罩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切割罩的前端开设有刀具槽,所述刀具槽的前端插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切割刀具。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粘胶机构包括粘胶杆、基座、粘胶卷、卡件、内芯、第一旋转轴、连接杆、第二旋转轴和粘胶滚轮,所述粘胶杆的顶部开设有第
二卡槽,所述基座的底部设置有基座卡件,所述第二卡槽的内壁与基座卡件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基座的前端开设有胶卷槽,所述基座的前端外壁开设有第一转轴孔,所述胶卷槽的前端内壁开设有内芯槽,所述第一转轴孔的顶部设置有卡件孔,所述粘胶卷的一侧设置有胶卷孔,所述胶卷孔的轴心处插接有内芯,所述内芯的一侧外壁与内芯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孔的内壁与第一旋转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内芯的轴心处插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卡件孔的内壁与卡件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与第一旋转轴的一端插接,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与第二旋转轴的一端插接,所述粘胶滚轮的轴心处插接有第二旋转轴。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接料盒的前端顶部设置有挡板。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外壁与第一连接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外壁与第二连接孔的内壁活动连接。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5]1、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用胶合板材切割装置,通过设计精妙,采用切割机构和粘胶机构结合,在切割板材前将切割位表面粘贴胶卷,可实现在切割过程中减少毛边的功能,避免大量毛边影响后续打磨工作,且降低板材质量。
[0016]2、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用胶合板材切割装置,通过采用粘胶机构、运输机构和接料盒的组合设置,可以实现板材切割时减少碎屑的产生或飞溅。
[0017]3、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用胶合板材切割装置,通过采用运输机构和接料盒的组合设置,可以实现板材切割时碎屑的收集,有利于保持加工环境的卫生状况。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主体俯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主体主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切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粘胶机构的爆炸图。
[0023]图中:1、机架;2、运输机构;3、切割机构;4、粘胶机构;5、接料盒;10、固定板;11、第一连接孔;12、第二连接孔;21、前端运输件;22、后端运输件;23、运输驱动;24、传动带;210、第二转轴;220、第一转轴;30、切割杆;31、切割驱动;32、切割连接件;33、切割罩;34、切割刀具;35、传动轴;301、第一卡槽;330、刀具槽;40、粘胶杆;41、基座;42、粘胶卷;43、卡件;44、内芯;45、第一旋转轴;46、连接杆;47、第二旋转轴;48、粘胶滚轮;401、第二卡槽;414、基座卡件;410、胶卷槽;411、第一转轴孔;412、内芯槽;413、卡件孔;420、胶卷孔;50、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用胶合板材切割装置,包括机架1、运输机构2、切割机构3、粘胶机构4和接料盒5,机架1的顶部与运输机构2的底部活动连接,机架1的后端顶部与切割机构3的一侧固定连接,切割机构3的后端设置有粘胶机构4,运输
机构2的底部设置有接料盒5,切割机构3包括切割杆30、切割驱动31、切割连接件32、切割罩33、切割刀具34和传动轴35,切割杆30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卡槽301,第一卡槽301的顶部内壁与切割驱动31的底部卡接,切割驱动31的前端与切割连接件32的后端固定连接,切割连接件32的前端与切割罩33的后端固定连接,切割罩33的前端开设有刀具槽330,刀具槽330的前端插接有传动轴35,传动轴35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切割刀具34,粘胶机构4包括粘胶杆40、基座41、粘胶卷42、卡件43、内芯44、第一旋转轴45、连接杆46、第二旋转轴47和粘胶滚轮48,粘胶杆40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卡槽401,基座41的底部设置有基座卡件414,第二卡槽401的内壁与基座卡件414的外壁活动连接,基座41的前端开设有胶卷槽410,基座41的前端外壁开设有第一转轴孔411,胶卷槽410的前端内壁开设有内芯槽412,第一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胶合板材切割装置,包括机架(1)、运输机构(2)、切割机构(3)、粘胶机构(4)和接料盒(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与运输机构(2)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机架(1)的后端顶部与切割机构(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切割机构(3)的后端设置有粘胶机构(4),所述运输机构(2)的底部设置有接料盒(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胶合板材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机架(1)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所述第一连接孔(11)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胶合板材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机构(2)包括前端运输件(21)、后端运输件(22)、运输驱动(23)和传动带(24),所述前端运输件(21)的宽度小于后端运输件(22)的宽度,所述前端运输件(21)的后端设置有第二转轴(210),所述后端运输件(22)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转轴(220),所述第二转轴(210)的外壁与传动带(24)的前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20)的外壁与传动带(24)的后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20)的一端与运输驱动(23)的一侧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胶合板材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3)包括切割杆(30)、切割驱动(31)、切割连接件(32)、切割罩(33)、切割刀具(34)和传动轴(35),所述切割杆(30)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卡槽(301),所述第一卡槽(301)的顶部内壁与切割驱动(31)的底部卡接,所述切割驱动(31)的前端与切割连接件(32)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切割连接件(32)的前端与切割罩(33)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切割罩(33)的前端开设有刀具槽(330),所述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振丰
申请(专利权)人:凭祥长隆人造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