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引导线缆卷绕的电缆用卷绕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244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引导线缆卷绕的电缆用卷绕轮,其包括:卷绕轮、底部支撑板、内部件、驱动装置、切断装置、线缆,卷绕轮的下端设有底部支撑板,卷绕轮的一侧设有驱动装置,卷绕轮的另一侧设有切断装置,卷绕轮的内部设有内部件,卷绕轮上缠绕设有线缆,卷绕轮包括内部件容纳槽、切断槽、弹簧槽、卷绕轴、限位凹槽、控制杆伸入槽,卷绕轮内侧设有卷绕轴,卷绕轴的内部开设有内部件容纳槽,内部件容纳槽的一侧设有切断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卷绕轮安放在底部支撑板上,底部安装板可进行移动,用于运输卷绕轮进入工作区、运输完成卷绕的卷绕轮移动出工作区收纳起来。绕的卷绕轮移动出工作区收纳起来。绕的卷绕轮移动出工作区收纳起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引导线缆卷绕的电缆用卷绕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引导线缆卷绕的电缆用卷绕轮。

技术介绍

[0002]射频同轴电缆也是局域网中最常见的传输介质之一,射频同轴电缆又叫同轴电缆、射频电缆,是指有两个同心导体,而导体和屏蔽层为同一轴心的电缆;射频同轴电缆绝缘材料采用物理发泡聚乙烯隔离铜线导体组成,在里层绝缘材料的外部是另一层环形导体即外导体,外导体(组织屏蔽层)采用铜带成型、焊接、扎纹;或是采用铝管结构;或是采用编织结构,然后整个电缆由聚氯乙烯材料的护套包住;电磁场封闭在内外导体之间,故辐射损耗小,受外界干扰影响小;
[0003]同轴电缆主要的生产工艺流程为:
[0004]1.制造内导体,单根或多跟(内导体并丝)卷绕而成,卷绕收纳(保护措施,防止氧化);
[0005]2.挤塑内绝缘体包裹内导体;
[0006]3.卷绕外导体,或铺设铜线编织网;
[0007]4.挤塑外保护套;
[0008]5.对完成电缆进行冷却;
[0009]6.将完成电缆进行卷绕收纳;
[0010]现有技术在生产射频同轴电缆过程中,对电缆进行卷绕阶段(最终收纳阶段或多线并丝阶段),大多是卷绕轮卷绕制作好的电缆后,停止工作,将卷绕轮拆下,重新安装新的卷绕轮,对电缆进行卷绕;
[0011]但是需要进行大量的电缆生产时,会严重影响电缆的生产效率,无法完成工作预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0012]同时在内导体并丝阶段,需要去除线缆的自身张力,避免造成卷绕的线缆卷曲,造成线缆损坏;
[0013]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一种具有高效率可连续生产电缆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14]因此,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卷绕轴可自动更换并且内部设置可移动的滚轮的方式,解决了目前装射频同轴电缆生产工艺中的效率低、卷绕线缆存在表面张力、电缆磨损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15]一种自动引导线缆卷绕的电缆用卷绕轮,包括:卷绕轮、底部支撑板、内部件、驱动装置、切断装置、线缆,卷绕轮的下端设有底部支撑板,卷绕轮的一侧设有驱动装置,卷绕轮的另一侧设有切断装置,卷绕轮的内部设有内部件,卷绕轮上缠绕设有线缆,卷绕轮包括内部件容纳槽、切断槽、弹簧槽、卷绕轴、限位凹槽、控制杆伸入槽,卷绕轮内侧设有卷绕轴,卷
绕轴的内部开设有内部件容纳槽,内部件容纳槽的一侧设有切断槽,内部件容纳槽的上方设有弹簧槽,卷绕轴的一端开设有限位凹槽,限位凹槽的中心开设有控制杆伸入槽,内部件包括滚轮、弹簧支撑片、控制杆接触槽,内部件的内侧三个方向均设有一个滚轮,内部件的上端设有弹簧支撑片,弹簧支撑片的一侧设有弹簧,内部件的一侧设有控制杆接触槽,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主转动齿轮、副转动齿轮、十字限位卡扣、减速器、第三齿轮、控制装置,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主转动齿轮,主转动齿轮的一侧设有副转动齿轮,副转动齿轮与十字限位卡扣连接,主转动齿轮的另一侧与减速器连接,减速器的另一侧与第三齿轮连接,第三齿轮套设在控制装置上,切断装置包括发射装置、切断片、上料口,发射装置的一侧设有切断片,切断片与切断槽相配合,发射装置的另一侧设有上料口。
[0016]优选的,内部件容纳槽,与内部件的侧面形状相同,底部支撑板的上端两侧开设有固定凹槽,固定支撑板下端设有移动装置。
[0017]优选的,限位凹槽的开口为十字形状,限位凹槽与十字限位卡扣相配合。
[0018]优选的,控制装置包括伸缩杆、套筒、输油管、出油管、垫片,第三齿轮上设置有套筒凹槽、输油通道(。
[0019]优选的,套筒凹槽上设有连接套筒;输油通道为不完整的半圆环形状。
[0020]优选的,伸缩杆为多个杆嵌套形成,伸缩杆的一端与控制杆接触槽的一端连接,套筒设置在第三齿轮的后方,套筒的内部设有输油管、出油管、垫片。
[0021]优选的,输油管与出油管的一端均与第三齿轮的一侧贴合,输油管与出油管的另一端连通。
[0022]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的卷绕轮安放在底部支撑板上,底部安装板可进行移动,用于运输卷绕轮进入工作区、运输完成卷绕的卷绕轮移动出工作区收纳起来;
[0024]2.本专利技术的卷绕轮的内部开设有凹槽,用于容纳内部件,内部件可在卷绕轮内部进行往复移动,控制线缆的卷绕位置,避免在同一处卷绕电缆过多,造成线缆磨损;
[0025]3.本专利技术的卷绕轮的一侧设置有十字形的凹槽,用于驱动装置插入凹槽控制卷绕轮旋转;另一侧设置有可供切断片插入的凹槽,用于将线缆切断、固定;以实现线缆的全自动卷绕及更换;
