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菱形组合模具加工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8876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菱形组合模具加工生产设备,包括底部机箱,所述底部机箱的上方表面左侧安装有进给装置,所述模盘的底部两侧连接有从动杆,所述第二控制电机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部机箱的内腔左侧安装装有支撑座,所述夹模的垂直线上方安装有压板,且压板的顶部连接于控制器的底部,所述夹模的间距下方底部机箱的右侧表面设置有出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卷曲盘和夹模设置于底部机箱的上方与内部,通过卷曲盘的设置,便于将长条形状的铜片弯曲成圆形,并且通过焊接台和焊接机的设置,便于将铜片两端焊接固定,同时通过夹模的设置,便于将铜片压制成型,避免人工分次对铜盘加工成型,从而有利于自动化加工提高生产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菱形组合模具加工生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加工
,具体为一种自动化菱形组合模具加工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
[0003]在伴随时代的发展烘焙已经是父母与孩子之间选择的亲子活动之一,通过自己动手来制作出各种各样造型的饼干和蛋糕,而让饼干和蛋糕定型就需要模具的帮助,在模具生产的过程中,基本属于分次加工,通过工人将长条铜片卷成圆形在通过点焊机将铜片两端焊接固定,随后放到动模和静模中通过手动将铜片按压成各种造型,从而因为步骤的繁多且没有连贯性从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化菱形组合模具加工生产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菱形组合模具加工生产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模具生产的过程中,基本属于分次加工,通过工人将长条铜片卷成圆形在通过点焊机将铜片两端焊接固定,随后放到动模和静模中通过手动将铜片按压成各种造型,从而因为步骤的繁多且没有连贯性从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菱形组合模具加工生产设备,包括底部机箱,所述底部机箱的上方表面左侧安装有进给装置,且进给装置的右侧设置有卷曲盘,所述卷曲盘的上方设置有电焊台,且卷曲盘的两侧表面中部对称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右侧端部连接于第一控制电机的输出端上,且第一控制电机的整体设置于支撑柱的内部,所述支撑柱的上方左侧安装有点焊机,且点焊机的下方中部设置有焊接头,所述底部机箱的内部卷曲盘的垂直线下方安装有模盘,且模盘的内部中心线两端对称横穿设置有滑杆,所述模盘的底部两侧连接有从动杆,所述底部机箱的内腔中部安装有第二控制电机,且第二控制电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表面设置有导向块,所述第二控制电机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部机箱的内腔左侧安装装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上方设置有夹模,所述夹模的垂直线上方安装有压板,且压板的顶部连接于控制器的底部,所述夹模的间距下方底部机箱的右侧表面设置有出料口。
[0006]优选的,所述进给装置包括滚轮、支撑板、第一螺杆、摇柄、伺服电机、同步带和张
紧轮,且进给装置的内腔中心线上下对称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上方安装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上方垂直穿过进给装置的表面连接有摇柄,且进给装置的内腔底部滚轮的下方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同步轮上连接有同步带,且滚轮的上下轴杆之间设置有张紧轮。
[0007]优选的,所述进给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出入口,且出入口的底部与进给装置内腔对称设置的滚轮下方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滚轮的轴杆之间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均设置有同步轮,并且通过同步带相连接,所述滚轮之间同步带配合有张紧轮,所述第一螺杆呈对称设置于支撑板的上方表面,并且旋转摇柄使第一螺杆带动支撑板啮合向上移动,所述滚轮通过第一螺杆和摇柄与伺服电机之间构成可间距调节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卷曲盘的形状呈螺纹型结构,且卷曲盘内部导流槽呈逐渐收缩状,所述电焊台和卷曲盘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卷曲盘的左侧旋转轴和进给装置的表面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卷曲盘的上方与进给装置的出口底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0009]优选的,所述模盘包括马达、第二螺杆、螺盘、支杆和升降板,且模盘的内腔底部居中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上连接有第二螺杆,且第二螺杆的杆体下方连接有螺盘,所述螺盘的表面对称设置有支杆,且支杆的顶部连接于升降板的底部。
[0010]优选的,所述螺盘的内部设置有螺孔与第二螺杆之间为啮合连接,且螺盘的表面以轴孔为轴心对称呈十字交叉状对称设置有四个支杆,所述支杆的两端分别与螺盘和升降板之间为螺栓固定连接,且升降板通过马达和第二螺杆与螺盘之间构成可移动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从动杆的上方端部与模盘之间为活动连接,且从动杆的杆体中下方呈长方形镂空状,所述导向块的横穿从动杆的镂空部分之间为活动连接,且底座的表面设置有一个凸钮横穿从动杆的镂空槽底部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模盘通过滑杆和从动杆与第二控制电机之间构成可移动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呈对称状设置于底部机箱的内腔中,且支撑座与模盘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支撑座之间的间距能够与模盘的宽度相吻合,且出料口设置于支撑座的间距之中在模盘的垂直线下方。
