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T哑光复合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592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ET哑光复合离型膜,包括复合基膜和涂布于复合基膜一侧表面上的离型涂层,所述复合基膜包括外层、中间层、内层,采用三层共挤方式制备,其中,外层由PET树脂、哑光PET树脂和抗静电PET树脂组成,中间层由PET树脂、哑光PET树脂和阻燃PET树脂组成,内层由PET树脂、抗菌PET树脂和阻燃PET树脂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PET哑光复合离型膜,通过配制的复合基膜与离型涂液制得,不仅兼具剥离性能佳、离型力低、像磨砂玻璃表面一样的哑光效果,而且还具有很好的抗静电、阻燃和抗菌性能,可满足当前电子产品标签、装饰材料等行业使用要求。装饰材料等行业使用要求。装饰材料等行业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T哑光复合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型膜
,具体涉及一种PET哑光复合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离型膜又称剥离膜、隔离膜、分离膜、阻胶膜、天那纸、离型纸等,是指与特定的材料在有限条件下接触后具有分离性的薄膜。目前,以聚酯薄膜为基材,通过表面涂布硅油或硅脂等有机硅材料的离型膜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这些离型膜阻胶性较差。由于剥离时,这些离型膜中的有机硅材料会发生残余粘结,粘附到柔性线路板、印制电路板、液晶偏振片等电子器件表面,从而影响电子制品后续制造工序的顺利进行;由于在柔性线路板、印制电路板在压合过程中,这些离型膜往往产生溢胶现象,从而影响电子制品的使用性能。另外,对于高档电子标签、装饰材料等用途的离型膜而言,除应具有较好的离型力和阻胶性外,还应具有像磨砂玻璃表面那样的哑光效果,然而采用普通PET树脂制备的离型膜存在光泽度高、眩光刺眼等现象,因而难以满足电子产品标签、装饰板转移等产品的使用要求。随着相关行业需求的加大,PET哑光离型膜产品技术的研发已得到国内企业的关注。
[0003]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种局部哑光耐高温离型纸的专利技术专利技术,该专利的申请号CN201810419290.1;申请日:2018
‑5‑
4;公开号:CN108755255A,公开日:2018

11

6,该专利技术提供的局部哑光耐高温离型纸,包括原纸层以及两侧的淋膜层,所述淋膜层表面设有耐高温层,一侧的耐高温层上设有哑光层,哑光层上方设有离型剂涂层;所述哑光层由环氧硅树脂、丁酮、异丙醇、二氧化硅消光粉、纳米硅树脂填充料、铂金催化剂、导电剂组成,其各组分重量份配比为:环氧硅树脂:45~55份;丁酮:10~15份;异丙醇:8~15份;二氧化硅消光粉:0.5~5份;纳米硅树脂填充料:0.1~1份;铂金催化剂:0.1~0.6份;导电剂:0.2~1.2份;采用所述专利技术制备哑光耐高温离型纸,虽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效果,但哑光效果不理想,只是局部哑光,因而不利于在电子产品标签、装饰材料等行业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相关行业需求以及现有离型膜生产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哑光效果好、剥离性能佳、离型力低的PET哑光复合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PET哑光复合离型膜,包括复合基膜和涂布于复合基膜一侧表面上的离型涂层。
[0006]所述复合基膜包括外层、中间层、内层,其中,外层由PET树脂、哑光PET树脂和抗静电PET树脂组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PET树脂60

75%、哑光PET树脂20

30%、抗静电PET树脂5

10%;中间层由PET树脂、哑光PET树脂和阻燃PET树脂组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PET树脂60

75%、哑光PET树脂20

30%、阻燃PET树脂5%

10%;内层由PET树脂、抗菌PET树脂和阻燃PET树脂组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PET树脂80

90%、抗菌PET树脂5%

10%、阻燃PET树脂5%

10%。
[0007]所述复合基膜为三层结构,采用三层共挤方式制备,厚度为60

150微米。
[0008]所述复合基膜中,外层、中间层与内层厚度比例为1:2:1。
[0009]所述离型涂层通过涂覆离型涂液,经烘烤固化处理形成,厚度为1

4微米。
[0010]所述离型涂液通过主剂+辅剂+溶剂的方式配制,其中主剂为聚烯烃树脂、烯丙基三甲基硅烷、含氟聚合物,重量百分比约占离型涂液的20%

30%;辅剂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乙烯基三胺、亚磷酸

苯二异辛酯、硬脂酸镁、纳米碳酸钙、烷基磺酸钠、离型力调节剂、表面活性调节剂,重量百分比约占离型涂液的10%

20%;溶剂为异丙醚,重量百分比约占离型涂液的60%

70%。
[0011]作为优化的,本专利技术中的聚烯烃树脂为聚乙烯、聚丙烯、POE(茂金属催化的乙烯

辛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12]作为优化的,本专利技术中的含氟聚合物为全氟烷氧基树脂、乙烯

