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不同路面地形行走的救援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8165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16
一一种适用不同路面地形行走的救援机器人,包括底盘,固定座与底盘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第一转轴中部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轮和负重轮上安装有履带,两侧转杆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转杆下端安装有万向轮,立柱前后左右侧壁均设置有喷水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使万向轮带动装置移动,可达到较高的移动速度,且具有控制方便、移动灵活、效率高等优点;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履带和负重轮转动带动本装置进行移动,对地面支撑面积大,越障性能好;可以适用不同路面地形的行走,灵活性强,通过四周同时喷水灭火,可提高灭火效果和救援效率,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喷水的高度以及摄像和照射的高度,还可根据现场情况来调节喷头的角度,进一步提高对火势的控制。的控制。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不同路面地形行走的救援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救援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适用不同路面地形行走的救援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救援机器人是指为救援而采取先进科学技术研制的机器人。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说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在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在遇到火灾时人们需要安全、尽快的逃生。发生火灾后进行有效救援是当前一大社会难题,由于救援环境的复杂性、易变性、恶劣性及不可预测性,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同时也是需要救援机器人为救援人员提供帮助,为火灾的救援提供了助力。
[0003]现有的救援机器人结构复杂且功能较为单一,只是具有查找被困者的作用,无法进行有效的灭火施救,还需要消防员拿来水管进行灭火,拖延了救援的时间,加大了被困人员的危险性;现有的救援机器人一般要么通过轮子想走要么通过该履带行走,轮子移动可以达到较高的速度,但是轮式的对地面的依赖性较强,且不适于越障,如壕沟、台阶、楼梯等障碍,使用不便;而履带行走地面支撑面积大,附着性、越障性能好,但行走效率较低,一直使用履带行走成本能耗较高,从而导致现有的机器人无法适用不同的路面行走,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不同路面地形行走的救援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适用不同路面地形行走的救援机器人,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底盘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固定座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前后壁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轴和多个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中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驱动轮和负重轮,所述驱动轮和负重轮上安装有履带,所述底盘下端前后侧均铰接有两个转杆,两侧所述转杆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所述转杆下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盘上端设置储水箱和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伸缩端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中部固接有立柱,所述立柱前后左右侧壁均设置有喷水组件,所述支撑板上端右侧设有高压水泵,所述高压水泵输入端连通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另一端连通于储水箱内部,所述高压水泵输出端连通有五通管,所述五通管连通有四个第二软管。
[0007]优选的,一种适用不同路面地形行走的救援机器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支撑柱,所
述支撑柱转动连接于底盘下端,所述固定座固接于支撑柱下端,所述支撑柱中部固接有第一直齿轮,所述底盘下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固接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与第一直齿轮啮合传动。
[0008]优选的,一种适用不同路面地形行走的救援机器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固接于第一转轴中部,所述空腔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固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
[0009]优选的,一种适用不同路面地形行走的救援机器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两个支杆,两个所述支杆固接于底盘下端,右侧所述支杆设置有第三电机,两侧所述支杆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右端固接于第三电机输出端,所述螺杆两侧螺纹旋向相反且对称螺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下端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于转杆。
[0010]优选的,一种适用不同路面地形行走的救援机器人,所述喷水组件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铰接于立柱侧壁,所述调节杆另一端设置有出水斗,所述出水斗另一端连通有若干喷头,所述第二软管另一端连通于出水斗,所述立柱四周侧壁均铰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伸缩端铰接于调节杆一侧。
[0011]优选的,一种适用不同路面地形行走的救援机器人,所述底盘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下端固接有承重块。
[0012]优选的,一种适用不同路面地形行走的救援机器人,所述固定座上端设有两个竖杆,所述竖杆上端安装有转向滚轮,所述底盘下端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转向滚轮滑动接触于环形槽底部。
[0013]优选的,一种适用不同路面地形行走的救援机器人,所述立柱顶部安装有照射灯,所述立柱侧壁安装有摄像头。
[0014]优选的,一种适用不同路面地形行走的救援机器人,所述底盘上端设有储物箱。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启动第三电机通过螺杆、移动块、连杆和转杆配合,使万向轮接触地面并对装置进行支撑,此时固定座和履带是离开地面的通过万向轮可以达到较高的移动速度,且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移动灵活、互换性好及效率高等优点。
[0017]2、通过传动组件使得万向轮离开地面,此时通过负重轮和履带接触地面并支撑装置,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履带和负重轮转动,进而可带动本装置进行移动,此移动结构对地面支撑面积大,接地比压小,牵引附着性、越障性能好。本申请的救援机器人可以适用不同路面地形的行走,可根据需要来调节,灵活性强;通过转动组件带动固定座转动不同方向,进而可方便履带可快速转向,适用各种狭窄不便转向的区域。
[0018]3、高压水泵通过第一软管将储水箱中的水吸入,并通过各个第二软管排到四个出水斗中,最终通过喷头喷出进行灭火,通过四周同时进行喷水灭火,可提高灭火效果,避免死角,提高了灭火救援的效率。
[0019]4、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带动支撑板和上方部件的高度,从而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喷水的高度以及摄像和照射的高度;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带动调节杆绕着与立柱铰接点转动,从而带动出水斗和喷头转动,可根据现场情况来调节喷头的角度,从而适用不同角度的喷水,进一步提高了对火势的控制,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固定座侧剖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转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喷水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7]1‑
底盘,2

固定座,3

转动组件,301

支撑柱,302

第一直齿轮,303

第一电机,304

第二直齿轮,4

空腔,5

第一转轴,6

第二转轴,7...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不同路面地形行走的救援机器人,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与底盘(1)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3),所述固定座(2)内部开设有空腔(4),所述空腔(4)前后壁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轴(5)和多个第二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5)中部设置有驱动组件(7),所述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驱动轮(8)和负重轮(9),所述驱动轮(8)和负重轮(9)上安装有履带(10),所述底盘(1)下端前后侧均铰接有两个转杆(11),两侧所述转杆(11)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12),所述转杆(11)下端安装有万向轮(13),所述底盘(1)上端设置储水箱(14)和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15),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5)伸缩端固接有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上端中部固接有立柱(17),所述立柱(17)前后左右侧壁均设置有喷水组件(18),所述支撑板(16)上端右侧设有高压水泵(19),所述高压水泵(19)输入端连通有第一软管(20),所述第一软管(20)另一端连通于储水箱(14)内部,所述高压水泵(19)输出端连通有五通管,所述五通管连通有四个第二软管(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不同路面地形行走的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3)包括支撑柱(301),所述支撑柱(301)转动连接于底盘(1)下端,所述固定座(2)固接于支撑柱(301)下端,所述支撑柱(301)中部固接有第一直齿轮(302),所述底盘(1)下端设置有第一电机(303),所述第一电机(303)输出端固接有第二直齿轮(304),所述第二直齿轮(304)与第一直齿轮(302)啮合传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不同路面地形行走的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第一锥齿轮(701),所述第一锥齿轮(701)固接于第一转轴(5)中部,所述空腔(4)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702),所述第二电机(702)输出端固接有第二锥齿轮(7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国李攀董瑞华聂高兴李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