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少儿形体的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526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47
一种用于少儿形体的矫正装置,包括座椅主体、挂套管和校正限位板,座椅主体下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若干导向杆,座椅主体下端中部设置有液压杆,液压杆下端连接有横板,横板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若干支撑腿,支撑腿均设置为中空结构,支撑腿上部均滑动连接导向杆,座椅主体上端中部设置有坐垫,座椅主体左端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旋转座;本装置可进行灵活的高度调节,适用范围广,稳定防滑,使用舒适度佳,降低疲劳感,踏板高度可调,方便少儿脚踏提供支撑力,避免少儿坐姿不正确,少儿坐下后,将校正限位板推动至腹部后进行锁定,由此实现了对少儿坐姿形体的校正,降低其驼背或近视的概率,不会过度限制自由且起到良好的提醒作用。会过度限制自由且起到良好的提醒作用。会过度限制自由且起到良好的提醒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少儿形体的矫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形体校正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少儿形体的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青少年在校读书的阶段也是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在以坐姿进行的长时间听课与学习的过程中,青少年很难保持正确的坐姿,甚至会养成趴伏在课桌上进行读书与写字的习惯,很容易导致驼背和近视,一旦发生近视与驼背,就很难得到有效的矫正,会对现在和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造成诸多麻烦和影响;写作业时应当腰部挺直,头部水平,端正,眼睛离书本33厘米以上。禁止趴着、歪着,过度低着头写字。
[0003]目前,现有的少儿形体问题多出现在坐下学习写作过程中,现有的形体的矫正装置多数为穿戴式的设备,调节不够灵活,对写作业时不良姿势的矫正不够到位,且平时运动游玩时穿戴脱下费时费力,在少儿过度低头或趴下时难以及时提醒矫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少儿形体的矫正装置,本装置可进行灵活的高度调节,适用范围广,稳定防滑,使用舒适度佳,降低疲劳感,踏板高度可调,方便少儿脚踏提供支撑力,避免少儿坐姿不正确,少儿坐下后,将校正限位板推动至腹部后进行锁定,由此实现了对少儿坐姿形体的校正,降低其驼背或近视的概率,不会过度限制自由且起到良好的提醒作用。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少儿形体的矫正装置,包括座椅主体、挂套管和校正限位板,座椅主体下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若干导向杆,座椅主体下端中部设置有液压杆,液压杆下端连接有横板,横板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若干支撑腿,支撑腿均设置为中空结构,支撑腿上部均滑动连接导向杆,座椅主体上端中部设置有坐垫,座椅主体左端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旋转座,座椅主体通过旋转座转动连接有转动管,转动管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拉杆,拉杆右端均贯穿转动管共同连接有校正限位板,拉杆前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二定位孔,转动管前部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母,第二紧固螺母和第二定位孔的大小相匹配,校正限位板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校正限位板下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
[0008]优选的,导向杆和支撑腿的个数均为四个,支撑腿下端均设置有防滑垫。
[0009]优选的,座椅主体右端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挂套管,挂套管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挂杆,挂杆下端均贯穿挂套管共同连接有踏板,挂杆前端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孔,挂套管下部前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母,第一紧固螺母和第一定位孔的大小相匹配。
[0010]优选的,座椅主体左部下侧设置有靠板,靠板右端设置有腰部支撑垫。
[0011]优选的,座椅主体前端和后端左上侧均设置有限位块。
[0012]优选的,校正限位板右端连接有固定筒,固定筒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上端贯穿固定筒转动连接有滚轮,滑动杆下端连接有弹簧。
[0013]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装置可进行灵活的高度调节,适用范围广,稳定防滑,坐垫和腰部支撑垫使得少儿乘坐舒适度更佳,降低疲劳感,拉动挂杆下移并锁定,方便少儿脚踏踏板,提供支撑力,避免少儿坐姿不正确,少儿坐下后,使转动管转动到座椅主体右部,将校正限位板推动至腹部后进行锁定,由此实现了对少儿坐姿形体的校正,降低其写作时过度低头弯腰导致驼背或近视的概率,当其过度低头时带动转动板向右转动,通过滑动杆进行支撑,当其恢复坐姿时,弹簧通过滑动杆和滚轮带动转动板复位,不会过度限制自由且起到良好的提醒作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少儿形体的矫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少儿形体的矫正装置中A放大图。