[0013]优选的,所述夹模包括第三控制电机、蜗杆、移动块、滑槽、滑块、导流槽和夹头,且第三控制电机的输出端上卡合固定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的杆体上方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表面中心线两侧对称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连接有滑块,且夹模的表面对称设置有导流槽,所述滑块的端部设置有夹头。
[0014]优选的,所述滑块呈三个等距设置于移动块居中位置和滑槽的内部,且设置于移动块与居中位置设置滑块底部之间为焊接固定连接,所述滑槽中安装的滑块之间为卡合活动连接,且滑块的杆体分别垂直横穿导流槽的内部,且滑块和夹头之间为焊接固定连接,且夹头通过移动块和导流槽与第三控制电机之间构成可移动结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卷曲盘和夹模设置于底部机箱的上方与内部,通过卷曲盘的设置,便于将长条形状的铜片弯曲成圆形,并且通过焊接台和焊接机的设置,便于将铜片两端焊接固定,同时通过夹模的设置,便于将铜片压制成型,避免人工分次对铜盘加工成型,从而有利于自动化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进给装置设置于卷曲盘的左侧,通过进给装置内部摇柄和伺服电
机的设置,通过摇柄的设置,便于调节滚轮之间的间距,并且通过伺服电电机的设置,便于带动滚轮旋转将铜片传送到卷曲盘的内部,从而有利于对铜片产生一个动力弯成圆形。
[0018]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马达和升降板设置于磨盘的内部与表面,通过马达的设置,便于带动第二螺杆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螺盘上下移动,同时通过支杆和升降板的设置,便于将磨具升起的同时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将磨具从模盘中移出。
[0019]4、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磨盘和转盘之间连接有从动杆,通过第二控制电机和导向块的设置,便于在带动转盘旋转的同时通过导向块使磨盘水平移动,并且通过滑杆的设置,便于对磨盘起到支撑和减少摩擦的作用,从而有利于磨盘移至到夹模的中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菱形组合模具加工生产设备,包括底部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机箱(1)的上方表面左侧安装有进给装置(2),且进给装置(2)的右侧设置有卷曲盘(3),所述卷曲盘(3)的上方设置有电焊台(4),且卷曲盘(3)的两侧表面中部对称连接有旋转轴(5),所述旋转轴(5)的右侧端部连接于第一控制电机(6)的输出端上,且第一控制电机(6)的整体设置于支撑柱(7)的内部,所述支撑柱(7)的上方左侧安装有点焊机(8),且点焊机(8)的下方中部设置有焊接头(9),所述底部机箱(1)的内部卷曲盘(3)的垂直线下方安装有模盘(10),且模盘(10)的内部中心线两端对称横穿设置有滑杆(11),所述模盘(10)的底部两侧连接有从动杆(12),所述底部机箱(1)的内腔中部安装有第二控制电机(13),且第二控制电机(13)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转盘(14),所述转盘(14)的表面设置有导向块(15),所述第二控制电机(13)的下方设置有底座(16),所述底部机箱(1)的内腔左侧安装装有支撑座(17),且支撑座(17)的上方设置有夹模(18),所述夹模(18)的垂直线上方安装有压板(19),且压板(19)的顶部连接于控制器(20)的底部,所述夹模(18)的间距下方底部机箱(1)的右侧表面设置有出料口(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菱形组合模具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装置(2)包括滚轮(201)、支撑板(202)、第一螺杆(203)、摇柄(204)、伺服电机(205)、同步带(206)和张紧轮(207),且进给装置(2)的内腔中心线上下对称设置有滚轮(201),所述滚轮(20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板(202),且支撑板(202)的上方安装有第一螺杆(203),所述第一螺杆(203)的上方垂直穿过进给装置(2)的表面连接有摇柄(204),且进给装置(2)的内腔底部滚轮(201)的下方安装有伺服电机(205),且伺服电机(205)的输出端同步轮上连接有同步带(206),且滚轮(201)的上下轴杆之间设置有张紧轮(2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菱形组合模具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装置(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出入口,且出入口的底部与进给装置(2)内腔对称设置的滚轮(201)下方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滚轮(201)的轴杆之间和伺服电机(205)的输出端上均设置有同步轮,并且通过同步带(206)相连接,所述滚轮(201)之间同步带(206)配合有张紧轮(207),所述第一螺杆(203)呈对称设置于支撑板(202)的上方表面,并且旋转摇柄(204)使第一螺杆(203)带动支撑板(202)啮合向上移动,所述滚轮(201)通过第一螺杆(203)和摇柄(204)与伺服电机(205)之间构成可间距调节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菱形组合模具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曲盘(3)的形状呈螺纹型结构,且卷曲盘(3)内部导流槽呈逐渐收缩状,所述电焊台(4)和卷曲盘(3)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卷曲盘(3)的左侧旋转轴(5)和进给装置(2)的表面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卷曲盘(3)的上方与进给装置(2)的出口底部在同一水平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云张柱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优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