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5G高带宽信号的模拟预失真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166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拟预失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5G高带宽信号的模拟预失真模块,包括输入模块、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和输出模块,输入模块外接有延时模块,输入模块还与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电性连接,延时模块、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与输出模块电性连接,宽带射频信号由输入模块分为主信号和采样信号,主信号通过延时模块输入到输出模块,采样信号经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进行预失真处理过,采样信号与主信号进行叠加耦合,射频信号经PA放大模块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由反馈耦合器分成输出信号和反馈信号,输出信号经滤波器和双工器处理后由天线输出,反馈信号经反馈差分电路传输给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反馈差分电路传输给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反馈差分电路传输给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5G高带宽信号的模拟预失真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模拟预失真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5G高带宽信号的模拟预失真模块。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已经成为通信业和学术界探讨的热点。 5G的发展主要有两个驱动力。一方面以长期演进技术为代表的第四代移动通讯系统4G已全面商用,对下一代技术的讨论提上日程;另一方面,移动数据的需求爆炸式增长,现有移动通信系统难以满足未来需求,急需研发新一代 5G系统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信号的带宽要求更高,需要高带宽的调制信号依然能够保持高线性度、高保真度的放大。数字预失真系统也可达到较好的指标,但其对系统元件的要求高,技术难度大,成本高,现有模拟预失真系统可校正信号带宽较窄,无法用于5G相关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适用于5G高带宽信号的模拟预失真模块,解决了现有模拟预失真系统可校正信号带宽较窄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5G高带宽信号的模拟预失真模块,包括输入模块、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和输出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外接有延时模块,输入模块还与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电性连接,所述延时模块、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与输出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射频信号被输入模块分为主信号和采样信号分别传输给延时模块和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采样信号经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处理过后,采样信号与主信号进行叠加耦合后经输出模块输出。
[0006]进一步的,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输入耦合器和输入差分电路,所述输入耦合器与延时模块、输入差分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输入差分电路与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电性连接,所述输入耦合器为定向耦合器CP1。
[0007]进一步的,所述输入差分电路包括阻抗变换器T2、电阻R7、电阻R8、电阻R11、电阻R14、电阻R15、电容C15、电容C49、电容C50、电容C56和电感L6、电感L7、电感L15、电感L16;所述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的引脚 19与电容C50的一端、电感L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6的另一端与电容C15的一端、电感L15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15的另一端与电容C49 的一端、阻抗变换器T2的引脚4电性连接,所述阻抗变换器T2的引脚3与电容C49的另一端、电感L1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16的另一端与电容C15的另一端、电感L7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7的另一端与电容C50 的另一端、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的引脚20电性连接,所述阻抗变换器 T2的引脚2串联电容C53并接地,所述阻抗变换器T2的引脚5接地,所述阻抗变换器T2的引脚1与电阻R15、电阻R1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4 的另一端与电阻R11的一端、定向耦合器CP1的引脚5电性连接,所述电阻 R11、电阻R15的另一端、定向
耦合器CP1的引脚4、引脚3均接地,所述定向耦合器CP1的引脚6串联电容C56并接地,所述定向耦合器CP1的引脚1 串联电阻R7并与延时器件电性连接,定向耦合器CP1的引脚2串联电阻R8 并接地。
[0008]进一步的,所述输出模块包括输出耦合器、输出差分电路和反馈差分电路,所述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与输出差分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输出差分电路与输出耦合器电性连接,所述输出耦合器与延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输出耦合器还外接有PA放大模块、反馈耦合器、滤波器、双工器和天线,所述输出耦合器、PA放大模块、反馈耦合器、滤波器、双工器和天线依次电性连接,所述反馈耦合器与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电性连接,经过预失真处理的射频信号经PA放大模块放大后传输给反馈耦合器,所述反馈耦合器将射频信号分为输出信号和反馈信号,所述输出信号经过滤波器和双工器处理后由天线输出,所述反馈信号经反馈差分电路传输给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所述输出耦合器为定向耦合器CP2。
[0009]进一步的,所述输出差分电路包括阻抗变换器T1、电阻R1、电阻R4、电阻R5、电阻R10、电容C1、电容C3、电容C4、电容C29和电感L1

L4、电感 L8;所述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的引脚8与电感L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电感L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4 的另一端与电容C29的一端、阻抗变换器T1的引脚4电性连接,所述阻抗变换器T1的引脚3与电容C29的另一端、电感L8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 L8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另一端、电感L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的引脚9电性连接,所述阻抗变换器T2的引脚2与电容C1、电感L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与电容C3、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的引脚11、引脚12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和电容 C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阻抗变换器T2的引脚5接地,所述阻抗变换器T2 的引脚1与电阻R5、电阻R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 