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保险杠机器人柔性冲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9876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机器人柔性冲孔系统,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三工位上下件转台、多工位冲切转台、胎模存放架和机器人;三工位上下件转台具有三个沿其径向呈辐射状分布的工作台,各工作台能分别转动至位于机器人的可达运动半径内;多工位冲切转台包括转盘和若干个冲切机构,冲切机构沿转盘径向呈辐射状分布,各冲切机构能分别沿转盘径向运动伸至机器人的可达运动半径内或缩回转盘内;胎模存放架位于机器人的可达半径内,其从上至下被划分为若干层存放台;机器人用于抓取胎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冲切汽车保险杠两侧的雷达孔,冲切质量更稳定,解决了换模时间长等待浪费问题,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节约了占地面积,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保险杠机器人柔性冲孔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保险杠的工艺孔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保险杠机器人柔性冲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保险杠工艺孔包括大灯清洗孔、摄像头孔、雷达孔,其中既有圆孔也有异形孔,这些孔主要用于安装检测雷达、摄像头等使用。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雷达孔不仅要满足功能要求,而且还有很高的外观质量要求。
[0003]在过往的汽车保险杠制造过程中,传统的保险杠雷达孔加工一直采用非标定制专用机器完成,随着汽车的改款和改型的频率加快,传统的保险杠冲孔加工方式已经矛盾凸显,设备利用率逐渐降低,场地长期占用浪费等问题非常突出。
[0004]在近两年新型的柔性冲孔设备中,使用的是冲孔刀具快换机构,机器人拿冲孔刀具去找固定不动的产品进行冲孔,因冲切力大,及机器人频繁更换冲孔刀具机构,导致冲孔质量稳定性差,同时由于产品的胎模结构大且两侧有弯折,大多数保险杠两侧雷达孔不能使用该机构冲切完成。当产品加工完成时,需要等待人工拿走产品,及放置待加工的产品,才能继续加工下一个产品。当更换产品加工时,往往需要两个人工使用换模小车进行胎模的切换,造成换模等待时间浪费,并且增加了一名操作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保险杠机器人柔性冲孔系统,便于冲切汽车保险杠两侧的雷达孔,冲切质量更稳定,解决了换模时间长等待浪费问题,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节约了占地面积,使用方便。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保险杠机器人柔性冲孔系统,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三工位上下件转台、多工位冲切转台、胎模存放架和机器人;所述三工位上下件转台具有三个沿其径向呈辐射状分布的工作台,各所述工作台能分别转动至位于所述机器人的可达运动半径内;所述多工位冲切转台包括转盘和若干个冲切机构,所述冲切机构沿所述转盘径向呈辐射状分布,各所述冲切机构能分别沿所述转盘径向运动伸至所述机器人的可达运动半径内或缩回转盘内;所述胎模存放架位于所述机器人的可达半径内,其从上至下被划分为若干层存放台,各所述存放台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压紧部和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压紧部用于压紧胎模,所述第一定位销能插入胎模内;所述机器人用于抓取胎模。
[0007]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多工位冲切转台还包括底座和分割器,所述分割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转盘位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分割器的输出轴固定,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沿所述转盘径向呈辐射状分布且与所述冲切机构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冲切机构的下端固定有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一移动座,所述冲切机构能沿所述第一导轨运动伸至所述机器人的可达运动半径内或缩回转盘内。
[0008]按以上技术方案,各所述冲切机构分别包括支撑臂、上刀及下刀,所述支撑臂上固定有竖直延伸的第二导轨,所述上刀固定于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二移动座上,所述第一移动座固定于所述支撑臂的下端,所述下刀固定于所述支撑臂上并位于所述上刀下方。
[0009]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多工位冲切转台还包括若干个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与所述冲切机构一一对应配合,各所述伸缩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转盘上,各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支撑臂固定,在所述伸缩气缸的作用下,各所述冲切机构可分别沿所述第一导轨伸出或缩回。
[0010]按以上技术方案,各所述支撑臂的下端一侧还设置有锁紧块,各所述锁紧块上开设有锁紧孔,所述多工位冲切转台还包括与所述锁紧块一一对应设置的锁紧气缸和锁紧销,各所述锁紧气缸的缸体与转盘固定并靠近所述转盘的边缘设置,各所述锁紧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锁紧销固定,所述支撑臂伸出后,在所述锁紧气缸的作用下,所述锁紧销能插入所述锁紧块的锁紧孔内。
[0011]按以上技术方案,各所述支撑臂的下端一侧还设置有液压缓冲器,所述多工位冲切转台还包括与所述液压缓冲器一一对应设置的挡板,各所述挡板与所述转盘固定并靠近所述转盘的边缘设置。
[0012]按以上技术方案,各所述冲切机构还包括冲切增压缸,所述冲切增压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支撑臂上,所述冲切增压缸的活塞杆竖直延伸且其下端与所述上刀固定。
[0013]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胎模具有方形胎模底座,所述胎模底座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所述两个定位孔位于所述胎模底座一条对角线的两端,各所述工作台上分别固定有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配合的第二定位销,各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用于压紧所述胎模底座的第二压紧部。
[0014]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配合,所述第一压紧部用于压紧所述胎模底座。
[0015]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胎模上设置有快换盘公盘,所述机器人上设置有与所述快换盘公盘配合的快换盘母盘。
[0016]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特点为:汽车保险杠机器人柔性冲孔系统,机器人抓取胎模至冲切机构上冲孔,便于冲切汽车保险杠两侧的雷达孔,而且冲切质量更稳定,机器人更换产品胎模,解决了换模时间长等待浪费问题,无需增加换模操作工人;三工位上下件转台具有三个工作台,能满足放件、冲孔和取件同步,解决了取件及放件的时间等待浪费问题,提升了节拍;各个冲切机构上能固定不同的上刀和下刀,可代替冲孔多个专机,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节约了占地面积,使用时,将所需使用的冲切机构转至冲孔位,并使该冲切机构伸出,其他冲切机构保持缩回状态即可,避免了工作时闲置冲切机构干涉加工,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汽车保险杠机器人柔性冲孔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多工位冲切转台爆炸图;
[0019]图3为图2中的支撑滚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2中的转盘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2中的冲切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冲切机构未冲切时状态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冲切机构冲切时状态图;
[0024]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三工位上下件转台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图8的局部A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胎模存放架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图10的局部B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汽车保险杠机器人柔性冲孔系统工作流程图;
[0029]其中:1

