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动密封装置及转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815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动密封装置,包括旋转部件,旋转部件包括固定连接的旋转本体和旋转轴、与旋转轴转动连接的底座;底座的外侧具有缓冲凹槽,缓冲凹槽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旋转本体的边缘沿缓冲凹槽的外侧壁外侧延伸并与外侧壁形成迷宫密封;底座上位于缓冲凹槽的内侧具有下迷宫,旋转本体上与下迷宫对应的设置有上迷宫以形成迷宫密封;底座上位于下迷宫的内侧与旋转部件中的一者安装有密封环,另一者安装有密封圈,密封环与密封圈接触以密封。该旋转动密封装置,降低了对旋转精度的不利影响,密封效果好。且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及更长的保养周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旋转动密封装置的转台,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技术效果。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动密封装置及转台


[0001]本技术涉及密封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旋转动密封装置,还涉及一种具有该旋转动密封装置的转台。

技术介绍

[0002]架设于户外的设备通常需要具有阻止外部环境对设备内部零部件造成侵蚀(例如雨水、水汽、盐雾、沙尘等)的防护措施,通常来说,相对静止的部件间密封比较容易,如采用:在外壳间隙中涂密封胶、装橡胶密封圈等措施。
[0003]而需要进行旋转运动的一类设备(如雷达、光电转台等)由于旋转部件和静止部件间存在相对运动,又需要在相对运动的部件间保持密封状态,此类设备的密封技术相对较为复杂,通常选择接触式旋转动密封和非接触式旋转动密封这两种密封方式或其组合形式来达到密封目的。
[0004]接触式旋转动密封依靠各类形状和材料的橡胶密封元件(如O型密封圈,Y型密封圈,V型密封圈,机械密封,毛毡圈等)与结构件之间直接接触,如端面接触或径向接触,以隔离内外空间,达到密封目的。但困难的是,设备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橡胶类材质的密封元件材料具有柔软的特性,再加上其低温下发生硬化和收缩的现象,以及零件加工和安装的误差,密封元件接触部位的接触状况随时都在变化,很容易造成旋转运动的摩擦阻力不均匀,若设备对旋转运动速度精度要求较高,普通的接触式密封方式往往无法满足要求。
[0005]非接触式旋转动密封主要包含有油槽,甩油环和迷宫密封等,它的运动部件和静止部件无直接接触,依靠气体或者液体空隙分隔内外空间,不存在摩擦阻力的问题。但是,非接触式密封通常很难使内外空间完全分隔,单独使用非接触式密封难以达到可靠的密封效果。且迷宫密封空隙直接与外部空间相连,当外部空间有大量尘土和水、杂物灌入迷宫时,迷宫细小的间隙很容易留存泥水,需频繁清理维护。
[0006]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旋转动密封结构防护寿命较短、维护周期短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动密封装置,该旋转动密封装置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旋转动密封结构防护寿命较短、维护周期短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旋转动密封装置的转台。
[0008]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旋转动密封装置,包括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包括固定连接的旋转本体和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具有缓冲凹槽,所述缓冲凹槽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旋转本体的边缘沿所述缓冲凹槽的外侧壁外侧延伸并与所述外侧壁形成迷宫密封;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缓冲凹槽的内侧具有下迷宫,所述旋转本体上与所述下迷宫对应的设置有上迷宫以形成迷宫密封;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下迷宫的内侧与所述旋
转部件中的一者安装有密封环,另一者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环与所述密封圈接触以密封。
[0010]优选地,上述旋转动密封装置中,所述缓冲凹槽的底面包括由所述底座的内侧到外侧斜向下倾斜的倾斜面,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缓冲凹槽的最底端。
[0011]优选地,上述旋转动密封装置中,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同轴固定于与所述底座本体内的轴系安装座,所述缓冲凹槽和所述下迷宫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上,所述轴系安装座上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密封环或所述密封圈的台阶面,所述轴系安装座与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
