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5527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53
一种传动装置,动力经由一旋转要素固定于固定构件的状态的行星齿轮装置从马达传向驱动轮。传动装置(12)具备马达(30)、第1行星齿轮装置(24)、第2行星齿轮装置(25)及连接切换装置(40),能够切换为第1模式、第2模式及第3模式,第1模式下输入轴(21)为直接连结于后轮侧输出轴(22)的状态且连接切换装置为非分配状态,第2模式下输入轴为直接连结于后轮侧输出轴的状态且第2行星齿轮装置的各旋转要素连结于马达、后轮侧输出轴、前轮侧输出轴(23),第3模式下输入轴为连结于第1行星齿轮装置的第1太阳轮(S1)的状态且连接切换装置为分配状态且第1行星齿轮装置为变速状态且第2行星齿轮装置为一体旋转状态。装置为一体旋转状态。装置为一体旋转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搭载于四轮驱动车的动力传递装置,已知有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向前轮和后轮分配并传递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具有向前轮传递动力的前轮侧输出构件和向后轮传递动力的后轮侧输出构件,能够使仅从一方的输出构件输出动力的两轮驱动状态和从两方的输出构件输出动力的四轮驱动状态成立。
[0003]另外,传动装置在传动装置壳体的内部具备作为将发动机的旋转以变速的方式输出的变速部的行星齿轮装置。关于构成该行星齿轮装置的三个旋转要素,被输入发动机的动力的旋转要素与固定于传动装置壳体(固定构件)的旋转要素为不同的旋转要素。并且,传动装置能够在将发动机的旋转以不变速的方式输出的状态、和将发动机的旋转在行星齿轮装置以变速的方式输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0004]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传动装置壳体的内部具备作为动力源发挥功能的马达的传动装置。在该传动装置中,在将发动机的动力向驱动轮传递时,能够将马达的动力经由行星齿轮装置向驱动轮传递。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0/141682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9]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构成中,关于构成行星齿轮装置的三个旋转要素,固定于固定构件的旋转要素与被输入马达的动力的旋转要素为同一旋转要素。因此,在将马达的动力经由行星齿轮装置向驱动轮传递时,无法使行星齿轮装置作为固定了一个旋转要素的状态的变速部发挥功能。另外,在固定一个旋转要素并使行星齿轮装置作为变速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无法使马达的动力经由行星齿轮装置向驱动轮传递。
[0010]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动力经由一个旋转要素固定于固定构件的状态的行星齿轮装置从马达向驱动轮传递的传动装置。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2]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备:输入轴,输入来自第1动力源的动力;马达,作为第2动力源发挥功能;第1输出轴,向主驱动轮传递动力;第2输出轴,向副驱动轮传递动力;第1行星齿轮装置,具有连结于所述马达的第1旋转要素、以及第2旋转要素和第3旋转要素;第2行星齿轮装置,具有连结于所述第2旋转要素的第4旋转要素、以及第5旋转要素和第6旋转要素;输入切换部,选择性地切换所述输入轴的连接对象;变速切换部,对在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将所述第1旋转要素的旋转以变速的方式输出的变速状态和在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将
所述第1旋转要素的旋转以不变速的方式输出的非变速状态进行切换;及分配切换部,对向所述第1输出轴和所述第2输出轴传递动力的分配状态和仅向所述第1输出轴与所述第2输出轴中的所述第1输出轴传递动力的非分配状态进行切换,所述输入轴、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所述第2行星齿轮装置、所述第1输出轴及所述第2输出轴的连接状态能够利用所述输入切换部、所述变速切换部及所述分配切换部切换为多个模式,所述多个模式包括第1模式、第2模式及第3模式,所述第1模式是所述输入轴处于直接连结于所述第1输出轴的状态,且所述分配切换部处于所述非分配状态的模式,所述第2模式是所述输入轴处于直接连结于所述第1输出轴的状态,且所述分配切换部处于所述分配状态,在所述第2行星齿轮装置中的三个旋转要素分别连结于所述马达、所述第1输出轴、所述第2输出轴的状态下能够进行差动的模式,所述第3模式是所述输入轴处于连结于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的所述第1旋转要素的状态,且所述分配切换部处于所述分配状态,所述变速切换部处于将所述第3旋转要素固定于固定构件的所述变速状态,在所述第2行星齿轮装置中,在两个旋转要素互相连结且任一旋转要素连结于所述第1输出轴的状态下三个旋转要素能够一体旋转的模式。
[0013]根据该构成,在具备马达、第1行星齿轮装置及第2行星齿轮装置的传动装置中,关于构成第1行星齿轮装置的三个旋转要素,固定于固定构件的第3旋转要素与被输入马达的动力的第1旋转要素是不同的旋转要素。因此,在一个旋转要素固定于固定构件的状态下使第1行星齿轮装置作为变速部发挥功能时,能够使动力经由该第1行星齿轮装置从马达向驱动轮传递。
[0014]另外,可以是,在所述变速切换部处于所述变速状态的情况,在将从所述马达输出的动力经由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和所述第2行星齿轮装置向所述第1输出轴传递时,在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将所述马达的旋转以变速的方式输出。
[0015]根据该构成,在利用马达的动力驱动主驱动轮时,能够在第1行星齿轮装置将马达的旋转以变速的方式输出。
[0016]另外,可以是,在所述第3模式下,成为来自所述第1动力源的动力及所述马达的动力经由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和所述第2行星齿轮装置向所述主驱动轮和所述副驱动轮分配,并且将所述输入轴的旋转及所述马达的旋转在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以变速的方式向所述主驱动轮及所述副驱动轮传递的驱动状态。
