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919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30
一种铰链,包含基座、滑动件、多个滑动杆,及多个扭力件。所述基座具有设置槽,以及分别形成于所述设置槽的两个凹轨,每一凹轨具有绕旋转轴延伸的主轨段,以及次轨段。所述滑动件设于所述设置槽,所述滑动件具有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两个凹轨的主轨段的两个滑块条,以及邻近于所述两个凹轨的次轨段且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的设置杆。所述滑动杆设置于所述设置槽,每一滑动杆的两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两个凹轨的次轨段。所述扭力件分别紧配合且可相对转动地设置于相邻的所述设置杆与所述滑动杆之间及相邻的两个所述滑动杆之间,以串接所述滑动件的设置杆与所述滑动杆,借此在结构简单的前提下达到提供可变的定位扭力的目的。前提下达到提供可变的定位扭力的目的。前提下达到提供可变的定位扭力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铰链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铰链,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定位扭力的铰链。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铰链广泛应用在各式电子产品,为了提升使用上的手感,针对应用于不同的电子产品上的铰链通常会有不同的定位扭力需求。举例来说,电子产品的设计者可能期望电子产品的两个机体之间所连接的铰链能在不同的枢转角度提供可变的定位扭力,然而,能达到这种需求的铰链通常结构复杂且体积较大,较难应用在尺寸轻薄的电子产品上。因此,如何使铰链在结构简单的前提下,达到在不同的枢转角度提供可变的定位扭力的目的,便成为一门值得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改善先前技术中至少一缺点的铰链。
[0004]本技术的铰链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是包含基座、滑动件、多个滑动杆,及多个扭力件。所述基座具有设置槽,以及分别形成于所述设置槽在前后方向上的两内侧面的两个凹轨,每一凹轨具有绕旋转轴延伸的主轨段,以及次轨段,所述旋转轴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滑动件设于所述设置槽,所述滑动件具有可滑动地对应设置于所述两个凹轨的主轨段的两个滑块条,以及邻近于所述两个凹轨的次轨段的设置杆,通过所述两个滑块条与所述两个凹轨的主轨段的配合使所述滑动件可相对所述基座绕所述旋转轴地在展开位置及收合位置之间滑动。所述滑动杆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且彼此相隔地设置于所述设置槽,每一滑动杆的两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两个凹轨的次轨段。所述扭力件分别紧配合且可相对转动地设置于相邻的所述设置杆与所述滑动杆之间及相邻的两个所述滑动杆之间,以串接所述滑动件的设置杆与所述滑动杆。
[0005]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铰链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设置槽的滑动架,所述滑动杆之中最为远离所述滑动件的其中一滑动杆形成于所述滑动架上,所述滑动架还具有较所述其中一滑动杆远离所述滑动件且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的尾端滑杆,以及连接于所述其中一滑动杆与所述尾端滑杆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尾端滑杆的两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两个凹轨的次轨段。
[0006]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每一凹轨的所述次轨段连通于所述主轨段。
[0007]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当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滑动杆设置于所述两个凹轨的次轨段,当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收合位置时,所述滑动杆中至少一者滑动至所述两个凹轨的主轨段。
[0008]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设置杆是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
[0009]在一些实施态样中,相邻的所述设置杆与所述滑动杆之间及相邻的两个所述滑动杆之间各自设置有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相间隔的两个所述扭力件,且设置于同一所述滑动杆的四个所述扭力件沿所述前后方向彼此交叠。
[0010]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每一扭力件具有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相叠合的多个扭力片。
[0011]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每一扭力片具有位于相邻的所述设置杆与所述滑动杆之间或相邻的两个所述滑动杆之间的中间段,以及自所述中间段反向地延伸出的两个弹性段,所述中间段形成有对应于所述两个弹性段的两个凸部,每一弹性段具有与对应的凸部共同紧配合地夹置对应的所述设置杆或所述滑动杆的两个弹性臂。
