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576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包括结构舱,结构舱内中部自左向右分别设置有第一培养箱、第二培养箱、第三培养箱和第四培养箱,第二培养箱上端左侧设置有进料管,第二培养箱右侧下方设置有排料管,第二培养箱中部设置有气压温度表,第二培养箱右侧上方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内部设置有气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泵用于将第二培养箱内部的气压进行排放盒吸入,配合气压温度表来对第二培养箱内部的气压控制,实现对于实验气压的控制,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快捷方便,通过多组的结构设计,可以同时实现对于多组微生物实验的同时进行,更加准确高效的进行对比试验,更好地控制变量,提升实验的效率精度。实验的效率精度。实验的效率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培养箱


[0001]本技术涉及微生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培养箱。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在我国教科书中,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香菇等。现有的微生物需要进行频繁的的对比试验。
[0003]但是,现有的培养装置只能进行单一的培养功能,无法进行对应的对比试验,逐一培养实验,效率低下,却对于变量的控制难度更大,造成试验精度下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微生物培养箱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包括:结构舱,所述结构舱为透明玻璃材质,所述结构舱内中部自左向右分别设置有第一培养箱、第二培养箱、第三培养箱和第四培养箱,
[0007]所述第二培养箱上端左侧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用于添加实验所需的培养液和微生物的添加,所述第二培养箱右侧下方设置有排料管,用于将第二培养箱内培养液和微生物的排放,所述第二培养箱中部设置有气压温度表,所述气压温度表可以对第二培养箱内的气压和温度进行测量并实时的进行显示,便于对实验过程进行监测和调整,提升使用的便捷性,所述第二培养箱右侧上方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部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用于将第二培养箱内部的气压进行排放盒吸入,配合气压温度表来对第二培养箱内部的气压控制,实现对于实验气压的控制。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培养箱、第二培养箱、第三培养箱和第四培养箱采用不锈钢材料框架,具良好的耐腐蚀性并且便于进行清洗,所述第一培养箱、第二培养箱、第三培养箱和第四培养箱的内部结构相同,后续介绍仅以第二培养箱为例进行介绍。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培养箱下方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下方结构舱底部线路进行并联,保证每一组培养箱内加热量的稳定,所述第二培养箱中部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为透明树脂材料,便于对第二培养箱内部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实验。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培养箱中部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下方设置有若干组附着杆,所述附着杆深入到第二培养箱的培养液中,所述附着杆用于微生物的附着,便于进行检测和观察,通过对附着杆表面附着的微生物数量和尺寸大小进行判断,从而对生物实验进行初步的判断。
[0011]优选的,所述进料管和排料管外侧设置有阀门,用于控制管路的开合。
[0012]优选的,所述结构舱下方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中部采用掏空的结构设计,在保证对结构舱的结构支撑同时降低设备自重。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快捷方便,通过多组的结构设计,可以同时实现对于多组微生物实验的同时进行,更加准确高效的进行对比试验,更好地控制变量,提升实验的效率精度。
[0015]2、通过气压温度表可以对第二培养箱内的气压和温度进行测量并实时的进行显示,便于对实验过程进行监测和调整,提升使用的便捷性,气泵用于将第二培养箱内部的气压进行排放盒吸入,配合气压温度表来对第二培养箱内部的气压控制,实现对于实验气压的控制。
[0016]3、所述观察窗为透明树脂材料,便于对第二培养箱内部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实验,附着杆深入到第二培养箱的培养液中,附着杆用于微生物的附着,通过对附着杆表面附着的微生物数量和尺寸大小进行判断,从而对生物实验进行初步的判断。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微生物培养箱的整体结构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微生物培养箱中第二培养箱的结构图。
[0019]图中:1、结构舱;2、底座;3、第一培养箱;4、第二培养箱;5、第三培养箱;6、第四培养箱;7、加热器;8、观察窗;9、进料管;10、气压温度表;11、排气管;12、排料管;13、气泵;14、固定支架;15、附着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2]参照图1所示,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包括:结构舱1,所述结构舱1为透明玻璃材质,所述结构舱1下方底部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中部采用掏空的结构设计,在保证对结构舱1的结构支撑同时降低设备自重,所述结构舱1内中部自左向右分别设置有第一培养箱3、第二培养箱4、第三培养箱5和第四培养箱6,所述第一培养箱3、第二培养箱4、第三培养箱5和第四培养箱6采用不锈钢材料框架,具良好的耐腐蚀性并且便于进行清洗,
[0023]所述第一培养箱3、第二培养箱4、第三培养箱5和第四培养箱6的内部结构相同,后续介绍仅以第二培养箱4为例进行介绍,所述第二培养箱4下方设置有加热器7,所述加热器7下方结构舱1底部线路进行并联,保证每一组培养箱内加热量的稳定,所述第二培养箱4中部设置有观察窗8,所述观察窗8为透明树脂材料,便于对第二培养箱4内部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实验,
[0024]综合图2所示,所述第二培养箱4上端左侧设置有进料管9,所述进料管9用于添加实验所需的培养液和微生物的添加,所述第二培养箱4右侧下方设置有排料管12,用于将第
二培养箱4内培养液和微生物的排放,所述进料管9和排料管12外侧设置有阀门,用于控制管路的开合,所述第二培养箱4中部设置有气压温度表10,所述气压温度表10可以对第二培养箱4内的气压和温度进行测量并实时的进行显示,便于对实验过程进行监测和调整,提升使用的便捷性,所述第二培养箱4右侧上方设置有排气管11,所述排气管11内部设置有气泵13,所述气泵13用于将第二培养箱4内部的气压进行排放盒吸入,配合气压温度表10来对第二培养箱4内部的气压控制,实现对于实验气压的控制,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培养箱4中部设置有固定支架14,所述固定支架14下方设置有若干组附着杆15,所述附着杆15深入到第二培养箱4的培养液中,所述附着杆15用于微生物的附着,便于进行检测和观察,通过对附着杆15表面附着的微生物数量和尺寸大小进行判断,从而对生物实验进行初步的判断,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快捷方便,通过多组的结构设计,可以同时实现对于多组微生物实验的同时进行,更加准确高效的进行对比试验,更好地控制变量,提升实验的效率精度。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包括结构舱(1),所述结构舱(1)为透明玻璃材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舱(1)内中部自左向右分别设置有第一培养箱(3)、第二培养箱(4)、第三培养箱(5)和第四培养箱(6),所述第二培养箱(4)上端左侧设置有进料管(9),所述第二培养箱(4)右侧下方设置有排料管(12),所述第二培养箱(4)中部设置有气压温度表(10),所述第二培养箱(4)右侧上方设置有排气管(11),所述排气管(11)内部设置有气泵(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培养箱(3)、第二培养箱(4)、第三培养箱(5)和第四培养箱(6)采用不锈钢材料框架,所述第一培养箱(3)、第二培养箱(4)、第三培养箱(5)和第四培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苏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