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压式螺塞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037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压式螺塞模具,该模具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模、中模、下模,在所述上模、中模与下模之间对应设有铜件,在所述中模与铜件之间的间隙处对应设有型腔,在所述上模与型腔相连通的位置对应设有溢料环,在所述中模与型腔相连通的位置对应设有切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模压式螺塞模具由原有的四层模具改为三层模具,模具结构简化,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压式螺塞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特种模具领域,尤其是一种模压式螺塞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螺塞是通过螺纹连接以阻止液体渗漏的零件,其中螺纹可用标准螺纹或管螺纹。现有的螺塞模具是四层模具,这种模具结构相对复杂,产效低;采用转注工艺,转注槽、流道、转注点等消耗料很多;成型生产时边上易产生毛边,且不好清理,效率低。为了克服以上缺陷,需要设计一种模压式螺塞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模压式螺塞模具。
[0004]本技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0005]一种模压式螺塞模具,该模具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模、中模、下模,在所述上模、中模与下模之间对应设有铜件,在所述中模与铜件之间的间隙处对应设有型腔,在所述上模与型腔相连通的位置对应设有溢料环,在所述中模与型腔相连通的位置对应设有切嘴。
[0006]在所述下模的中部对应设有朝向中模方向凸起的限位柱,在所述铜件的下部对应设有向内凹陷的连接凹槽,所述限位柱对应插入连接凹槽内。
[0007]在所述上模朝向中模的一端对应设有盲孔状的顶部限位槽,所述铜件的顶部对应插入顶部限位槽。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09]1.本技术一种模压式螺塞模具由原有的四层模具改为三层模具,模具结构简化,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0010]2.本申请将原有的转注工艺改为直接模压,节省转注槽与流道的胶料,节省耗料,降低成本。
[0011]3.本申请的模具中加铣导溢料环和切嘴,成型生产时边上产生的毛边与此两部分及切嘴相连接一起,变得可以撕飞边一起直接撕除,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模压式螺塞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的A部结构详图。
[0014]图中:1为上模,2为中模,3为下模,4为型腔,5为铜件,6为溢料环,7为切嘴,8为限位柱,9为连接凹槽,10为顶部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2所示,一种模压式螺塞模具,该模具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模1、中模2、下模3,
在所述上模1、中模2与下模3之间对应设有铜件5,在所述中模2与铜件5之间的间隙处对应设有型腔4,在所述上模1与型腔4相连通的位置对应设有溢料环6,在所述中模2与型腔4相连通的位置对应设有切嘴7。本申请的模具中加铣导溢料环和切嘴,成型生产时边上产生的毛边与此两部分及切嘴相连接一起,变得可以撕飞边一起直接撕除,提高生产效率。铜件5的具体尺寸和结构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17]在所述下模3的中部对应设有朝向中模2方向凸起的限位柱8,在所述铜件5的下部对应设有向内凹陷的连接凹槽9,所述限位柱8对应插入连接凹槽9内。限位柱8与连接凹槽9对应匹配,可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0018]在所述上模1朝向中模2的一端对应设有盲孔状的顶部限位槽10,所述铜件5的顶部对应插入顶部限位槽10,有效防止铜件5在生产过程中移动。本申请模具具体工作过程和原理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19]尽管已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压式螺塞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模(1)、中模(2)、下模(3),在所述上模(1)、中模(2)与下模(3)之间对应设有铜件(5),在所述中模(2)与铜件(5)之间的间隙处对应设有型腔(4),在所述上模(1)与型腔(4)相连通的位置对应设有溢料环(6),在所述中模(2)与型腔(4)相连通的位置对应设有切嘴(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压式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传雷张科桑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阳鑫橡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