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5G通信的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7612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5G通信的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包括:陶瓷体,设于陶瓷体底面左端的输入焊盘,设于陶瓷体底面右端的输出焊盘,设于陶瓷体底面中部的接地焊盘,以及设于陶瓷体内部的金属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带通滤波器,可达到小型化的目的,且滤波器采用4阶的设计,在带外形成4传输零点,可达到带外高抑制的要求。可达到带外高抑制的要求。可达到带外高抑制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5G通信的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滤波器,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5G通信的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

技术介绍

[0002]带通滤波器是指能通过某一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分量、但将其他范围的频率分量衰减到极低水平的滤波器。一个理想的带通滤波器应该有一个完全平坦的通带,在通带内没有放大或者衰减,并且在通带之外所有频率都被完全衰减掉,另外,通带外的转换在极小的频率范围完成。
[0003]在带通滤波器的应用上,不仅要求带通滤波器带外高抑制,而且要求带通滤波器的体积尽可能小,能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5G通信的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包括:陶瓷体,设于陶瓷体底面左端的输入焊盘,设于陶瓷体底面右端的输出焊盘,设于陶瓷体底面中部的接地焊盘,以及设于陶瓷体内部的金属层;所述陶瓷体的介电常数为40,介质损耗小于0.002;所述金属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其包含:位于接地焊盘上方的第一极板,由第一极板后侧左端延伸至输入焊盘上方的左延部,以及由第一极板后侧右端延伸至输出焊盘上方的右延部;第一极板通过第一过孔与接地焊盘的左半部电连接;第一极板通过第二过孔与接地焊盘的右半部电连接;第二金属层,其包含:位于第一极板左半部上方的第二极板,以及位于第一极板右半部上方的第三极板;第三金属层,其包含:位于第二极板上方的第四极板,由第四极板前侧延伸至输入焊盘上方的第一微带线,位于第三极板上方的第五极板,以及由第五极板前侧延伸至输出焊盘上方的第二微带线;第四金属层,其包含:位于输入焊盘上方的第六极板,以及位于输出焊盘上方的第七极板;第六极板通过第三过孔与输入焊盘电连接;第七极板通过第四过孔与输出焊盘电连接;第五金属层,其包含:位于第二极板和第三极板上方的第八极板,以及位于第一极板后侧上方的第三微带线;第三微带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第八极板的左端还延伸至第六极板上方;第八极板的右端还延伸至第七极板上方;第六金属层,其包含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四微带线,第五微带线,第六微带线,以及第七微带线;第四微带线、第五微带线、第六微带线、第七微带线都沿前后方向延伸;第四微带线的前端位于第一微带线和第六极板上方,第四微带线的前端通过第五过孔与第六极板、第一微带线电连接;第四微带线的后端位于第一极板左延部的上方,第四
微带线的后端通过第六过孔与第一极板的左延部电连接;第五微带线的前端位于第二极板上方,第五微带线的前端通过第七过孔与第二极板电连接;第五微带线的后端位于位于第三微带线左端的上方,第五微带线的后端通过第八过孔与第三微带线的左端、第一极板电连接;第六微带线的前端位于第三极板上方,第六微带线的前端通过第九过孔与第三极板电连接;第六微带线的后端位于位于第三微带线右端的上方,第六微带线的后端通过第十过孔与第三微带线的右端、第一极板电连接;第七微带线的前端位于第二微带线和第七极板上方,第七微带线的前端通过第十一过孔与第七极板、第二微带线电连接;第七微带线的后端位于第一极板右延部的上方,第七微带线的后端通过第十二过孔与第一极板的右延部电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输入焊盘和输出焊盘对称设置。
[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极板和第三极板对称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第四极板和第五极板对称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对称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第六极板和第七极板对称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第四微带线和第七微带线对称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五微带线和第六微带线对称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第八过孔与第十过孔对称设置。
