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麻俊杰专利>正文

滑动拼块地球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7239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滑动拼块地球模型,有球心相连可以相对旋转的两个半球,两个半球分别有内半球和包在内半球外的分块的外壳,两个内半球面上有相通的环形滑道,分块外壳的每一块都可在滑道上滑动。由于两个半球可以相对旋转和分块外壳在内半球面上可以滑动,所以内半球面上分块外壳的每一块在球面上都可以移动位置。在外壳的表面有地球仪表面图,转动两个半球和滑动分块外壳,可以把地球仪表面图分拆和组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可拼拆地球仪表面图的益智游戏用品。(*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益智的文化娱乐用品,特别是一种滑动拼块地球模型。平面拼块地图是把地图分成若干块,使用时,可把若干块按实际地图的图形拼成原地图的形状,这种拼块地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也是一种具有益智作用的文化娱乐用品。已有技术中,只有平面拼块地图,没有球面拼块地球模型。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滑动拼块地球模型。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方案是滑动拼块地球模型是球心处连在一起的两个半球,两个半球可以相对旋转,两个半球分别有内半球和包在内半球外的分块外壳,两个内半球面上有相通的环形滑道,分块外壳的每一块都可在滑道上滑动。由于两个半球可以相对旋转和分块外壳在内半球面上可以滑动,所以内半球面上分块外壳的每一块在球面上都可以移动位置。如果在外壳的表面有地球仪表面图,通过转动两个半球和滑动分块外壳,可以把地球仪表面图分拆和组合。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方案,拼块滑动地球模型由甲、乙两个球心处连在一起的半球组成。甲、乙两个半球分别有内半球和包在内半球外的分块外壳,两个内半球的表面有相通的、与半球的截面圆平面垂直的环形滑道,滑道横截面是燕尾榫,分块外壳的外壳表面有地球仪表面图,分块外壳的壳内有与内半球表面上的燕尾榫相配合的燕尾槽,分块外壳与内半球用槽榫连接,分块外壳可以在两个半球面上滑动而移动位置。在甲半球的球心处,有径向圆孔,圆孔内有与半球截面圆平面平行并与截面圆同心的向孔外凹的环;乙半球的截面圆平面上,立有2~4个与半球截面圆平面垂直的有钩的立杆,立杆都是立在与截面圆同心的圆周上,立杆所在圆周的圆的直径与甲球球心处径向圆孔的圆的直径相同,立杆前端有钩,钩的方向朝外,乙半球上有钩的立杆可插入甲半球上的径向圆孔内,乙半球上立杆前端的钩可以钩在甲半球上圆孔内的凹环上,使两个半球连在一起,成为球体,连在一起的两个半球可以相对旋转。本技术由两个半球合在一起成为球体,球体表面有地球仪表面图,两个半球可以相对旋转,球体表面的分块外壳可以在球体上滑动,使球体分块外壳的每一块可以移动位置,实现地球模型表面图的分拆或合并。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滑动拼块地球模型的剖视图。图1中,滑动拼块地球模型有甲、乙两个半球1、2,甲半球1的球心处,有径向圆孔13,圆孔13内的圆周上有与甲半球1的半球截面圆平面平行并与截面圆同心的、向孔外凹的圆环131,即圆孔13的纵截面是T形使圆孔13内有圆环形台阶132。乙半球2的球心处有四根有钩的立柱23,四根有钩立柱23与乙半球2的截面圆平面垂直,四根有钩的立柱23均布在与乙半球截面圆同心的圆周上,该圆周的直径与甲半球1球心处的圆孔13的直径相同,乙半球2上的四根有钩的立柱的钩231的方向朝外,乙半球上的四根有钩的立柱23可以插进甲半球上的圆孔13里,钩231可以挂在环形台阶132上,使甲、乙两个半球连在一起,甲、乙两个半球连在一起后,甲、乙两个半球的截面圆平面贴紧,甲、乙两个半球可以相对旋转。甲、乙两个半球1、2分别有内半球11、21,内半球11、21外表面上,有与半球截面圆平面垂直的四圈相通的圆环形滑道111、211,112、212,113、213,114、214,滑道的横截面是燕尾榫,滑道111和211连成一个圆环,滑道112和212连成一个圆环,滑道113和213连成一个圆环,滑道114和214连成一个圆环。