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料棒用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587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料棒用输送装置。包括底座和输送装置本体,所述底座设置在清洗机平台上;所述输送装置本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用于输送高温料棒;所述输送装置本体通过可调螺栓组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可调螺栓组件包括:双头螺栓,其底端与所述底座通过螺纹连接,其顶端与所述输送装置本体通过螺纹连接;第一限位螺母,其穿设在所述双头螺栓的底端部,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和第二限位螺母,其穿设在所述双头螺栓的顶端部,并位于所述输送装置本体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温料棒用输送装置,设置在原有的清洗机平台上,填补了清洗机本体移除后的空档位置,确保生产工序中高温料棒能够快速输送至立式热模锻机上进行镦锻成型。行镦锻成型。行镦锻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料棒用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锻件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高温料棒用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热模锻生产线主要产品为汽车齿轮毛坯、联轴器等异形锻件,生产工序和方式采用中频加热炉将料棒加热至高温料棒,高温料棒通过加热炉输送至清洗机本体后,后送至立式热模锻机上进行1、2、3、4、5工位镦锻成型毛坯,这种是原设备厂家提供的产品工序生产设备设施,如图1所示,清洗机本体3安装在清洗机平台2上,加热炉1中输出的高温料棒在清洗机本体3内经过清洗工序后进入立式热模锻机4内进行镦锻成型。
[0003]通过市场拓展及根据客户的产品工序工艺要求,客户认为原设备厂家所提供的生产工序中清洗机工序会对产品有影响,必须移除清洗机本体,不需要清洗工序在客户产品的生产中。
[0004]然而,因为加热炉和立式热模锻机已全部安装到位,在不改变现有所有设备及定位的情况下,移除清洗机本体后原有位置空缺一段空间,即加热炉与立式热模锻机之间没有了联接,因而无法进行生产,给生产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料棒用输送装置,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温料棒用输送装置,包括底座和输送装置本体,所述底座设置在清洗机平台上;所述输送装置本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用于输送高温料棒;所述输送装置本体通过若干的可调螺栓组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可调螺栓组件包括:
[0008]一双头螺栓,所述双头螺栓的底端与所述底座通过螺纹连接,其顶端与所述输送装置本体通过螺纹连接;
[0009]至少一个的第一限位螺母,所述第一限位螺母穿设在所述双头螺栓的底端部,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和
[0010]至少一个的第二限位螺母,所述第二限位螺母穿设在所述双头螺栓的顶端部,并位于所述输送装置本体的下方。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高温料棒用输送装置,设置在原有的清洗机平台上,填补了清洗机本体移除后的空档位置,确保生产工序中高温料棒能够快速输送至立式热模锻机上进行镦锻成型。本技术高温料棒用输送装置,设置有可调螺栓组件,实际生产运作时可根据高温料棒的大小和重量调节输送装置本体的高度位置。同时,设置双头螺栓和限位螺母配合使用的方式,可实现快速调节,且操作简单方便。
[0012]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本体包括:
[0013]一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双头螺栓的顶端螺纹连接;
[0014]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首尾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主动链轮组件和一从动链轮组件,所述主动链轮组件和所述从动链轮组件之间通过一输送链条联动设置;
[0015]一电机安装底板,所述电机安装底板对应所述主动链轮组件设置在所述侧板的一侧,并与所述侧板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和
[0016]一输送电机,所述输送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底板的一侧,其输出轴穿设在所述主动链轮组件上,并与所述主动链轮组件联动设置。
[0017]输送电机运作,可带动主动链轮组件中的链轮转动,进而带动输送链条输送高温料棒。设置链轮链条传动的方式输送高温料棒,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也便于维护。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双头螺栓设置有四个,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四个边角。
[0019]将可调螺栓组件中的双头螺栓设置于底板的四个边角,以便于对输送装置本体高度位置的调节。
[0020]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本体还包括一进料导槽和一出料导槽;所述进料导槽一端对应设置在加热炉的出料口下方,另一端倾斜朝下并对应设置在所述输送链条入料端的上方;
[0021]所述出料导槽一端对应设置在所述输送链条的出料端下方,另一端倾斜朝下并对应设置在立式热模锻机入料口的上方。
[0022]设置进料导槽和出料导槽,便于高温料棒的输送,方便高温料棒从加热炉中通过输送装置本体输送到立式热模锻机内进行下一步的工序。
