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复杂地形的轮履复合移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86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向复杂地形的轮履复合移动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结构上包括四个轮履驱动机构、两个摇臂俯仰电机组件、两个车轮驱动电机组件、两个摇臂俯仰用锥齿轮组件、车架等组件;所述移动平台,采用两组电机组件实现四个车轮/履带的驱动,两组电机组件实现四个摇臂的俯仰;车轮驱动电机组件在车体上对称布置,摇臂俯仰电机组件在车体上对称布置,四个轮履驱动机构传动机构相同;所述轮履复合移动平台通过车轮驱动电机组件的等速、差速驱动,可实现移动平台的前进、后退转弯等。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地形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驱动方式(轮驱动、履驱动、轮履复合驱动),从而实现轮履复合移动平台在复杂地形中的快速移动。在复杂地形中的快速移动。在复杂地形中的快速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复杂地形的轮履复合移动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轮驱动和履带驱动复合的地面移动平台,属于机器人
,可用于工业设备、地面机器人、空间机器人等有移动功能需求的平台或装置中。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对移动机器人的地形适应能力、越障能力、移动速度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移动机器人不仅能够在复杂地形中移动、快速越障,还要求有高的移动速度。对于地球表面等非结构化环境中的移动机器人而言,其移动路径中可能存在碎石、凹坑、陡坡、丛林等不规则障碍,对移动机器人移动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对于地外星球(月球、火星等)表面移动机器人而言,由于星表存在岩石、陨石坑、软质易沉陷星壤等恶劣地形,对机器人移动能力提出极大挑战。为了提高机器人在复杂地形中的移动能力,保证移动速度、越障能力、抗沉陷能力等,需要设计一种在复杂地形中具有快速移动能力的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面向复杂地形的轮履复合移动平台,其既具有轮行能力,又具有履行能力,该移动平台可实现在地球或地外星体等复杂地形表面的快速移动。
[0004]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面向复杂地形的轮履复合移动平台,其技术方案包括四个轮履驱动机构、两个摇臂俯仰电机组件、两个车轮驱动电机组件、四个车轮驱动用同步带轮、两个车轮驱动用同步带、两个摇臂俯仰用锥齿轮组件、车架、两个同步带张紧机构等。
[0005]进一步,所述轮履复合移动平台,采用两个车轮驱动电机组件实现四个车轮/履带的驱动,两个摇臂俯仰电机组件实现四个摇臂的俯仰;所述车轮驱动电机组件和摇臂俯仰电机组件分别在车架上对称布置;所述四个轮履驱动机构传动机构相同,位于轮履复合移动平台上对角位置的轮履驱动机构可互换。
[0006]进一步,所述轮履驱动机构包括联轴器、四边形悬挂、车轮、密封挡板、履带支撑组件、摇臂驱动组件、驱动轮、履带等;所述轮履复合移动平台根据地形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驱动方式(轮驱动、履驱动、轮履复合驱动),从而实现车体在复杂地形中的快速移动。
[0007]进一步,所述轮履复合移动平台具有轮行、履行、轮履复合行走等移动模式;在平坦地面上,采用轮行提高移动速度;在复杂地面上,采用轮履复合行走提高越障能力;在易沉陷地面上,采用轮履复合行走提高抗沉陷能力;车轮发生故障时,可使用摇臂将车轮抬起,采用履带移动,实现车轮故障隔离;履带发生故障时,使用摇臂将履带抬起,采用车轮移动,实现履带故障隔离。在复杂地面移动时,可通过摇臂将车架抬升,提高车体离地高度,防止突起物对平台移动造成卡滞。
[0008]进一步,所述轮履驱动机构与车架之间设有四边形悬挂;当移动平台快速移动时,所述四边形悬挂可减轻车架的冲击,提高了平台快速移动的稳定性。
[0009]进一步,所述摇臂驱动组件包括摇臂驱动轴、角接触球轴承、摇臂固定螺母、摇臂
等构件。
[0010]进一步,所述车轮驱动轴与摇臂驱动轴同轴设计,使得驱动机构更加紧凑;所述摇臂可绕车轮轴线单向连续转动。
[0011]进一步,所述车轮外圈的线速度与履带运动的线速度相同,保证轮履复合运动时,车轮与履带之间速度匹配。
[0012]进一步,所述前后车轮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摇臂上履带的长度,保证履带可折叠到车架的两侧。
[0013]进一步,所述移动平台通过前后摇臂不同抬升高度,可调整车体姿态,实现车架上设备不同的工作姿态。
[0014]进一步,所述密封挡板与车轮内圈之间形成迷宫式密封,保证轮履复合驱动机构中的轴系处于密封环境,使得轮履复合驱动机构具有一定的防水、防尘能力。
[0015]进一步,所述轮履复合移动平台具有直线移动、转弯、差速转向等能力;所述轮履复合移动平台用于实现在复杂不平坦地形中的移动,通过车轮驱动电机组件的等速、差速驱动,可实现移动平台的前进、后退转弯等。
[0016]进一步,所述轮履复合移动平台具有全轮、全履、全轮履、前轮后履等多种运动模式,为了减小体积包络,可将轮履驱动机构中履带折叠到前后车轮之间。
[0017]进一步,所述轮履驱动机构为双驱动输入、双输出结构,轮履驱动机构传动的动力源来源于摇臂俯仰电机组件,车轮驱动电机组件。
[0018]进一步,所述履带支撑组件包括副支撑轮和主支撑轮;所述履带的张紧由副支撑轮,主支撑同时实现;主支撑轮主要实现履带外包络形状保持,同时防止履带在驱动轮上脱落;副支撑轮主要实现履带的张紧,保证履带与地面贴合。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采用两组驱动机构实现四个车轮和履带的移动,采用另外两组驱动机构实现四个摇臂的俯仰运动,驱动组件少;采用车轮和履带驱动,可实现轮行、履行、车轮履带复合等多种移动模式,也可实现车轮或履带的故障隔离;
[0021](2)本专利技术设有悬挂系统,提高了驱动机构在不平坦地形中的移动能力。悬挂用阻尼器和减振弹簧位于悬挂系统外侧,利于更换维护。
[0022](3)本专利技术的四个轮履复合驱动机构采用模块化设计,传动机构相同或镜像对称,易于互换。
[0023](4)本专利技术的轮履复合驱动机构采用中空双轴传动设计,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实施方式中轮履复合驱动机构的三维剖视图。
[0026]图3为图1实施方式中轮履复合驱动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1实施方式的不同构型状态示意图。
[0028]图中:轮履驱动机构(1,2,3,4);摇臂俯仰电机组件(5