[0016]附图标记:1、座椅主体;2、导向杆;3、液压杆;4、横板;5、支撑腿;6、防滑垫;7、挂套管;8、挂杆;9、第一定位孔;10、第一紧固螺母;11、踏板;12、坐垫;13、靠板;14、腰部支撑垫;15、限位块;16、旋转座;17、转动管;18、拉杆;19、第二定位孔;20、第二紧固螺母;21、校正限位板;22、转动板;23、固定筒;24、滑动杆;25、弹簧;26、滚轮;27、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8]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少儿形体的矫正装置,包括座椅主体1、挂套管7和校正限位板21,座椅主体1下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若干导向杆2,座椅主体1下端中部设置有液压杆3,液压杆3下端连接有横板4,横板4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若干支撑腿5,导向杆2和支撑腿5的个数均为四个,支撑腿5下端均设置有防滑垫6,支撑腿5均设置为中空结构,支撑腿5上部均滑动连接导向杆2,座椅主体1右端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挂套管7,挂套管7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挂杆8,挂杆8下端均贯穿挂套管7共同连接有踏板11,挂杆8前端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孔9,挂套管7下部前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母10,第一紧固螺母10和第一定位孔9的大小相匹配;
[0019]座椅主体1上端中部设置有坐垫12,座椅主体1左部下侧设置有靠板13,靠板13右端设置有腰部支撑垫14,座椅主体1前端和后端左上侧均设置有限位块15,座椅主体1左端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旋转座16,座椅主体1通过旋转座16转动连接有转动管17,转动管17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拉杆18,拉杆18右端均贯穿转动管17共同连接有校正限位板21,拉杆18前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二定位孔19,转动管17前部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母20,第二紧固螺母20和第二定位孔19的大小相匹配,校正限位板21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22,校正限位板21右端连接有固定筒23,固定筒23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24,滑动杆24上端贯穿固定筒23转动连接有滚轮26,滑动杆24下端连接有弹簧25,校正限位板21下端转动连接有支
撑杆27。
[00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液压杆3带动横板4和支撑腿5沿着导向杆2上下移动,由此可根据少儿身高或者桌面高度进行灵活的高度调节,避免少儿坐姿不正确,防滑垫6使得本装置稳定防滑,坐垫12和腰部支撑垫14使得少儿乘坐舒适度更佳,降低疲劳感,拉动挂杆8下移,并通过旋转第一紧固螺母10卡入第一定位孔9进行定位,方便少儿脚踏踏板11,提供支撑力,少儿坐下后,使转动管17转动到座椅主体1右部,通过限位块15限位,通过支撑杆27进行支撑,推动拉杆18沿着转动管17移动,将校正限位板21推动至腹部后,旋转第二紧固螺母20卡入第二定位孔19进行锁定,由此实现了对少儿坐姿形体的校正,降低其写作时过度低头弯腰导致驼背或近视的概率,当其过度低头时带动转动板22向右转动,通过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少儿形体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主体(1)、挂套管(7)和校正限位板(21);座椅主体(1)下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若干导向杆(2),座椅主体(1)下端中部设置有液压杆(3),液压杆(3)下端连接有横板(4),横板(4)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若干支撑腿(5),支撑腿(5)均设置为中空结构,支撑腿(5)上部均滑动连接导向杆(2),座椅主体(1)上端中部设置有坐垫(12),座椅主体(1)左端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旋转座(16),座椅主体(1)通过旋转座(16)转动连接有转动管(17),转动管(17)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拉杆(18),拉杆(18)右端均贯穿转动管(17)共同连接有校正限位板(21),拉杆(18)前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二定位孔(19),转动管(17)前部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母(20),第二紧固螺母(20)和第二定位孔(19)的大小相匹配,校正限位板(21)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22),校正限位板(21)下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少儿形体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杆(2)和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迁
申请(专利权)人:阿坝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