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扦插育苗的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9299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扦插育苗的培育装置,应用于植物培育技术领域,装置包括苗床、拱棚和供水组件,多个苗床相互间隔地设在拱棚内,拱棚包括钢管和薄膜,若干钢管搭接形成大棚种植的框架,薄膜连接并覆在该框架上,供水组件包括喷灌管道、水喷头和雾化喷头,喷灌管道铺设在苗床旁的底面上,喷灌管道还连接有水喷头和雾化喷头,水喷头用于浇灌苗床,雾化喷头用于喷洒水雾至拱棚顶部的薄膜上表面;该装置充分利用了温室内热量集中在上部的物理现象,直接从大棚的上方对整个大棚内部进行降温,快速降温,能够在大棚内温度相当或低于外部环境温度的情况下有效降温,提高了培育装置的降温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植物培育,特别是一种植物扦插育苗的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1、植物育苗是一种将植物经过人工培育后,具有一定生产价值或经济性状,遗传性稳定,能适合人类需要的植物培育过程。植物育苗可包括所有的作物,其中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等;纤维作物,如棉花等;油料作物,如花生、油菜、芝麻等;大多数的果树,如苹果、桃、桔子、梨等;蔬菜作物,如白菜、萝卜、甘蓝等;还有各种观赏的花卉,如牡丹、一串红、君子兰等。

2、植物育苗目前常规是采用大棚培育的方式,但目前的大棚培育装置或设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温室培养的大棚,其对周围环境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工作人员采用温室培育时,默认周围环境温度较低,这种情况下,在温室内温度出现较高温度情况下,常规通过通风的方式进行降温,但若本身环境温度与温室内的温度相当或高于温室内的温度,则实现不了通风降温的目的。另一方面,常规大棚培育中,将种植的植物直接插入土壤中进行培育,但这种情况需要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否则若浇水后水始终不能滤走,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甚至出现腐烂根部的情况,这对大棚选择的土壤环境提出了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植物扦插育苗的培育装置,该装置充分利用了温室内热量集中在上部的物理现象,直接从大棚的上方对整个大棚内部进行降温,能够起到快速降温的效果,能够在大棚内温度相当或低于外部环境温度的情况下,进行有效降温,提高了培育装置的降温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植物扦插育苗的培育装置,其包括苗床、拱棚和供水组件,多个苗床相互间隔地设在拱棚内,拱棚包括钢管和薄膜,若干钢管搭接形成大棚种植的框架,薄膜连接并覆在该框架上,供水组件包括喷灌管道、水喷头和雾化喷头,喷灌管道铺设在苗床旁的底面上,每根铺设的喷灌管道沿铺设方向相互间隔地连接有第一根竖向的喷灌管道,第一根竖向喷灌管道的顶端设置水喷头,水喷头用于浇灌苗床,铺设的喷灌管道还连接有第二根竖向的喷灌管道,第二根竖向的喷灌管道的顶端延伸至薄膜上方且该顶端设置雾化喷头,雾化喷头用于喷洒水雾至拱棚顶部的薄膜上表面;供水组件不仅能够为扦插在苗床上的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还能在薄膜上表面喷洒水雾,增加了薄膜的散热作用,从顶部带走拱棚内的热量,实现整个拱棚内部的降温。

4、在技术较佳的实施方案中,上述雾化喷头和第二根竖向的喷灌管道设有若干个,雾化喷头的喷孔朝向沿薄膜延伸的斜上方,以喷水雾覆盖整个薄膜上表面。

5、在技术较佳的实施方案中,上述苗床包括混合基质层和碎石层,碎石层设在混合基质层的底部;通过混合基质层为扦插育苗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环境,改良了单一基质的营养不足,养分更均衡,混合基质层也增强了透气性,而碎石层的采用,在混合基质层的底部能够快速将基质层中的水散失走,增加了整个苗床的滤水性能。

6、在技术较佳的实施方案中,上述碎石层的厚度为15~30cm;通过该厚度,能够确保混合基质层内能够有一定的水分,满足扦插育苗的需求,同时又能够避免水分流失过多。

7、在技术较佳的实施方案中,上述拱棚还包括65%~75%透光率的遮阳网,遮阳网的两边缘连接在拱棚两侧的钢管顶端,遮阳网和薄膜的顶部之间具有间隔;通过遮阳网的设置,能够将阳光的照射遮蔽部分,进一步保持拱棚内的室内温度,确保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8、在技术较佳的实施方案中,上述装置还包括地膜,地膜覆盖在拱棚内的底面和苗床的表面;设置地膜不仅能够提高地温、保水、保土、保肥提高肥效,而且还有灭草、防病虫、防旱抗涝、抑盐保苗、改进近地面光热条件,使产品卫生清洁等多项功能。