[0012]优选地,上述旋转动密封装置中,所述轴系安装座与所述旋转轴间通过轴承连接。
[0013]优选地,上述旋转动密封装置中,所述密封环为钢制密封环。
[0014]优选地,上述旋转动密封装置中,所述密封圈为V型密封圈,其密封唇与所述密封环相抵以密封。
[0015]优选地,上述旋转动密封装置中,所述V型密封圈为氟硅橡胶V型密封圈。
[0016]优选地,上述旋转动密封装置中,所述V型密封圈的开口朝向所述旋转轴的径向外侧,且所述密封环和/或所述V型密封圈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的相对安装高度可调。
[0017]优选地,上述旋转动密封装置中,所述旋转轴和所述旋转本体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轴向的接触面间设置有垫片;和/或,所述旋转部件与安装于所述旋转部件上的所述密封环或所述V型密封圈之间设置有垫片;和/或,所述底座与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所述密封环或所述V型密封圈之间设置有垫片。
[0018]本技术提供的旋转动密封装置包括旋转部件、底座、密封环和密封圈。其中,旋转部件包括旋转本体与旋转轴,二者固定连接并以旋转轴的轴线为转动中心同步旋转。底座与旋转轴转动连接,底座具有缓冲凹槽,缓冲凹槽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旋转本体的边缘沿缓冲凹槽的外侧壁外侧延伸并与外侧壁形成迷宫密封;底座上位于缓冲凹槽的内侧具有下迷宫,旋转本体上与下迷宫对应的设置有上迷宫以形成迷宫密封;底座与旋转部件中的一者安装有密封环,另一者安装有密封圈,密封环或密封圈位于下迷宫的内侧,且密封环与密封圈接触以密封。
[0019]应用本技术提供的旋转动密封装置,采用多种密封方式的组合,在最外侧由底座的外壁与旋转本体的外壁形成一组迷宫密封,其内侧具有缓冲凹槽,且缓冲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缓冲凹槽的内侧则通过上迷宫和下迷宫形成进一步迷宫密封,再内侧则通过密封圈与密封环形成接触密封。通过接触密封与非接触密封的组合,非接触式密封降低了对旋转精度的不利影响,接触密封有利于保证密封效果。且通过缓冲凹槽的设置,一方面为进入其中的泥水提供的缓冲空间,且通孔的设置便于泥水及时排出,进而减少了泥沙进入内部迷宫密封,避免了频繁的清理维护。且缓冲凹槽和通孔的设置为内部的密封圈提供了更干净的工作环境,避免频繁的更换密封圈和清理保养工作,并使该旋转动密封装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及更长的保养周期。
[0020]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转台,该转台包括上述任一种旋转动密封装置。由于上述的旋转动密封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旋转动密封装置的转台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旋转动密封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1对应的密封圈和密封环安装位置互换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标记如下:
[0026]旋转部件1,旋转本体11,旋转轴12,旋转本体安装面13,底座2,底座本体21,轴系安装座22,缓冲凹槽23,倾斜面24,通孔25,上迷宫3,下迷宫4,密封环5,密封圈6,轴承7,垫片8。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旋转动密封装置,以延长旋转动密封结构的防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动密封装置,包括旋转部件(1),所述旋转部件(1)包括固定连接的旋转本体(11)和旋转轴(12)、与所述旋转轴(12)转动连接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具有缓冲凹槽(23),所述缓冲凹槽(2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25),所述旋转本体(11)的边缘沿所述缓冲凹槽(23)的外侧壁外侧延伸并与所述外侧壁形成迷宫密封;所述底座(2)上位于所述缓冲凹槽(23)的内侧具有下迷宫(4),所述旋转本体(11)上与所述下迷宫(4)对应的设置有上迷宫(3)以形成迷宫密封;所述底座(2)上位于所述下迷宫(4)的内侧与所述旋转部件(1)中的一者安装有密封环(5),另一者安装有密封圈(6),所述密封环(5)与所述密封圈(6)接触以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凹槽(23)的底面包括由所述底座(2)的内侧到外侧斜向下倾斜的倾斜面(24),所述通孔(25)设置于所述缓冲凹槽(23)的最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包括底座本体(21)和同轴固定于与所述底座本体(21)内的轴系安装座(22),所述缓冲凹槽(23)和所述下迷宫(4)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21)上,所述轴系安装座(22)上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密封环(5)或所述密封圈(6)的台阶面,所述轴系安装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科鳞朱骏卓袁东向思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英飞睿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