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分散滴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626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分散滴加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分散滴加装置,包括反应釜体,所述反应釜体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反应釜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设置为中空结构的滴加箱,固定板的顶部和滴加箱的底部开设有同一个转动孔,转动孔内固定安装有密封轴承的外圈,密封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柱,转动柱的外侧固定连接位于反应釜体内的搅拌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螺旋叶片的转动对滴加箱内物料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分散效果好,通过两个刮料板的转动对滴加箱侧壁上粘附的杂质进行清理,通过多个滴加头和多个搅拌棒的转动对物料进行分散滴加和混合,滴加效果好,满足了使用的需要。满足了使用的需要。满足了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分散滴加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分散滴加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分散滴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化工企业在进行生产时由于滴加的不均匀性,造成化学反应局部温度过高,引起一系列副反应,一方面这些副反应会导致反应体系温度的急剧上升,从而引起燃烧、爆炸、造成设备的损坏及人员的伤亡,另一方面,会使反应转化率降低,从而收率大大降低。目前反应釜滴加一般是直接通过在反应釜上连接的高位槽通过管道直接流入反应体系中,这种滴加装置,为点式滴加,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搅拌,滴加物料才能分散到整个反应体系中。
[0003]这种滴加装置滴加效率低,而且滴加物料分散效果差,反应滞后,热量聚集,会发生瞬间剧烈反应的现象,从而无法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反应的可控性,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滴加装置滴加效率低,而且滴加物料分散效果差,反应滞后,热量聚集,会发生瞬间剧烈反应的现象,从而无法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反应的可控性,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反应釜分散滴加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反应釜分散滴加装置,包括反应釜体,所述反应釜体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反应釜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设置为中空结构的滴加箱,固定板的顶部和滴加箱的底部开设有同一个转动孔,转动孔内固定安装有密封轴承的外圈,密封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柱,转动柱的外侧固定连接位于反应釜体内的搅拌棒,滴加箱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转动安装有连接柱,滴加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且连接柱的顶端延伸至滴加箱的上方并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连接柱的底端延伸至滴加箱内并与转动柱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柱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螺旋叶片,连接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刮料板,且两个刮料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与滴加箱的侧壁滑动接触,两个刮料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棒。
[0007]优选的,所述滴加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滴加管,滴加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滴加管的底端延伸至反应釜体内并固定连接有滴加器,滴加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滴加头。
[0008]优选的,所述滴加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滴加箱的顶部铰接有密封盖,且密封盖与进料口密封配合。
[0009]优选的,所述搅拌棒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搅拌棒呈环形和竖直方向等距离分布在转动柱的外侧。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棒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连接棒呈竖直方向等距离分布在两个
刮料板相互靠近的一侧。
[0011]优选的,所述滴加头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滴加头呈水平方向等距离分布在滴加器的底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应釜分散滴加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反应釜分散滴加装置,通过打开密封盖,将物料通过进料口投放到反应釜体内,然后启动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连接柱进行转动,连接柱带动螺旋叶片进行转动,螺旋叶片对对滴加箱内物料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同时,连接柱带动两个连接板进行转动,两个连接板带动两个刮料板进行转动,通过两个刮料板的转动对滴加箱侧壁上粘附的杂质进行清理;
[0014]2、该反应釜分散滴加装置,通过打开控制阀,控制阀开启滴加管,滴加箱内的物料通过出料管和滴加管进入到滴加器内,通过多个滴加头对物料进行分散滴加,同时,连接柱带动转动柱进行转动,转动柱带动多个搅拌棒进行转动,通过多个滴加头和多个搅拌棒的转动对物料进行分散滴加和混合,滴加效果好;
[0015]而且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通过螺旋叶片的转动对滴加箱内物料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分散效果好,通过两个刮料板的转动对滴加箱侧壁上粘附的杂质进行清理,通过多个滴加头和多个搅拌棒的转动对物料进行分散滴加和混合,滴加效果好,满足了使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反应釜分散滴加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反应釜分散滴加装置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反应釜分散滴加装置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反应釜体、2支撑柱、3固定板、4滴加箱、5转动孔、6密封轴承、7转动柱、8搅拌棒、9连接孔、10连接柱、11旋转电机、12螺旋叶片、13连接板、14刮料板、15连接棒、16出料管、17滴加管、18控制阀、19滴加器、20滴加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参照图1

3,一种反应釜分散滴加装置,包括反应釜体1,反应釜体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反应釜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设置为中空结构的滴加箱4,固定板3的顶部和滴加箱4的底部开设有同一个转动孔5,转动孔5内固定安装有密封轴承6的外圈,密封轴承6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柱7,转动柱7的外侧固
定连接位于反应釜体1内的搅拌棒8,滴加箱4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9,连接孔9内转动安装有连接柱10,滴加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1,且连接柱10的顶端延伸至滴加箱4的上方并与旋转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连接柱10的底端延伸至滴加箱4内并与转动柱7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柱10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螺旋叶片12,连接柱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两个连接板13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刮料板14,且两个刮料板1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与滴加箱4的侧壁滑动接触,两个刮料板1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棒15。
[0023]本技术中,滴加箱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6,出料管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滴加管17,滴加管17上设置有控制阀18,滴加管17的底端延伸至反应釜体1内并固定连接有滴加器19,滴加器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滴加头20。
[0024]本技术中,滴加箱4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滴加箱4的顶部铰接有密封盖,且密封盖与进料口密封配合。
[0025]本技术中,搅拌棒8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搅拌棒8呈环形和竖直方向等距离分布在转动柱7的外侧。
[0026]本技术中,连接棒15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连接棒15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分散滴加装置,包括反应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体(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反应釜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设置为中空结构的滴加箱(4),固定板(3)的顶部和滴加箱(4)的底部开设有同一个转动孔(5),转动孔(5)内固定安装有密封轴承(6)的外圈,密封轴承(6)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动柱(7),转动柱(7)的外侧固定连接位于反应釜体(1)内的搅拌棒(8),滴加箱(4)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9),连接孔(9)内转动安装有连接柱(10),滴加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1),且连接柱(10)的顶端延伸至滴加箱(4)的上方并与旋转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连接柱(10)的底端延伸至滴加箱(4)内并与转动柱(7)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柱(10)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螺旋叶片(12),连接柱(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两个连接板(13)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刮料板(14),且两个刮料板(1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与滴加箱(4)的侧壁滑动接触,两个刮料板(1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光远陆葆杨怀高田美玲潘成德郭伟常超峰
申请(专利权)人:新沂大江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