四氟乙烯共聚物、聚氯三氟乙烯、聚六氟丙烯、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乙烯一氯三氟乙烯共聚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13]作为优化的,本专利技术中的离型力调节剂为六甲基二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甲基苯基环三硅氧烷的酸催化聚合产物。
[0014]作为优化的,本专利技术中的表面活性调节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月桂醇硫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二乙醇酰胺、重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烷基聚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001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种PET哑光复合离型膜,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步骤1)将烯丙基三甲基硅烷、含氟聚合物和异丙醚加入容器中,通过气动搅拌器均匀搅拌2

8分钟形成混合溶液,搅拌速度为500

800r/min;然后在容器中加入交联剂均匀搅拌5

10分钟,搅拌速度上升至1000

1200r/min,一定时间后分别加入固化剂、稳定剂、硬脂酸镁、纳米碳酸钙、烷基磺酸钠、离型力调节剂、表面活性调节剂均匀搅拌;接着将聚烯烃树脂加入容器中搅拌5

10分钟得到混合物,最后通过滤网对所述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离型涂液产物。
[0017]步骤2)将PET树脂、哑光PET树脂和抗静电PET树脂按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配制,并送入干燥釜中干燥,烘干时间通常为2

4小时,即得外层用料。
[0018]步骤3)将PET树脂、哑光PET树脂和阻燃PET树脂按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配制,并送入干燥釜中干燥和混合,烘干混合时间通常为2

4小时,制得中间层混合料。
[0019]步骤4)将PET树脂、抗菌PET树脂和阻燃PET树脂按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配制,并送入干燥釜中干燥和混合,烘干混合时间通常为2

4小时,制得内层混合料。
[0020]步骤5)将制备的上述外层混合料、中间层混合料和内层混合料分别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通过熔融共挤、双向拉伸制得三层结构的复合基膜;然后通过在线涂布方法,将所述离型涂液均匀涂覆在复合基膜一侧表面上,经烘干温度为100

120摄氏度,烘干时间为20

30秒的烘烤固化处理,再经收卷、包装制得PET哑光复合离型膜成品。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T哑光复合离型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基膜和涂布于复合基膜一侧表面上的离型涂层,所述复合基膜包括外层、中间层、内层,其中,所述外层由PET树脂、哑光PET树脂和抗静电PET树脂组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PET树脂60

75%、哑光PET树脂20

30%、抗静电PET树脂5

10%;所述中间层由PET树脂、哑光PET树脂和阻燃PET树脂组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PET树脂60

75%、哑光PET树脂20

30%、阻燃PET树脂5%

10%;所述内层由PET树脂、抗菌PET树脂和阻燃PET树脂组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PET树脂80

90%、抗菌PET树脂5%

10%、阻燃PET树脂5%

10%;所述复合基膜为三层结构,采用三层共挤方式制备,厚度为60

150微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哑光复合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基膜中,所述外层、所述中间层与所述内层厚度比例为1: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哑光复合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涂层通过涂覆离型涂液,经烘烤固化处理形成,厚度为1

4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哑光复合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涂液由主剂、辅剂和溶剂配制,其中主剂为聚烯烃树脂、烯丙基三甲基硅烷、含氟聚合物,重量百分比约占离型涂液的20%

30%;辅剂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乙烯基三胺、亚磷酸

苯二异辛酯、硬脂酸镁、纳米碳酸钙、烷基磺酸钠、离型力调节剂、表面活性调节剂,重量百分比约占离型涂液的10%

20%;溶剂为异丙醚,重量百分比约占离型涂液的60%

7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哑光复合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树脂为聚乙烯、聚丙烯、POE(茂金属催化的乙烯

辛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哑光复合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聚合物为全氟烷氧基树脂、乙烯

四氟乙烯共聚物、聚氯三氟乙烯、聚六氟丙烯、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乙烯一氯三氟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培服吴迪池卫王琪钱向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