9、在技术较佳的实施方案中,上述装置还包括鼓风机,鼓风机设在拱棚的一端,鼓风机的鼓风方向前方的薄膜设有通风口;通过鼓风机能够增加拱棚内空气的流通,确保空气新鲜,在周围大气温度低于拱棚内温度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拱棚的室内的降温。

10、在技术较佳的实施方案中,上述装置还包括温度监测组件,温度监测组件固定在拱棚内的钢管上;通过温度监测组件能够对拱棚的室内温度进行监测,实时了解育苗温度环境。

11、在技术较佳的实施方案中,上述装置还包括湿度监测组件,湿度监测组件固定在拱棚内的钢管上;通过湿度监测组件能够对拱棚的室内湿度进行监测,实时了解育苗湿度环境。

12、在技术较佳的实施方案中,上述装置还包括报警系统,报警系统包括mcu、显示器、温度报警指示灯、湿度报警指示灯,mcu电连接温度监测组件和湿度监测组件,显示器与mcu电连接,温度报警指示灯和湿度报警指示灯分别电连接mcu;通过该系统实时显示拱棚的室内温度和湿度数据,同时能够通过指示灯亮起的方式,提醒工作人员室内温度和室内湿度超过预设范围的情况。

1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装置能够从大棚顶部喷洒水雾,由于温室大棚内的热量和大气中的热量现象一致,热量一般集中在上方,通过水雾带走薄膜的热量,增加了顶部薄膜的散热作用,从顶部带走拱棚内热量更加快速和有效,实现整个拱棚内部的降温。

15、2、该装置通过混合基质层为扦插育苗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环境,改良了单一基质的营养不足,养分更均衡,混合基质层也增强了透气性,而碎石层的采用,在混合基质层的底部能够快速将基质层中的水散失走,增加了整个苗床的滤水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扦插育苗的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苗床、拱棚和供水组件,多个所述苗床相互间隔地设在所述拱棚内,所述拱棚包括钢管和薄膜,若干所述钢管搭接形成大棚种植的框架,所述薄膜连接并覆在该框架上,所述供水组件包括喷灌管道、水喷头和雾化喷头,所述喷灌管道铺设在苗床旁的底面上,每根铺设的所述喷灌管道沿铺设方向相互间隔地连接有第一根竖向的喷灌管道,第一根竖向喷灌管道的顶端设置水喷头,所述水喷头用于浇灌苗床,铺设的所述喷灌管道还连接有第二根竖向的喷灌管道,第二根竖向的喷灌管道的顶端延伸至薄膜上方且该顶端设置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用于喷洒水雾至拱棚顶部的薄膜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扦插育苗的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头和第二根竖向的喷灌管道设有若干个,所述雾化喷头的喷孔朝向沿薄膜延伸的斜上方,以喷水雾覆盖整个薄膜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扦插育苗的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床包括混合基质层和碎石层,所述碎石层设在所述混合基质层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扦插育苗的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15~3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扦插育苗的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拱棚还包括65%~75%透光率的遮阳网,所述遮阳网的两边缘连接在所述拱棚两侧的钢管顶端,所述遮阳网和所述薄膜的顶部之间具有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植物扦插育苗的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膜,所述地膜覆盖在所述拱棚内的底面和所述苗床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植物扦插育苗的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在拱棚的一端,所述鼓风机的鼓风方向前方的薄膜设有通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扦插育苗的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监测组件,所述温度监测组件固定在所述拱棚内的钢管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物扦插育苗的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湿度监测组件,所述湿度监测组件固定在所述拱棚内的钢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植物扦插育苗的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系统,所述报警系统包括MCU、显示器、温度报警指示灯、湿度报警指示灯,所述MCU电连接所述温度监测组件和湿度监测组件,所述显示器与所述MCU电连接,所述温度报警指示灯和所述湿度报警指示灯分别电连接所述MCU。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扦插育苗的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苗床、拱棚和供水组件,多个所述苗床相互间隔地设在所述拱棚内,所述拱棚包括钢管和薄膜,若干所述钢管搭接形成大棚种植的框架,所述薄膜连接并覆在该框架上,所述供水组件包括喷灌管道、水喷头和雾化喷头,所述喷灌管道铺设在苗床旁的底面上,每根铺设的所述喷灌管道沿铺设方向相互间隔地连接有第一根竖向的喷灌管道,第一根竖向喷灌管道的顶端设置水喷头,所述水喷头用于浇灌苗床,铺设的所述喷灌管道还连接有第二根竖向的喷灌管道,第二根竖向的喷灌管道的顶端延伸至薄膜上方且该顶端设置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用于喷洒水雾至拱棚顶部的薄膜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扦插育苗的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头和第二根竖向的喷灌管道设有若干个,所述雾化喷头的喷孔朝向沿薄膜延伸的斜上方,以喷水雾覆盖整个薄膜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扦插育苗的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床包括混合基质层和碎石层,所述碎石层设在所述混合基质层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扦插育苗的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15~3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华曹巧遇何威威
申请(专利权)人:阿坝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