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降解事故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504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事故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降解事故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事故池仅设置一个池体,在对较多的事故水进行处理时,单独一个池体无法达到快速降解的需求,且无法达到预期的降解效果,导致降解效率低,不是十分实用的问题。一种生物降解事故池,包括主池体,主池体的顶部设置有生物降解层,主池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副池体,主池体的两个相对应内侧壁均开设有通风槽二,两个通风槽二均分别于两个副池体相连通,两个副池体的顶部均设置有生物降解层,生物降解层由下至上依次包含有盖板、鹅卵石层、活性炭层和土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扩大了降解空间,提高了降解的效率,且实用性强。且实用性强。且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降解事故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事故池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降解事故池。

技术介绍

[0002]事故池(事故水收集池)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所需构筑物的一种。一些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含有有机物的废水,这些废水有常规的处理方式。当这些工厂出现生产事故后,会在短时间内排放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这些废水若直接进入污水处理系统,会给运行中的生物处理系统带来很高的冲击负荷,造成的影响需要很长时间来恢复,有时会造成致命的破坏。为避免事故水对污水处理系统带来的影响,因此很多污水处理场设置了事故池,用于贮存事故水。
[0003]但是,现有技术的事故池仅设置一个池体,在对较多的事故水进行处理时,单独一个池体无法达到快速降解的需求,且无法达到预期的降解效果,导致降解效率低,不是十分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降解事故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事故池仅设置一个池体,在对较多的事故水进行处理时,单独一个池体无法达到快速降解的需求,且无法达到预期的降解效果,导致降解效率低,不是十分实用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生物降解事故池,包括主池体,所述主池体的顶部设置有生物降解层,所述主池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副池体,所述主池体的两个相对应内侧壁均开设有通风槽二,两个所述通风槽二均分别于两个所述副池体相连通,两个所述副池体的顶部均设置有生物降解层。
[0007]优选的,所述生物降解层由下至上依次包含有盖板、鹅卵石层、活性炭层和土壤层,所述盖板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通风槽一。
[0008]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均分别于主池体的两个内侧壁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均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副池体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曝气管,两个所述曝气管的底部均连通有连通管,连通管的一端开口处安装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输入端贯穿副池体的一侧至副池体的内腔。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副池体的内腔一侧均设置有若干个风扇,每个所述风扇均通过连接板与副池体的内腔连接。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副池体的容积均为主池体容积的四分之一。
[0012]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在事故水过多时,主池体与副池体共同通过生物降解层的盖板、鹅卵石层、活性炭层和土壤层对事故水进行降解,开启风扇将事故水产生的气体吹吃引风机处,通过曝气管
进行处理,扩大了降解空间,提高了降解的效率。
[0014]本技术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通过副池体的设置,在事故水过多时,主池体与副池体共同通过生物降解层对事故水进行降解,扩大了降解空间,提高了降解的效率,且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生物降解层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风扇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副池体;2、主池体;4、生物降解层;5、土壤层;6、活性炭层;7、鹅卵石层;8、盖板;9、支撑板;10、通风槽一;11、通风槽二;12、曝气管;13、连通管;14、引风机;15、连接板;16、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参照图1

3,一种生物降解事故池,包括主池体2,主池体2的顶部设置有生物降解层4,主池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副池体1,主池体2的两个相对应内侧壁均开设有通风槽二11,两个通风槽二11均分别于两个副池体1相连通,两个副池体1的顶部均设置有生物降解层4,具体的,通过副池体1的设置,在事故水过多时,主池体2与副池体1共同通过生物降解层4对事故水进行降解,扩大了降解空间,提高了降解的效率,且实用性强。
[0023]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0024]在事故水过多时,主池体2与副池体1共同通过生物降解层4的盖板8、鹅卵石层7、活性炭层6和土壤层5对事故水进行降解,开启风扇16将事故水产生的气体吹吃引风机14处,通过曝气管12进行处理,扩大了降解空间,提高了降解的效率。
[0025]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0026]通过副池体1的设置,在事故水过多时,主池体2与副池体1共同通过生物降解层4对事故水进行降解,扩大了降解空间,提高了降解的效率,且实用性强。
[0027]进一步的,生物降解层4由下至上依次包含有盖板8、鹅卵石层7、活性炭层6和土壤层5,盖板8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通风槽一10,具体的,通过盖板8、鹅卵石层7、活性炭层6和土壤层5和通风槽一10的设置,依次经过降解处理,提高了降解的质量。
[0028]进一步的,盖板8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9,两个支撑板9相对的一侧均分别于主池体2的两个内侧壁固定连接,且两个支撑板9的顶部均与支撑板9固定连接,具体的,通过支撑板9的设置,提高了盖板8的稳固性。
[0029]进一步的,两个副池体1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曝气管12,两个曝气管12的底部均连通有连通管13,连通管13的一端开口处安装有引风机14,引风机14的输入端贯穿副池体1的一侧至副池体1的内腔。
[0030]进一步的,两个副池体1的内腔一侧均设置有若干个风扇16,每个风扇16均通过连接板15与副池体1的内腔连接。
[0031]进一步的,两个副池体1的容积均为主池体2容积的四分之一。
[00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降解事故池,包括主池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池体(2)的顶部设置有生物降解层(4),所述主池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副池体(1),所述主池体(2)的两个相对应内侧壁均开设有通风槽二(11),两个所述通风槽二(11)均分别与两个所述副池体(1)相连通,两个所述副池体(1)的顶部均设置有生物降解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降解事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降解层(4)由下至上依次包含有盖板(8)、鹅卵石层(7)、活性炭层(6)和土壤层(5),所述盖板(8)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通风槽一(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降解事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8)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9),两个所述支撑板(9)相对的一侧均分别于主池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钦州市腾科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