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轨道列车抛洒煤渣的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8132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轨道列车抛洒煤渣的回收装置,包括稳固支架和收集布;稳固支架设置在轨道的道砟层上,用于收集布的稳固;收集布设置在稳固支架上,用于收集列车上掉落的煤渣;稳固支架包括支撑件和用于安装收集布的框架;收集布设置在框架内且收集布的工作面与水平面平行;支撑件的一端设置在道砟层内,另一端与框架连接,用于框架的稳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收集布收集煤渣,能避免列车大量抛洒煤渣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煤渣掉落在道砟层内,使得道砟失去弹性,造成轨道裂损,导致维护成本上升以及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支撑件插入道砟层内,能稳固住框架,收集布的工作面与水平面平行,防止收集布工作面上的煤渣滑落至道砟层内,造成收集失效。造成收集失效。造成收集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列车抛洒煤渣的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运输
,具体涉及一种轨道列车抛洒煤渣的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秦铁路、朔黄铁路等重要运煤专线,其煤炭运输主要采用的是敞车,即车厢顶部无盖板,在运输过程中煤炭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所以列车进出隧道时,形成的活塞风容易将敞车表层上的煤炭颗粒吹离车体;满载车与空车在隧道内会车时,两车相对速度高达160km/h,横向风力达到11级大风,会使列车产生突然晃动,此外,列车在轨道线形不平顺的部位,车体颠簸也会造成煤渣抛洒。因此,在轨道的隧道洞口或颠簸处,煤渣抛洒堆积十分常见,而列车抛洒的煤渣散落在轨道两侧的道砟层内,煤渣在轨道底部板结道砟,使道砟失去弹性,造成轨道裂损,导致维护成本上升以及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煤渣散落在轨道的侧沟内,煤渣渗入侧沟下方的水渠内,造成排水失效,使得隧道底部积水,导致隧道底部容易产生开裂和空洞,对隧道结构存在不利影响。
[0003]并且,现有的煤炭装卸成套设备均仅适用于敞车,敞车的运行密度高、运量大,但会产生煤渣抛洒及环境污染问题,棚车的运行密度相对较低,但是煤尘抛洒少,环境污染小,当下若大规模使用棚车从而替代敞车,所需花费高,且会降低重载铁路的运行效率,因此,敞车仍将是重载铁路运煤的主流选择。
[0004]综上所述,急需一种轨道列车抛洒煤渣的回收装置以解决列车大量抛洒煤渣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对隧道结构具有不利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列车抛洒煤渣的回收装置以解决列车大量抛洒煤渣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对隧道结构具有不利影响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轨道列车抛洒煤渣的回收装置,包括稳固支架和收集布;所述稳固支架设置在轨道的道砟层上,用于收集布的稳固;所述收集布设置在稳固支架上,用于收集列车上掉落的煤渣;所述稳固支架包括支撑件和用于安装收集布的框架;所述收集布设置在框架内且收集布的工作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设置在道砟层内,另一端与框架连接,用于框架的稳固。
[0007]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框架包括沿轨道长度方向布置的多组矩形框架;所述收集布包括与矩形框架一一对应设置的收集布单件。
[0008]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相邻的两组矩形框架为可拆卸连接。
[0009]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矩形框架和收集布单件通过尼龙搭扣可拆卸连接。
[0010]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收集布单件的工作面低于铁轨与枕木的接触面。
[0011]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轨道侧沟内的凹槽,用于煤渣的收集。
[0012]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外壁与侧沟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0

10mm,便于
煤渣的收集。
[0013]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凹槽包括骨架以及设置在骨架上的集渣布;所述集渣布与骨架配合形成凹槽,且集渣布与骨架通过尼龙搭扣可拆卸连接。
[0014]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收集布和集渣布为硅胶布、玄武岩纤维布、陶瓷纤维布和 Nomex布中的任意一种。