[0026]4.本专利技术的内部件中的三个方向上设置有滚轮,用于滚压线缆,来接触线缆的表面张力,避免卷绕过程中线缆卷曲,造成损坏;
[0027]5.本专利技术的内部件上方设置有弹簧,用于限制内部间的位置始终处于卷绕轮的一侧,再通过与驱动装置内部的伸缩杆相配合,使内部件可以再卷绕轮内部进行往复运动;
[0028]6.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装置同样可以进行移动,当卷绕轮对线缆进行过卷绕时,驱动装置移动,使十字限位卡扣插入凹槽,带动卷绕轮旋转,伸缩杆控制内部件往复运动,进行线缆卷绕;线缆卷绕完成时,驱动装置电机停止转动,移动开,底部支撑板运动,将新的卷绕轮放入工作区,驱动装置再次移动带动旋转;可以全自动的进行大量的电缆生产,节省人力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9]7.本专利技术不止适用于线缆生产过程中的内导体并丝收纳阶段,同样适用于最终的完成线缆的卷绕收纳阶段。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区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卷绕轮示意图一。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卷绕轮剖面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卷绕轮示意图二。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卷绕轮示意图三。
[003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底部支撑板示意图。
[003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件示意图。
[0037]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装置内部示意图。
[0038]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示意图一。
[0039]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示意图二。
[0040]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内部示意图一。
[0041]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内部示意图二。
[0042]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切断装置示意图一。
[0043]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切断装置示意图二。
[0044]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工作状态示意图。
[0045]图中,1、卷绕轮;11、卷绕轴;12、内部件容纳槽;13、切断槽;14、弹簧槽;15、限位凹槽;16、控制杆伸入槽;2、底部支撑板;21、固定凹槽;22、底部支撑板二;23、底部支撑板三;24、底部支撑板四;3、内部件;31、滚轮;32、弹簧支撑片;321、弹簧;33、控制杆接触槽;4、驱动装置;41、电机;42、主转动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引导线缆卷绕的电缆用卷绕轮,包括:卷绕轮(1)、底部支撑板(2)、内部件(3)、驱动装置(4)、切断装置(5)、线缆(6);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轮(1)的下端设有底部支撑板(2),所述卷绕轮(1)的一侧设有驱动装置(4),所述卷绕轮(1)的另一侧设有切断装置(5),所述卷绕轮(1)的内部设有内部件(3),所述卷绕轮(1)上缠绕设有线缆(6),所述卷绕轮(1)包括内部件容纳槽(12)、切断槽(13)、弹簧槽(14)、卷绕轴(11)、限位凹槽(15)、控制杆伸入槽(16),所述卷绕轮(3)内侧设有卷绕轴(11),所述卷绕轴(11)的内部开设有内部件容纳槽(12),所述内部件容纳槽(12)的一侧设有切断槽(13),所述内部件容纳槽(12)的上方设有弹簧槽(14),所述卷绕轴(11)的一端开设有限位凹槽(15),所述限位凹槽(15)的中心开设有控制杆伸入槽(16),所述内部件(3)包括滚轮(31)、弹簧支撑片(32)、控制杆接触槽(33),所述内部件(3)的内侧三个方向均设有一个滚轮(31),所述内部件(3)的上端设有弹簧支撑片(32),所述弹簧支撑片(32)的一侧设有弹簧(321),所述内部件(3)的一侧设有控制杆接触槽(33),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电机(41)、主转动齿轮(42)、副转动齿轮(43)、十字限位卡扣(44)、减速器(45)、第三齿轮(46)、控制装置(47),所述电机(41)的输出端设有主转动齿轮(42),所述主转动齿轮(42)的一侧设有副转动齿轮(43),所述副转动齿轮(43)与十字限位卡扣(44)连接,所述主转动齿轮(42)的另一侧与减速器(45)连接,所述减速器(45)的另一侧与第三齿轮(46)连接,所述第三齿轮(46)套设在所述控制装置(47)上,所述切断装置(5)包括发射装置(51)、切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峰邹良龙王迟龙蒋华平赵莉徐文利肖东姬永浩朱小红叶桦王成成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文峰航天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