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右旋酮洛芬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2711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备右旋酮洛芬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氰基酮洛芬在腈水合酶和酰胺酶催化下发生转化;将转化产物进行蒸馏和沉淀处理,以便获得第一沉淀;将所述第一沉淀进行醇提处理,以便获得第二液相;将所述第二液相进行减压浓缩处理;将浓缩产物进行成盐处理和萃取处理,以便获得所述右旋酮洛芬。在本申请的方法下,规避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二氯甲烷提取的问题,获得的右旋酮洛芬的ee值可达99%以上。获得的右旋酮洛芬的ee值可达99%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备右旋酮洛芬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制药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备右旋酮洛芬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外消旋酮洛芬手性拆分方法主要分为化学拆分法、色谱拆分法和生物拆分法。
[0003]传统化学以手性酰基转移催化剂(chiral acyl-transfer catalysts,CATC)作用下,采用外消旋2-芳基链烷酸的羧酸酐(carboxylic anhydrides),通过非手性醇的动力学拆分,生成具有各种光学活性的羧酸酯,得到的产物ee值仅为85%。也有不对称化学合成右旋酮洛芬,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不对称Darzens反应制得具有手性的右旋酮洛芬中间体,再进行水解、脱羧、氧化制得纯度较高的右旋酮洛芬,但是该方法产品ee值较低、反应路线太长、反应条件苛刻。目前得到右旋酮洛芬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葡辛胺与酮洛芬成盐后拆分,使用循环套用法拆分、消旋、再拆分的方法制备右旋酮洛芬,但是该方法工艺操作繁琐、原料损耗和能耗较大、制备成本高等问题,不利于工业放大生产。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手性分离也存在色谱填料价格昂贵、费时等缺陷,不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
[0004]生物拆分法是以微生物或酶所进行的生物催化拆分技术,酶的活性中心是一个手性环境,这样的环境有利于酶识别消旋体,因此催化反应时酶能将它的手性传递给非手性的底物分子使反应具有较好的立体选择性。生物拆分法由于其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小,立体选择性高等优点逐渐被开发与应用。
[0005]目前有多篇报道采用酯酶的催化方法,但这些方法大多以酮洛芬酯为底物进行拆分,先将酮洛芬和醇反应生成酯,然后用酯酶在水相中将S-酮洛芬酯水解为S-酮洛芬。这些方法都有明显缺点:(1)需要多一步化学酯化反应,需要用到浓硫酸;(2)这些酶要么稳定性不佳,不利于储存和投料,要么转化率低,要么手性纯度低,要么产物提取困难。也有文献报道以酮洛芬为底物进行拆分,在有机相中反应,在酯酶的作用下将酮洛芬和丙醇进行反应成R-酮洛芬丙酯,剩余底物中即为S-酮洛芬。相比前面所述方法,此方法具有明显优势,但是ee值只能达到92%,仍需要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备右旋酮洛芬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使氰基酮洛芬在腈水合酶和酰胺酶催化下发生转化;将转化产物进行蒸馏和沉淀处理,以便获得第一沉淀;将所述第一沉淀进行醇提处理,以便获得第二液相;将所述第二液相进行减压浓缩处理;将浓缩产物进行成盐处理和萃取处理,以便获得所述右旋酮洛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酶催化反应后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时乳化严重,产物和底物难以提取,且常用的有机溶剂二氯甲烷具有强致癌性且易爆。为了克服和避免上述问题,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采用将转化产物同时析出并采用醇直接浸提的方式提取产物,实现了非常好的效果,工艺环保并可实现连续化生产。具体地,将转化产物(包括底物和右旋