1,5

2);车轮驱动电机组件(6

1,6

2);同步带轮(7

1,7

2,7

3,7

4);同步带(8

1,8

2);锥齿轮组件(9

1,9

2);车架10;同步带张紧机构(11

1,11

2);联轴器(车轮联轴器1
‑1‑
1,摇臂联轴器1
‑1‑
2);四边形悬
挂(左侧板1
‑2‑
1、上连杆1
‑2‑
2、下连杆1
‑2‑
3、右侧板1
‑2‑
4、阻尼器1
‑2‑
5、减振弹簧1
‑2‑
6);车轮组件(车轮1
‑3‑
1、密封挡板1
‑3‑
2);车轮驱动组件(角接触球轴承1
‑4‑
1、车轮驱动轴1
‑4‑
2、小齿轮1
‑4‑
3、大齿轮1
‑5‑
1、角接触球轴承1
‑5‑
2、支撑轴1
‑5‑...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复杂地形的轮履复合移动平台,包括四个轮履驱动机构(1,2,3,4)、两个摇臂俯仰电机组件(5

1,5

2)、两个车轮驱动电机组件(6

1,6

2)、四个车轮驱动用同步带轮(7

1,7

2,7

3,7

4)、两个车轮驱动用同步带(8

1,8

2)、两个摇臂俯仰用锥齿轮组件(9

1,9

2)、车架10、两个同步带张紧机构(11

1,11

2)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履复合移动平台既具有轮行能力,又具有履行能力,可实现在地球或地外星体等复杂地形表面的快速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复杂地形的轮履复合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采用车轮驱动电机组件(6

1,6

2)实现四个车轮1
‑3‑
1/履带1

11的驱动,两组摇臂俯仰电机组件(5

1,5

2)实现四个摇臂(1
‑7‑
4)的俯仰;所述车轮驱动电机组件(6

1,6

2)和摇臂俯仰电机组件(5

1,5

2)分别在车架(10)上对称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复杂地形的轮履复合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履驱动机构与车架(10)之间设计有四边形悬挂,当移动平台快速移动时,四边形悬挂可减轻车架(10)的冲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复杂地形的轮履复合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驱动轴(1
‑4‑
2)与摇臂驱动轴(1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军唐玲王耀兵魏世民朱赣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