[0017]根据该构成,在将来自第1动力源的动力和马达的动力向主驱动轮和副驱动轮传递时,能够在第1行星齿轮装置将输入轴的旋转及马达的旋转以变速的方式输出。
[0018]另外,可以是,在所述第1模式及所述第2模式下,所述变速切换部能够在所述变速状态与所述非变速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0019]根据该构成,即使在第1模式和第2模式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第1行星齿轮装置作为变速部发挥功能。由此,在第1模式和第2模式的情况下利用马达的动力驱动主驱动轮时,能够将马达的旋转在第1行星齿轮装置以变速的方式输出。
[0020]另外,可以是,在所述第1模式下所述变速切换部处于所述变速状态的情况下,成为来自所述第1动力源的动力从所述输入轴向所述第1输出轴直接传递,且所述马达的动力经由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和所述第2行星齿轮装置向所述第1输出轴传递,并且来自所述第1动力源的动力及所述马达的动力不向所述第2输出轴传递的驱动状态。
[0021]根据该构成,在成为第1模式而驱动主驱动轮的情况下,能够将来自第1动力源的
动力向第1输出轴直接传递,并且能够在将马达的动力向第1输出轴传递时在第1行星齿轮装置将马达的旋转以变速的方式输出。
[0022]另外,可以是,在所述第2模式下所述变速切换部处于所述变速状态的情况下,成为来自所述第1动力源的动力从所述输入轴向所述第1输出轴直接传递,且在所述马达的动力经由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向所述第1输出轴传递时在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将所述马达的旋转以变速的方式输出,来自所述第1动力源的动力及所述马达的动力经由所述第2行星齿轮装置向所述主驱动轮和所述副驱动轮分配的驱动状态。
[0023]根据该构成,在成为第2模式而驱动主驱动轮和副驱动轮的情况下,能够将来自第1动力源的动力向第1输出轴直接传递,并且能够在将马达的动力向第1输出轴及第2输出轴传递时在第1行星齿轮装置将马达的旋转以变速的方式输出。
[0024]另外,可以是,所述变速切换部包括第1接合装置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输入轴,输入来自第1动力源的动力;马达,作为第2动力源发挥功能;第1输出轴,向主驱动轮传递动力;第2输出轴,向副驱动轮传递动力;第1行星齿轮装置,具有连结于所述马达的第1旋转要素、以及第2旋转要素和第3旋转要素;第2行星齿轮装置,具有连结于所述第2旋转要素的第4旋转要素、以及第5旋转要素和第6旋转要素;输入切换部,选择性地切换所述输入轴的连接对象;变速切换部,对在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将所述第1旋转要素的旋转以变速的方式输出的变速状态和在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将所述第1旋转要素的旋转以不变速的方式输出的非变速状态进行切换;及分配切换部,对向所述第1输出轴和所述第2输出轴传递动力的分配状态和仅向所述第1输出轴与所述第2输出轴中的所述第1输出轴传递动力的非分配状态进行切换,所述输入轴、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所述第2行星齿轮装置、所述第1输出轴及所述第2输出轴的连接状态能够利用所述输入切换部、所述变速切换部及所述分配切换部切换为多个模式,所述多个模式包括第1模式、第2模式及第3模式,所述第1模式是所述输入轴处于直接连结于所述第1输出轴的状态,且所述分配切换部处于所述非分配状态的模式,所述第2模式是所述输入轴处于直接连结于所述第1输出轴的状态,且所述分配切换部处于所述分配状态,在所述第2行星齿轮装置中的三个旋转要素分别连结于所述马达、所述第1输出轴、所述第2输出轴的状态下能够进行差动的模式,所述第3模式是所述输入轴处于连结于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的所述第1旋转要素的状态,且所述分配切换部处于所述分配状态,所述变速切换部处于将所述第3旋转要素固定于固定构件的所述变速状态,在所述第2行星齿轮装置中,在两个旋转要素互相连结且任一旋转要素连结于所述第1输出轴的状态下三个旋转要素能够一体旋转的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速切换部处于所述变速状态的情况下,在将从所述马达输出的动力经由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和所述第2行星齿轮装置向所述第1输出轴传递时,在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将所述马达的旋转以变速的方式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3模式下,成为来自所述第1动力源的动力及所述马达的动力经由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和所述第2行星齿轮装置向所述主驱动轮和所述副驱动轮分配,并且将所述输入轴的旋转及所述马达的旋转在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以变速的方式向所述主驱动轮及所述副驱动轮传递的驱动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模式及所述第2模式下,所述变速切换部能够在所述变速状态与所述非变速
状态之间进行切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模式下所述变速切换部处于所述变速状态的情况下,成为来自所述第1动力源的动力从所述输入轴向所述第1输出轴直接传递,且所述马达的动力经由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和所述第2行星齿轮装置向所述第1输出轴传递,并且来自所述第1动力源的动力及所述马达的动力不向所述第2输出轴传递的驱动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模式下所述变速切换部处于所述变速状态的情况下,成为来自所述第1动力源的动力从所述输入轴向所述第1输出轴直接传递,且在所述马达的动力经由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向所述第1输出轴传递时在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将所述马达的旋转以变速的方式输出,来自所述第1动力源的动力及所述马达的动力经由所述第2行星齿轮装置向所述主驱动轮和所述副驱动轮分配的驱动状态。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秋山阳祐叶畑阳平驹田英明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