三工位上下件转台(101

工作台、102

第二定位销、103

第二压紧部、1a

上件位、1b

工作位、1c

下件位)、2

多工位冲切转台(201

转盘、202

冲切机构(2021

支撑臂(20211

开口)、2022

上刀、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保险杠机器人柔性冲孔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三工位上下件转台、多工位冲切转台、胎模存放架和机器人;所述三工位上下件转台具有三个沿其径向呈辐射状分布的工作台,各所述工作台能分别转动至位于所述机器人的可达运动半径内;所述多工位冲切转台包括转盘和若干个冲切机构,所述冲切机构沿所述转盘径向呈辐射状分布,各所述冲切机构能分别沿所述转盘径向运动伸至所述机器人的可达运动半径内或缩回转盘内;所述胎模存放架位于所述机器人的可达半径内,其从上至下被划分为若干层存放台,各所述存放台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压紧部和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压紧部用于压紧胎模,所述第一定位销能插入胎模内;所述机器人用于抓取胎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保险杠机器人柔性冲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工位冲切转台还包括底座和分割器,所述分割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转盘位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分割器的输出轴固定,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沿所述转盘径向呈辐射状分布且与所述冲切机构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冲切机构的下端固定有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一移动座,所述冲切机构能沿所述第一导轨运动伸至所述机器人的可达运动半径内或缩回转盘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保险杠机器人柔性冲孔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冲切机构分别包括支撑臂、上刀及下刀,所述支撑臂上固定有竖直延伸的第二导轨,所述上刀固定于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二移动座上,所述第一移动座固定于所述支撑臂的下端,所述下刀固定于所述支撑臂上并位于所述上刀下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保险杠机器人柔性冲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工位冲切转台还包括若干个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与所述冲切机构一一对应配合,各所述伸缩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转盘上,各所述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福爽卢桃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