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552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能够良好地支撑作用于安全带锚固件的拉伸载荷、且良好地调整乘坐舒适度。车身(12)包括:后柱(23),由柱内部(23a)及与柱内部(23a)结合的柱外部(23b)形成闭合剖面,并分隔出由后厢门开闭的开口(19)的左右缘部;以及锚固板(33),与后柱(23)结合,并支撑安全带锚固件(28)。在柱外部(23b)形成有延伸凸缘(32),所述延伸凸缘(32)延伸至比柱内部(23a)更靠前方的位置,从内侧与锚固板(33)重叠来支撑锚固板(33)。重叠来支撑锚固板(33)。重叠来支撑锚固板(3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包括:后柱(rear pillar),分隔出由后厢门(rear gate)开闭的开口的左右缘部;以及锚固板(anchor plate),与后柱结合,并支撑安全带锚固件(seat belt anchor)。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身,所述车身包括后柱,所述后柱分隔出由后厢门开闭的厢门开口的左右缘部。在后柱的柱内部结合有从减震器罩体(damper housing)(轮罩(wheelhouse))向上方延伸的减震器加强件(damper stiffener)(加强材(reinforcer))。安全带锚固件固定于减震器加强件。
[0003][现有技术文献][0004][专利文献][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2124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7]柱内部及减震器加强件在闭合剖面的作用下能够良好地支撑作用于安全带锚固件的拉伸载荷。即,锚固板的倾倒可得到抑制。另一方面,减震器加强件会延伸至安全带锚固件的高度,因此来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柱,由柱内部及与柱内部结合的柱外部形成闭合剖面,并分隔出由后厢门开闭的开口的左右缘部;以及锚固板,与所述后柱结合,并支撑安全带锚固件,且在所述柱外部形成有延伸凸缘,所述延伸凸缘延伸至比所述柱内部更靠前方的位置,从内侧与所述锚固板重叠来支撑所述锚固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从所述后柱向前方延伸,并分隔出收容侧门的门开口,所述侧板、所述延伸凸缘及所述锚固板重叠并在第一接合区域相互接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区域沿着所述锚固板的周缘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凸缘扩展至设定于所述锚固板的前端的所述第一接合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从所述后柱向前方延伸,并分隔出收容侧门的门开口,所述侧板的后端在第二接合区域接合于所述柱内部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田桐淳二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