酮洛芬产物)进行蒸馏和沉淀处理后,使得原料、产物以及菌体变性沉淀出来,分离获得第一沉淀,将所述第一沉淀溶于醇中,氰基酮洛芬和右旋酮洛芬在醇中的溶解度大而溶于醇中,不溶于醇的菌体变性产物则作为沉淀继续存在,进而分离出溶有氰基酮洛芬和右旋酮洛芬的醇溶液,即第二液相。之后再对第二液相进行减压浓缩及成盐和萃取处理,完整规避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二氯甲烷提取的问题。同时,在本申请的方法下,右旋酮洛芬的ee值可达99%以上,相比于现有技术,实现了显著的进步。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至少之一: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腈水合酶和酰胺酶是以发酵菌体干粉的形式提供的。发酵菌体干粉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做到随用随取,便于贮藏和实验。且专利技术人发现,酶干粉的反应效果、产品收率和质量均与湿菌体一致。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发酵菌体干粉是通过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获得的。专利技术人在实验中意外地发现,采用喷雾干燥的方式制备成酶干粉,腈水合酶或酰胺酶的活性不会因为高温而失活,酶的提供形式更加灵活。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将转化产物进行蒸馏和沉淀处理后,利用正压过滤器进行固液分离,以便将第一液相和所述第一沉淀分离,获得所述第一沉淀;任选地,将所述第一沉淀进行醇提处理后,利用正压过滤器进行固液分离,以便将第二液相和第二沉淀分离,获得第二液相。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腈水合酶来源于Rhodococcus或Rhodopseudomonas,所述酰胺酶来源于Klebsiella或Agrobacterium;
[0013]专利技术人发现,在上述腈水合酶和酰胺酶作用下,对右旋氰基酮洛芬的特异性催化作用更强,获得的右旋酮洛芬的ee值更高。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腈水合酶具有SEQ ID NO:1~3或4~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0015]MDGVHDLAGVQGFGKVPHTVNADIGPTFHAEWEHLPYSLMFAGVAELGAFSVDEVRYVVERMEPRHYMMTPYYERYVIGVAALMVEKGILTQEELESLAGGPFPLSRPSESEGRPARIDTTTFEVGQRVRVRDEYVPGHIRMPAYCRGRVGTIAHRTTERWPFPDAIGHGRNDAGEEPTYHVTFAAEELFGSDTDGGSVVVDLFEGYLEPAA(SEQ ID NO:1)。
[0016]MSVTIDHTTENAAPAQAPVSDRAWALFRALDGKGLVPDGYVEGWKKTFEEDFSPRRGAELVARAWTDPDFRQLLLTDGTAAVAQYGYLGPQGEYIVAVEDTPTLKNVIVCSLCSCTAWPILGLPPTWYKSFEYRARVVREPRKVLSEMGTEIASDVEIRVYDTTAETRYMVLPQRPAGTEGWSQEQLQEIVTKDCLIGVAVPQVPTV(SEQ ID NO:2)。
[0017]MVDTRLPVTVLSGFLGAGKTTLLNEILRNREGRRVAVIVNDMSEINIDSAEVEREISLSRSEEKLVEMTNGCICCTLREDLLSEISALAADGRFDYLLIESSGISEPLPVAETFTFIDTDGHALADVARLDTMVTVVDGNSFLRDYTAGGRVEADAPEDERDIADLLVDQIEFADVILVSKADLVSQQHLVELTAVLRSLNATAAIVPMTLGRIPLDTILDTGLFSLEKAAQAPGWLQELQGERTPETEEYGIGSVVYRERAPFHPQRLHDFLSSKWTNGKLLRAKGYYWNAGRFTEIGSISQAGHLIRHGYVGRWWKFLPRDEWPADDYRRDGILDKWEEPVGDCRQELVFIGQAIDPSRLHRELDACLLTTAEIELGPDVWTTWSDPLGIGY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右旋酮洛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氰基酮洛芬在腈水合酶和酰胺酶催化下发生转化;将转化产物进行蒸馏和沉淀处理,以便获得第一沉淀;将所述第一沉淀进行醇提处理,以便获得第二液相;将所述第二液相进行减压浓缩处理;将浓缩产物进行成盐处理和萃取处理,以便获得所述右旋酮洛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腈水合酶和酰胺酶是以发酵菌体干粉的形式提供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体干粉是通过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获得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转化产物进行蒸馏和沉淀处理后,利用正压过滤器进行固液分离,以便将第一液相和所述第一沉淀分离,获得所述第一沉淀;任选地,将所述第一沉淀进行醇提处理后,利用正压过滤器进行固液分离,以便将第二液相和第二沉淀分离,以便获得第二液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腈水合酶来源于Rhodococcus或Rhodopseudomonas,所述酰胺酶来源于Klebsiella或Agrobacterium;优选地,所述腈水合酶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德活杨志雄王小龙林洁麦倩婷杨燕花谭秀梅谢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东阳光生化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