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流放大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811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流放大电路,包括第五双极型晶体管、第六双极型晶体管、第七双极型晶体管、第八双极型晶体管、第九双极型晶体管、第十双极型晶体管、第十一双极型晶体管、第十二双极型晶体管以及第十三双极型晶体管;第六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作为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第六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与第八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连接,第八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与第五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连接,第五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到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流放大电路采用分立式差分输入电路末级推抚输出电路结构,采用这种结构能够对增强对喇叭控制力,同时对大动态音频表现相对较高,可广泛应用于音响功放技术领域。可广泛应用于音响功放技术领域。可广泛应用于音响功放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流放大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音响功放
,尤其涉及一种电流放大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音响代指一整套可以还原播放音频信号的设备,包括音箱主机箱体和低音炮箱体等,音响中的功率放大器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由音箱本身回放出声音,使其声音变大。由于放大器是非线性的,如果最大地(即线性的频率范围尽可能的宽)避免音频失真是放大器的关键参数,性能好的放大电路对喇叭具有强的喇叭控制力,能够更好地推动喇叭,现有的放大器对喇叭的推动能力还存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电流放大电路。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电流放大电路,包括第五双极型晶体管、第六双极型晶体管、第七双极型晶体管、第八双极型晶体管、第九双极型晶体管、第十双极型晶体管、第十一双极型晶体管、第十二双极型晶体管以及第十三双极型晶体管;
[0006]所述第六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十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连接,且作为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0007]所述第六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七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相接,并连接到第二偏置电压;所述第十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十一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相接,并连接到第一偏置电压;所述第七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十一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相接,并连接到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
[0008]所述第六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八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八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五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到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十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十二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十二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十三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十三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到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
[0009]所述第九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八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九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十二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电路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一双极型晶体管、第二双极型晶体管、第三双极型晶体管、第四双极型晶体管、第十四双极型晶体管、第十五双极型晶体管、第十六双极型晶体管和第十七双极型晶体管;
[0011]所述第一双极型晶体管、所述第二双极型晶体管、所述第三双极型晶体管和所述第四双极型晶体管相互并联,且并联后的基极与所述第五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并联后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偏置电压,并联后的发射极连接至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
[0012]所述第十四双极型晶体管、所述第十五双极型晶体管、所述第十六双极型晶体管
和所述第十七双极型晶体管相互并联,且并联后的基极与所述第十三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并联后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二偏置电压,并联后的发射极连接至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
[0013]进一步,所述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偏置电压和所述第二偏置电压上均设有滤波电路。
[0014]进一步,所述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级电路,所述输出级电路包括多个型号为TDA7293的芯片。
[0015]进一步,所述输出级电路中包含三个型号为TDA7293的芯片。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电流放大电路采用分立式差分输入电路末级推抚输出电路结构,采用这种结构能够对增强对喇叭控制力,同时对大动态音频表现相对较高。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流放大电路的电子电路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输出级电路的电子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3]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流放大电路,包括第五双极型晶体管Q5、第六双极型晶体管Q6、第七双极型晶体管Q7、第八双极型晶体管Q8、第九双极型晶体管Q9、第十双极型晶体管Q10、第十一双极型晶体管Q11、第十二双极型晶体管Q12以及第十三双极型晶体管Q13;
[0025]第六双极型晶体管Q6的基极与第十双极型晶体管Q10的基极连接,且作为电流放
大电路的输入端;
[0026]第六双极型晶体管Q6的发射极与第七双极型晶体管Q7的发射极相接,并连接到第二偏置电压;第十双极型晶体管Q10的发射极与第十一双极型晶体管Q11的发射极相接,并连接到第一偏置电压;第七双极型晶体管Q7的基极与第十一双极型晶体管Q11的基极相接,并连接到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
[0027]第六双极型晶体管Q6的集电极与第八双极型晶体管Q8的基极连接,第八双极型晶体管 Q8的集电极与第五双极型晶体管Q5的基极连接,第五双极型晶体管Q5的发射极连接到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第十双极型晶体管Q10的集电极与第十二双极型晶体管Q12的基极连接,第十二双极型晶体管Q12的集电极与第十三双极型晶体管Q13的基极连接,第十三双极型晶体管Q13的发射极连接到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
[0028]第九双极型晶体管Q9的集电极与第八双极型晶体管Q8的集电极连接,第九双极型晶体管Q9的发射极与第十二双极型晶体管Q12的集电极连接。
[0029]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分立式差分输入电路末级推抚输出电路结构,这种结构很够获得较大的输出范围,且在音响所需播放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保持线性,以减少失真。另外这种电路结构能够挂接较大的负载,因此对喇叭控制力强,对大动态音频表现相对较高。在本实施例的电路中,第六双极型晶体管Q6、第七双极型晶体管Q7、第十双极型晶体管Q10和第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五双极型晶体管、第六双极型晶体管、第七双极型晶体管、第八双极型晶体管、第九双极型晶体管、第十双极型晶体管、第十一双极型晶体管、第十二双极型晶体管以及第十三双极型晶体管;所述第六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十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连接,且作为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六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七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相接,并连接到第二偏置电压;所述第十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十一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相接,并连接到第一偏置电压;所述第七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十一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相接,并连接到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六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八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八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五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到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十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十二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十二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十三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十三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到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九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八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九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十二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涯
申请(专利权)人:仁化县启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