[0013]优选的,整个应用于5G通信的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的尺寸为1.6mm
×
0.8mm
×
0.7mm。
[001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5G通信的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其整体尺寸为1.6mm
×
0.8mm
×
0.7mm,可达到小型化的目的,且滤波器采用4阶的设计,在带外形成4个传输零点,可达到带外高抑制的要求。
[0015]本专利技术采用微波低损耗介质陶瓷,介电常数40,介质损耗小于0.002的介质材料在添加一定比例的粘合剂、分散剂和溶剂后,通过流延工艺形成生瓷材料。所需要的微带线、金属层通过在生瓷片表面印刷形成图案。多层结构叠压在一起,再通过切割烧结成瓷,最后制做成产品。
[0016]结构中构成电容的方式是平行板电容,采用高介电常数的材料使电容的面积更小。
[0017]结构中构成电感的方式有微带电感,并为了小型化,微带与通孔一起构成所需要的电感,并通过调整孔柱的长度来增加电感量,使得到足够的感量下,结构较简单。
[0018]滤波器通带内插损低于1.5dB,带外抑制在4G以及9G都达到40dB以上。
附图说明
[0019]图1和图2是本专利技术滤波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滤波器的回波损耗曲线图示;图5是本专利技术滤波器的插入损耗曲线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5G通信的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整个应用于5G通信的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的尺寸为1.6mm
×
0.8mm
×
0.7mm,包括:陶瓷体,设于陶瓷体底面左端的输入焊盘P1,设于陶瓷体底面右端的输出焊盘P2,设于陶瓷体底面中部的接地焊盘GND,以及设于陶瓷体内部的金属层;输入焊盘P1和输出焊盘P2对称设置;所述陶瓷体的介电常数为40,介质损耗小于0.002;所述金属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其包含:位于接地焊盘GND上方的第一极板101,由第一极板101后侧左端延伸至输入焊盘P1上方的左延部,以及由第一极板101后侧右端延伸至输出焊盘P2上方的右延部;第一极板101通过第一过孔201与接地焊盘GND的左半部电连接;第一极板101通过第二过孔202与接地焊盘GND的右半部电连接;第二金属层,其包含:位于第一极板101左半部上方的第二极板102,以及位于第一极板101右半部上方的第三极板103;第二极板102和第三极板103对称设置;第三金属层,其包含:位于第二极板102上方的第四极板104,由第四极板104前侧延伸至输入焊盘P1上方的第一微带线31,位于第三极板103上方的第五极板105,以及由第五极板105前侧延伸至输出焊盘P2上方的第二微带线32;第四极板104和第五极板105对称设置;第一微带线31和第二微带线32对称设置;第四金属层,其包含:位于输入焊盘P1上方的第六极板106,以及位于输出焊盘P2上方的第七极板107;第六极板106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5G通信的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体,设于陶瓷体底面左端的输入焊盘,设于陶瓷体底面右端的输出焊盘,设于陶瓷体底面中部的接地焊盘,以及设于陶瓷体内部的金属层;所述陶瓷体的介电常数为40,介质损耗小于0.002;所述金属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其包含:位于接地焊盘上方的第一极板,由第一极板后侧左端延伸至输入焊盘上方的左延部,以及由第一极板后侧右端延伸至输出焊盘上方的右延部;第一极板通过第一过孔与接地焊盘的左半部电连接;第一极板通过第二过孔与接地焊盘的右半部电连接;第二金属层,其包含:位于第一极板左半部上方的第二极板,以及位于第一极板右半部上方的第三极板;第三金属层,其包含:位于第二极板上方的第四极板,由第四极板前侧延伸至输入焊盘上方的第一微带线,位于第三极板上方的第五极板,以及由第五极板前侧延伸至输出焊盘上方的第二微带线;第四金属层,其包含:位于输入焊盘上方的第六极板,以及位于输出焊盘上方的第七极板;第六极板通过第三过孔与输入焊盘电连接;第七极板通过第四过孔与输出焊盘电连接;第五金属层,其包含:位于第二极板和第三极板上方的第八极板,以及位于第一极板后侧上方的第三微带线;第三微带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第八极板的左端还延伸至第六极板上方;第八极板的右端还延伸至第七极板上方;第六金属层,其包含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四微带线,第五微带线,第六微带线,以及第七微带线;第四微带线、第五微带线、第六微带线、第七微带线都沿前后方向延伸;第四微带线的前端位于第一微带线和第六极板上方,第四微带线的前端通过第五过孔与第六极板、第一微带线电连接;第四微带线的后端位于第一极板左延部的上方,第四微带线的后端通过第六过孔与第一极板的左延部电连接;第五微带线的前端位于第二极板上方,第五微带线的前端通过第七过孔与第二极板电连接;第五微带线的后端位于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希拉米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