[0012]本铰链通过所述基座的凹轨、所述滑动杆与所述扭力件的配合,提供阻止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滑动的定位扭力,并且,在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滑动的过程中,所述定位扭力能根据所述滑动件滑动时所述扭力件与所述设置杆及所述滑动杆之间的相对旋转量的总和产生变化,借此在结构简单的前提下达到提供可变的定位扭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3]本技术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0014]图1是本技术铰链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中所述实施例的滑动件在展开位置;
[0015]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
[0016]图3是图2的更进一步的立体分解图;
[0017]图4是图3中的所述实施例以另一视角观看的立体分解图;
[0018]图5是所述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中所述实施例的所述滑动件在所述展开位置,并且所述实施例的基座的其中一轨道座体以假想线表示;
[0019]图6是类似图5的剖视示意图,图中所述实施例的所述滑动件在所述展开位置与收合位置之间的一位置;以及
[0020]图7是类似图5的剖视示意图,图中所述实施例的所述滑动件在所述收合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铰链100的一实施例,包含一基座1、一滑动件2、多个滑动杆3,以及多个扭力件4。
[0022]所述基座1具有一设置槽11,以及分别形成于所述设置槽11在前后方向D1上的两内侧面的两个凹轨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包括呈盘状的一底座体13,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体13内且沿所述前后方向D1间隔地排列的两个轨道座体14,所述底座体13与所述两个轨道座体14共同界定出所述设置槽11,且每一轨道座体14形成有一个所述凹轨12,但需要说明的是,在一变化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也可以为一体成型,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制。另外,所述底座体13举例来说形成有分别对应于所述两个轨道座体14的两个定位孔131,每一轨道座体14形成有穿设于对应的定位孔131的一定位柱141。每一凹轨12具有绕平行于所述前后方向D1的一旋转轴A延伸的一主轨段121,以及连通于所述主轨段121的一端部且与所述主轨段121沿一左右方向D2排列的一次轨段1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一变化实施例中,所述次轨段122也可以是不连通于所述主轨段121,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A位于所述铰链100上方,但在其他实施态样中所述旋转轴A也可以不位于所述铰链100上方而是贯穿所述铰链100,不以此为限。
[0023]所述滑动件2设于所述设置槽11,所述滑动件2具有可滑动地对应设置于所述两个
凹轨12的主轨段121的两个滑块条21,以及邻近于所述两个凹轨12的次轨段122且沿所述前后方向D1延伸的一设置杆22,通过所述两个滑块条21与所述两个凹轨12的主轨段121的配合使所述滑动件2可相对所述基座1绕所述旋转轴A地在一展开位置及一收合位置(见图7)之间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设置杆22的末端为自由端且可滑动地设置于其中一凹轨12的主轨段121,但不以此为限制。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2还具有分别对应于所述两个滑块条21的两个凸块23,每一凸块23与对应的滑块条21共同限位界定出对应的凹轨12的两个凸壁15中的位于上方的其中一者,以加强所述滑动件2滑动时的稳定性,但不以此为限制。此外,举例来说,所述基座1与所述滑动件2可以分别供两个机体(图未示)设置,以使所述两个机体通过所述铰链100彼此相对枢转,而在另一种变化实施例中,所述铰链100也可还包含设于所述基座1形成的另一设置槽11的另一滑动件2,所述两个滑动件2可以分别供两个机体设置,以使所述两个机体通过所述铰链100彼此相对枢转。
[0024]所述滑动杆3沿所述前后方向D1延伸且彼此相隔地设置于所述设置槽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包含:基座,具有设置槽,以及分别形成于所述设置槽在前后方向上的两内侧面的两个凹轨,每一凹轨具有绕旋转轴延伸的主轨段,以及次轨段,所述旋转轴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滑动件,设于所述设置槽,所述滑动件具有可滑动地对应设置于所述两个凹轨的主轨段的两个滑块条,以及邻近于所述两个凹轨的次轨段的设置杆,通过所述两个滑块条与所述两个凹轨的主轨段的配合使所述滑动件可相对所述基座绕所述旋转轴地在展开位置及收合位置之间滑动;多个滑动杆,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且彼此相隔地设置于所述设置槽,每一滑动杆的两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两个凹轨的次轨段;以及多个扭力件,分别紧配合且可相对转动地设置于相邻的所述设置杆与所述滑动杆之间及相邻的两个所述滑动杆之间,以串接所述滑动件的设置杆与所述滑动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设置槽的滑动架,所述滑动杆之中最为远离所述滑动件的其中一滑动杆形成于所述滑动架上,所述滑动架还具有较所述其中一滑动杆远离所述滑动件且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的尾端滑杆,以及连接于所述其中一滑动杆与所述尾端滑杆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尾端滑杆的两端可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君翰张哲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世达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