[0023]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螺栓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防脱螺母和至少一个的第二防脱螺母,所述第一防脱螺母穿设在所述双头螺栓的底端部,并位于所述底座的顶板的下方;所述第二防脱螺母穿设在所述双头螺栓的顶端部,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
[0024]设置第一防脱螺母和第二防脱螺母,可防止双头螺栓从底座和底板上脱离,以增加可调螺栓组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25]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侧板分别通过至少一个的定位组件活动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一“L”型板件,所述“L”型板件“L”型的两边分别搭设在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上,并通过锁紧螺栓固定。
[0026]设置侧板活动连接在底板上,以方便侧板的拆装,进一步方便输送装置本体中各零部件的维护和拆装。
[0027]更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电机通过若干的固定螺栓连接在所述电机安装底板上。
[0028]设置输送电机螺纹连接在电机安装底板上,以方便输送电机的拆装和更换,实际生产使用中,可方便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不同速比的输送电机。
[0029]更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清洗机平台通过螺栓活动连接。
[0030]设置底座与原有的清洗机平台通过螺栓活动连接的方式,可实现两种工艺工序的快速更换及转换。不需要清洗工序时,使用本技术的高温料棒用输送装置即可;而当需要清洗工序时,拆下本技术的高温料棒用输送装置,安装上清洗机本体即可进行生产,原有设备设施无需做出改变,减少了生产的成本,提高的生产的效率,且维护简单、操作方便快捷。
[0031]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以下将结合附图阐述技术的具体实施方
式。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现有技术中热模锻生产线设备的布置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高温料棒用输送装置的布置示意图;
[0034]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侧向示意图;
[0035]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6]图5为本技术结构的俯向示意图。
[0037]其中,附图标记为:
[0038]1、加热炉;2、清洗机平台;3、清洗机本体;4、立式热模锻机;10、底座;20、输送装置本体;21、底板;22、侧板;23、主动链轮组件;24、从动链轮组件;241、双联链轮;25、电机安装底板;26、输送电机;261、固定螺栓;27、进料导槽;28、出料导槽;29、定位组件;291、“L”型板件;292、锁紧螺栓;30、可调螺栓组件;31、双头螺栓;32、第一限位螺母;33、第二限位螺母;34、第一防脱螺母;35、第二防脱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39]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高温料棒用输送装置,设置在原有的清洗机本体3上,用于输送从加热炉1中输出的高温料棒,并将高温料棒输送到立式热模锻机4内进行镦锻成型。
[0040]具体地,本技术的高温料棒用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料棒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和输送装置本体(20),所述底座(10)设置在清洗机平台(2)上;所述输送装置本体(20)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方,用于输送高温料棒;所述输送装置本体(20)通过若干的可调螺栓组件(30)与所述底座(10)连接;所述可调螺栓组件(30)包括:一双头螺栓(31),所述双头螺栓(31)的底端与所述底座(10)通过螺纹连接,其顶端与所述输送装置本体(20)通过螺纹连接;至少一个的第一限位螺母(32),所述第一限位螺母(32)穿设在所述双头螺栓(31)的底端部,并位于所述底座(10)的上方;和至少一个的第二限位螺母(33),所述第二限位螺母(33)穿设在所述双头螺栓(31)的顶端部,并位于所述输送装置本体(20)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料棒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本体(20)包括:一底板(21),所述底板(21)与所述双头螺栓(31)的顶端螺纹连接;两个侧板(22),两个所述侧板(22)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21)上,两个所述侧板(22)之间的首尾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主动链轮组件(23)和一从动链轮组件(24),所述主动链轮组件(23)和所述从动链轮组件(24)之间通过一输送链条联动设置;一电机安装底板(25),所述电机安装底板(25)对应所述主动链轮组件(23)设置在所述侧板(22)的一侧,并与所述侧板(22)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21)上;和一输送电机(26),所述输送电机(26)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底板(25)的一侧,其输出轴穿设在所述主动链轮组件(23)上,并与所述主动链轮组件(23)联动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豪古雪萍黄穗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铸精锻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