R1的一端、定向耦合器CP2的引脚3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电阻R4的另一端、定向耦合器CP2的引脚5、均接地,所述定向耦合器CP2的引脚6与引脚2均串联电阻R10并接地,所述向定向耦合器CP2的引脚1与延时器件电性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反馈差分电路包括阻抗变换器T3、电容C25、电容C48、电容C52和电感L9、电感L10、电感L14、电感L17;所述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的引脚30与电感L10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10的另一端与电容C25、电感L1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14的另一端与电容C48的一端、阻抗变换器T3的引脚4电性连接,所述阻抗变换器T3的引脚3与电容C48 的另一端、电感L17D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17的另一端与电容C25的另一端、电感L9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9的另一端与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的引脚31电性连接,所述阻抗变换器T3的引脚2串联电容C52并接地,所述阻抗变换器T3的引脚1与反馈耦合器电性连接,所述阻抗变换器T3的引脚5接地。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振荡器电路,所述振荡器电路包括晶体振荡器U10和电容C42、电容C41、电容C55;所述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的引脚46与晶体振荡器U10的引脚1、电容C4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晶体振荡器U10的引脚3与电容C41、电容C55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55的另一端与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的引脚45电性连接,所述晶体振荡器U10的引脚2、引脚4和电容C42、电容C41的另一端均接地。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 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将正5V的电压降压为正3.3V和正1.8V的电压传输给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
片U1。
[0013]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降压稳压器U5、电容C14、电容C54和电阻R17;正5V电压与所述降压稳压器U5的引脚13、引脚14、电阻R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5G高带宽信号的模拟预失真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和输出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外接有延时模块,输入模块还与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电性连接,所述延时模块、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与输出模块电性连接,射频信号被输入模块分为主信号和采样信号分别传输给延时模块和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采样信号经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处理过后,采样信号与主信号进行叠加耦合后经输出模块输出,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输入耦合器和输入差分电路,所述输入耦合器与延时模块、输入差分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输入差分电路与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电性连接,所述输入耦合器为定向耦合器CP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预失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差分电路包括阻抗变换器T2、电阻R7、电阻R8、电阻R11、电阻R14、电阻R15、电容C15、电容C49、电容C50、电容C56和电感L6、电感L7、电感L15、电感L16;所述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的引脚19与电容C50的一端、电感L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6的另一端与电容C15的一端、电感L15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15的另一端与电容C49的一端、阻抗变换器T2的引脚4电性连接,所述阻抗变换器T2的引脚3与电容C49的另一端、电感L1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16的另一端与电容C15的另一端、电感L7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7的另一端与电容C50的另一端、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的引脚20电性连接,所述阻抗变换器T2的引脚2串联电容C53并接地,所述阻抗变换器T2的引脚5接地,所述阻抗变换器T2的引脚1与电阻R15、电阻R1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电阻R11的一端、定向耦合器CP1的引脚5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1、电阻R15的另一端、定向耦合器CP1的引脚4、引脚3均接地,所述定向耦合器CP1的引脚6串联电容C56并接地,所述定向耦合器CP1的引脚1串联电阻R7并与延时器件电性连接,定向耦合器CP1的引脚2串联电阻R8并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模拟预失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包括输出耦合器、输出差分电路和反馈差分电路,所述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与输出差分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输出差分电路与输出耦合器电性连接,所述输出耦合器与延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输出耦合器还外接有PA放大模块、反馈耦合器、滤波器、双工器和天线,所述输出耦合器、PA放大模块、反馈耦合器、滤波器、双工器和天线依次电性连接,所述反馈耦合器与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电性连接,经过预失真处理的射频信号经PA放大模块放大后传输给反馈耦合器,所述反馈耦合器将射频信号分为输出信号和反馈信号,所述输出信号经过滤波器和双工器处理后由天线输出,所述反馈信号经反馈差分电路传输给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所述输出耦合器为定向耦合器CP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模拟预失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差分电路包括阻抗变换器T1、电阻R1、电阻R4、电阻R5、电阻R10、电容C1、电容C3、电容C4、电容C29和电感L1

L4、电感L8;所述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的引脚8与电感L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电感L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4的另一端与电容C29的一端、阻抗变换器T1的引脚4电性连接,所述阻抗变换器T1的引脚3与电容C29的另一端、电感L8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8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另一端、电感L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高带宽预失真处理芯片U1的引脚9电性连接,所述阻抗变换器T2的引脚2与电容C1、电感L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与电容C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智锐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