[0015]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的轨道列车抛洒煤渣的回收装置包括稳固支架和收集布;所述稳固支架设置在轨道的道砟层上,用于收集布的稳固;所述收集布设置在稳固支架上,用于收集列车上掉落的煤渣;所述稳固支架包括支撑件和用于安装收集布的框架;所述收集布设置在框架内且收集布的工作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设置在道砟层内,另一端与框架连接,用于框架的稳固。本技术通过设置在道砟层上的收集布收集运煤列车上掉落的煤渣,能避免列车大量抛洒煤渣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煤渣掉落在道砟层内,使得道砟失去弹性,造成轨道裂损,导致维护成本上升以及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稳固支架能保证收集布能稳固在道砟层上,不会被列车气流带起,避免收集失效;通过支撑件插入道砟层内,能对框架进行稳固,保证收集布能稳固进行工作,同时收集布的工作面与水平面平行,防止收集布工作面上的煤渣滑落至道砟层内,造成收集失效。
[0017](2)本技术的框架包括沿轨道长度方向布置的多组矩形框架;所述收集布包括与矩形框架一一对应设置的收集布单件,通过设置多组矩形框架和收集布单件,保证结构的灵活性,便于组装、拆卸和稳固。优选相邻的两组矩形框架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
[0018](3)本技术的收集布单件的工作面低于铁轨与枕木的接触面,减小收集布单件受列车气流的影响,保证收集布单件的稳定。
[0019](4)本技术的矩形框架和收集布单件通过尼龙搭扣可拆卸连接,便于收集布的快速安装和卸载,同时便于将收集的煤渣进行回收。
[0020](5)本技术还包括设置在轨道的侧沟内的凹槽,通过在侧沟内设置凹槽便于收集列车上掉落在侧沟内的煤渣,防止煤渣渗入侧沟下方的水渠,避免排水失效,同时避免隧道底部积水造成的隧道底部开裂和空洞。优选凹槽的外壁与侧沟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 0

10mm,保证煤渣不会从侧沟与凹槽之间的间隙中掉落在侧沟内,从而渗入侧沟下方的水渠内,造成排水失效。
[0021](6)本技术的凹槽包括骨架以及设置在骨架上的集渣布;所述集渣布与骨架配合形成凹槽,且集渣布与骨架通过尼龙搭扣可拆卸连接,使得集渣布能快速在骨架上进行安装和拆卸,同时便于将凹槽内的煤渣收集并倒出。
[0022](7)本技术的收集布和集渣布为硅胶布、玄武岩纤维布、陶瓷纤维布和Nomex 布中的任意一种,强度高,且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安全性好。
[0023]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
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5]在附图中:
[0026]图1是本实施例的轨道列车抛洒煤渣的回收装置安装完成后的示意图;(未图示铁轨);
[0027]图2是图1中的稳固支架和收集布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图1中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1、收集布;1.1、收集布单件;2、道砟层;3、稳固支架;3.1、支撑件;3.2、框架;3.2.1、矩形框架;3.2.1a、矩形框架一;3.2.1b、矩形框架二;4、凹槽;4.1、骨架; 4.1.1、骨架单件;4.1.1a、骨架单件一;4.1.1b、骨架单件二;4.2、集渣布;5、枕木;6、水渠;7、尼龙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31]实施例:
[0032]一种轨道列车抛洒煤渣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列车抛洒煤渣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固支架(3)和收集布(1);所述稳固支架(3)设置在轨道的道砟层(2)上,用于收集布(1)的稳固;所述收集布(1)设置在稳固支架上,用于收集列车上掉落的煤渣;所述稳固支架(3)包括支撑件(3.1)和用于安装收集布的框架(3.2);所述收集布(1)设置在框架(3.2)内且收集布的工作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支撑件(3.1)的一端设置在道砟层(2)内,另一端与框架(3.2)连接,用于框架的稳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列车抛洒煤渣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2)包括沿轨道长度方向布置的多组矩形框架(3.2.1);所述收集布(1)包括与矩形框架(3.2.1)一一对应设置的收集布单件(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列车抛洒煤渣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组矩形框架(3.2.1)为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列车抛洒煤渣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明锋张俊俭刘聪李元军卢小永闫锦秀金红瑞齐飞赵晨阳白丽斌张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