在甲半球的内半球11上的滑道111、112、113、114上,分别包有分块外壳121、122、123、124,在乙半球的内半球21上的滑道211、212、213、214上,分别包有分块外壳221、222、223、224,分块外壳内分别有与内半球面上相应滑道的燕尾榫相配合的燕尾槽,分块外壳可分别用燕尾槽、燕尾榫与内半球连在一起并可在内半球面上滑动。分块外壳都是半圆环形,即每一个圆环形滑道上有两块分块外壳,分块外壳121和221在滑道111、211上,分块外壳122和222在滑道112、212上,分块外壳123和223在滑道113、213上,分块外壳124和224在滑道114、214上,同一滑道上的两块分块外壳都可以在所在圆环形滑道上滑动,并可以在两个半球间交换位置。为了定位,在甲、乙两个半球的内半球11、21上、与滑道垂直的直径两端分别有半圆形柱14、24。在分块外壳的外表面组成的球面上有地球仪表面图。由于两个半球可以相对旋转,分块外壳可以在球表面滑动,所以地球仪表面图可以分拆和组合起来,可用于拼拆地球仪表面图的益智游戏。如果圆环形滑道上的分块外壳分成四块、六块或八块,可以更加提高拼拆球面地图的难度和兴趣。权利要求1.一种滑动拼块地球模型,其特征在于由甲、乙两个球心连在一起的半球组成,两个半球分别有内半球和包在内半球外的分块外壳,两个内半球的表面有相通的、与半球的截面圆平面垂直的环形滑道,滑道横截面是燕尾榫,分块外壳的外壳表面有地球仪表面图,分块外壳的壳内有与内半球表面上的燕尾榫相配合的燕尾槽,分块外壳与内半球用槽榫连接,在甲半球的球心处,有径向圆孔,圆孔内有与半球截面圆平面平行并与截面圆同心的向孔外凹的环,乙半球的球心处,立有2~4个与截面圆垂直的有钩的立杆,立杆都是立在与截面圆同心的圆周上,立杆所在圆周的圆的直径与甲半球球心处径向圆孔的圆直径相同,立杆前端有钩,钩的方向朝外,乙半球上有钩的立杆插入甲半球上的径向圆孔内,乙半球上立杆前端的钩钩在甲半球上圆孔内的凹环上。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拼块地球模型,其特征是所述的有钩的立杆是四个。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拼块地球模型,其特征是所述的环形滑道有四条。4.按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滑动拼块地球模型,其特征是所述的同一滑道上的分块外壳有两块。5.按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滑动拼块地球模型,其特征是所述的同一滑道上的分块外壳有四块。6.按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滑动拼块地球模型,其特征是所述的同一滑道上的分块外壳有六块。7.按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滑动拼块地球模型,其特征是所述的同一滑道上的分块外壳有八块。专利摘要滑动拼块地球模型,有球心相连可以相对旋转的两个半球,两个半球分别有内半球和包在内半球外的分块的外壳,两个内半球面上有相通的环形滑道,分块外壳的每一块都可在滑道上滑动。由于两个半球可以相对旋转和分块外壳在内半球面上可以滑动,所以内半球面上分块外壳的每一块在球面上都可以移动位置。在外壳的表面有地球仪表面图,转动两个半球和滑动分块外壳,可以把地球仪表面图分拆和组合。本技术是一种可拼拆地球仪表面图的益智游戏用品。文档编号G09B27/08GK2307609SQ9722837公开日1999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15日专利技术者麻俊杰 申请人:麻俊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动拼块地球模型,其特征在于:由甲、乙两个球心连在一起的半球组成,两个半球分别有内半球和包在内半球外的分块外壳,两个内半球的表面有相通的、与半球的截面圆平面垂直的环形滑道,滑道横截面是燕尾榫,分块外壳的外壳表面有地球仪表面图,分块外壳的壳内有与内半球表面上的燕尾榫相配合的燕尾槽,分块外壳与内半球用槽榫连接,在甲半球的球心处,有径向圆孔,圆孔内有与半球截面圆平面平行并与截面圆同心的向孔外凹的环,乙半球的球心处,立有2~4个与截面圆垂直的有钩的立杆,立杆都是立在与截面圆同心的圆周上,立杆所在圆周的圆的直径与甲半球球心处径向圆孔的圆直径相同,立杆前端有钩,钩的方向朝外,乙半球上有钩的立杆插入甲半球上的径向圆孔内,乙半球上立杆前端的钩钩在甲半球上圆孔内的凹环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麻俊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